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波 《体育科学》2023,(11):69-79
目的:考察体感游戏训练对大学生空间认知功能的促进机制。方法:采用2(运动强度:低/中高)×2(认知参与程度:低/高)×4(时间:前测、一次性训练、5周训练、10周训练)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对72名大学文科生进行为期10周(3次/周,60分/次)的体感游戏训练。结果:1)一次性训练后,仅中高强度-高认知组的空间可视化水平显著提升;2)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中高强度-高认知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低强度-高认知组的优势也逐渐凸显,且均优于低认知组;3)仅中高强度-高认知组在训练5周后消除了空间可视化方面的性别差异,但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差异再次显现。结论:1)一次性体感游戏训练后,空间认知功能主要受运动强度影响;2)长期体感游戏训练后,空间认知功能受到运动强度和认知参与程度的共同影响,且认知参与所产生的空间认知效应大于运动强度;3)体感游戏训练不能消除空间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球运动游戏对5~6岁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及3个维度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学龄前儿童61人作为被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人和实验组31人,实验组进行中等强度足球运动游戏,每次35min,每周2次,共8周,通过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实验前、后测定身体素质和执行功能,执行功能测查包括抑制控制(熊猫-狮子任务和雪地-绿草任务)、工作记忆(科斯积木和反科斯积木任务)和认知灵活性(项目灵活选择任务)。结果:实验组儿童执行功能总分和抑制控制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时间和组别在执行功能总分及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8周足球运动游戏促进了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提高抑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探究了不同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中等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积极情绪状态;中等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有明显的心理效益;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游戏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发展学生的四肢力量和手脚协调配合的能力。二、游戏特点场地简易,安全系数高,运动强度、竞赛强度中等,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征;具有健身  相似文献   

5.
黄忠 《中华武术》2023,(5):8-10
《体育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接力跑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不仅能让学生在高强度、周期性的运动中提升跑的能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提升合作和竞争能力,有助于让学生形成坚强的品质,调节情绪,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由于小学生一般都对有趣的游戏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教学中适当加入游戏,让学生的接力跑成绩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师对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认知是其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乎体育游戏质量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1039名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调查幼儿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现状。结果显示:幼儿教师对体育游戏课程价值感知高,但特征把握存在缺失;新教师和低职称幼儿教师均表现出相对浅薄的体育游戏课程特征感知水平;本科及以上学历幼儿教师对体育游戏课程价值感知较好;有体育游戏培训经验的幼儿教师在课程特征和教师自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公办园和城镇园的幼儿教师相对表现出较好的体育游戏认知水平。为促进幼儿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提升,应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搭建学习共同体;关注幼儿教师的体育游戏培训实效和改革;建立对民办园和乡村园的合作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7.
递增强度骑车机械效率与骑车经济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递增强度运动骑车机械效率与骑车经济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6名男子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一次递增负荷自行车测试,计算受试者每级负荷的骑车机械效率和骑车经济性。结果:50%V。O2m ax以下强度运动时,骑车机械效率和骑车经济性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不断增加;50%V。O2m ax以上强度运动时,骑车经济性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仍小幅度增加,但骑车机械效率并不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80%V。O2m ax以下强度运动时,骑车机械效率和骑车经济性存在高度正相关。结论:骑车经济性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骑车机械效率在进入中等强度后即趋于稳定,可以采用50%~80%V。O2m ax强度运动的机械效率来评价机体的运动效率。  相似文献   

