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的观点认为《金瓶梅词话》刊行于万历丁巳年(1617),此说最为重要。同时此说唯一的直接证据就是书前一篇序的落款署"万历丁巳季冬东吴弄珠客漫书于金阊道中"。这一证据并不可靠。《词话》开卷序跋后列有四首《行香子》词,明龚居中《福寿丹书》卷六《清乐篇·自乐词》也收录了这四首词,二者不但文本文字(包括讹误字)完全一样,连排列顺序也是相同的,本文据此推断是《词话》抄录《福寿丹书》。《福寿丹书》刊行于天启四年(1624),所以《词话》应该刻印于1624年之后。  相似文献   

2.
更正     
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年第1期杨琳先生《〈金瓶梅词话〉刻印于天启之后新证》一文,提要中的"流行的观点认为《金瓶梅词话》刊行于万历丁巳年(1617),此说最为重要同时也是唯一的直接证据就是书前一篇序的落款署‘万历丁巳季冬东吴弄珠客漫书于  相似文献   

3.
田同之字彦威,一字在田,山东德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其晚年所作之《西圃词说》,于后世影响极大。但正如田同之《西圃词说自序》所说,此书乃其"追述所闻,证诸所见,而诸家词话之切要微妙者,又复采择之,参酌之"而成,并  相似文献   

4.
通检《人间词话》手稿,并与王国维相关著述比勘,可以发现:《人间词话》手稿26则与撰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的《人间词乙稿序》相关内容同,51则直接提到《人间词乙稿》;92则源出分撰于光绪戊中年(1908)仲夏及次月万寿节(六月二十六日)的《明刻尊前集残本跋》,93则是对《词录》(光绪戊中秋七月撰)之《尊前集》叙录“《古今词话》乃宋人书,非国朝沈雄所纂者也”一句武断结论的修改与补证;89、90则与撰写于光绪戊申年八月后的《戏曲考源》存在渊源关系.考虑到《人间词话》手稿是王国维对此前读词、评词及校词的一次系统性理论总结,整体写作时间不会持续太长,再综合上述内证,其具体写作时间当在1908年秋季,脱稿时间则当迟至是年的九、十月间,比较接近《国粹学报》初刊本时间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5.
王重民先生《伯希和劫经录》著录伯3597卷云:"诗集。第一首题《白侍郎蒲桃架诗》,馀均无题及撰人,但末两首考知为自居易《柘枝妓》(乾符四年灵图寺僧写本)。"今考原卷共抄诗九首,卷首为一书札,残。后空约四行位置始抄诗。九首诗中有白居易《夜归》、《柘枝妓》二诗,又有《白侍郎蒲桃架诗》,今人也多认作白居易的作品。卷末有抄写者"乾符四年二月二十  相似文献   

6.
郑振铎先生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1956年由他自己编了一本集子,书名《中国文学研究》,交作家出版社出版(1957年12月出版)。1983年三联书店出版了一部《西谛书话》,收入的文章包括已见于《中国文学研究》的《西游记的演化》《谈金瓶梅词话》《明清二代的平话集》《西厢记的本来面目》《盛世新声与词林摘艳》等,还整部收入了原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劫中得书记》,包括续记及附录的《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清代文集目录序》《清代文集目录跋》等三篇  相似文献   

7.
范钦众 《图书馆学刊》2012,(10):118-121
通过两篇古词话在曲牌名称、成书年代、思想状态、古典引用、引词题解、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比对,发现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以此对《金瓶梅》一书作者的真实身份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8.
万历野获编》"金瓶梅"条包含了丰富的《金瓶梅》早期流传信息,是《金瓶梅》文献研究的重要出发点。笔者通过梳理《万历野获编》版本系统,认为"金瓶梅"