8.
朱淦芳 《精武》2014,(4):9-10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强度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水平的影响,观察其延缓表老的效果。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大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小运动强度的运动干预组,衰老时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6周后测定血清中与抗衰老作用相关的超氧化物吱化酶(SOD)、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运动干预组与衰老模型姐比较,大运动强度干预组小鼠血清SOD的活性有显著性改善(P〈0.05),GSH-PX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中等运动强度干预组血清SOD,GSH-PX活性均有显著性改(P〈0.05),并且MDA的含量也有显著性改善(P〈0.05);小运动强度干预组小鼠的血清SOD、GSH-PX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则均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与衰老模型组比较,中等运动强度干预组血清SOD、GSH-PX活性和MDA@量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其它两种运动强度。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中等运动强度的干预能显著改善血清中与抗表老作用相关的血清SOD、GSH—PX的活性和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张展嘉  李天晴  张冰 《体育科研》2015,(3):49-51-71
探讨了记忆编码后短时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的影响,以及运动强度这一因素在短时有氧运动与长时记忆关系中的作用。实验选取48名在校大学生(男女各半),分为控制组、低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运动组进行30 min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控制组则不进行运动。通过测试一周后对之前学习的中性词汇的再认成绩来评价长时记忆固化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有氧运动强度对长时记忆固化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强度短时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提升长时记忆固化水平(P<0.05=,低强度短时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固化水平则不产生显著影响(P >0.05)。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的影响不随性别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8周中等运动强度训练对大鼠力竭运动后和安静时大脑皮层和心肌脂质过氧化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脂褐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中等运动强度训练,可降低大鼠大脑皮层和心肌力竭运动后和安静时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脂褐素的产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安静时两组织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此结果表明,适量的运动训练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通过爱国教育与军事题材的融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从而让学生在足球比赛、游戏活动中享受乐趣、提升技能。教学设计遵循动作技能结构化,强调运动强度和密度,让学生在观察、自主、互动、尝试和挑战的过程中掌握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通过设置情境化游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由易到难的运动技能,养成积极主动、文明有礼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2.
<正>篮球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篮球运动的练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小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同时篮球运动是一项运动强度高且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这就要求篮球队员有良好的体能,耐力素质就是确保体能的基础,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篮球游戏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体育运动要素(运动形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出发,探讨运动对人体认知功能的影响。为对不同运动要素和人体认知功能发展之间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地了解。本文运用文献法,从不同运动形式、不同运动时间和不同运动强度等三个方面对人体认知功能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梳理,得出一下结论:(1)阻抗运动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相对复杂的灵敏性训练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2)运动时间越长,对促进认知功能发展的效果越明显;(3)中等强度运动训练最有利于促进人的认知发展。同时本文还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四点建议:(1)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增加多因素实验研究;(2)不断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加强研究体系的构建;(3)不断细化研究内容,聚焦研究问题;(4)不断拓展研究宽度,丰富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4.
贾春  邱金国 《体育师友》2012,35(5):37-38
一、游戏名称:快种快收 二、游戏的目的及意义: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相互配合意识;体现新课标理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陈彩虹 《精武》2012,(15):92-93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选择陕西省三所普通高较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大学生运动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工示:大学生运动保健知识认知程度不同,其中运动与进餐之间的合理间隔时间、评定运动强度的简易指标认知程度最低;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运动保健知识认知的主要途径是体育教师的传授。  相似文献   

16.
利用器械进行动作游戏 ,一方面可以使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动作 ,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灵活性 ,培养了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在单杠运动中有多种上下器械的方法 ,还有支撑、悬垂、摆动、回环及各种翻转等动作 ,这些动作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难遇到的。然而这些器械运动所需要的身体的基础感觉 ,通过一些动作游戏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为了使孩子们能够更快地学会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器械体操动作 ,我们将一种单杠游戏———“蝙蝠”摆动下介绍给大家。游戏过程(动作过程)从图1开始经过各种辅助性动作练习 ,循序渐进直到最终完成游…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阶段体育课中运动强度不足、相关研究不充分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信息设备调控与监测体育课中的运动强度,以期改变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结果表明:(1)中运动强度和大运动强度对小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发展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且促进效果与进步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对照组的体育课平均运动心率难以达到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体育课平均运动心率在140-160次/min所对应的中等运动强度最适宜小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男性女性化”话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探讨体育活动与性别角色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发放《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和体育活动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1 030份。通过交叉表卡方检验对体育活动的每次平均持续时间、周运动频率、运动强度等是否对性别角色的表现形式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检验;然后将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纳入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体育活动的各要素及其水平是否对性别角色的表现形式起到预测作用。结果:交叉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对性别角色的表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未分化的性别角色,与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小于30 min、每周1次的运动频率、无汗和微微出汗的运动强度相比,在男性化和女性化模型中,除了每周2~4次的运动频率对男性化具有正向提升之外,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双性化模型中,大于60分钟的运动持续时间、更高的运动频率、出汗较多和大汗淋漓的运动强度对双性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育活动的每次持续时间、周运动频率、...  相似文献   

19.
根据体育游戏和学前儿童的人格特点,从认知、情绪、和社会化方面加以分析,阐述了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健康人格的促进作用.在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理念的倡导下,幼儿和同伴、家长和教师之间开展积极的体育游戏对人格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2名超重和肥胖少年实施5周(7次/周、2小时/次、运动强度60%~65%VO2max)的运动处方后,多数研究对象在身体成分改变的同时,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耐力素质有明显改善。研究结果提示,对超重和肥胖少年的运动处方宜采用中等强度、多种运动形式的方案。早期阶段以减少脂肪体重和提高超重、肥胖少年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耐力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后逐渐增加力量和速度训练的内容,在增加肌肉体重的同时使超重和肥胖少年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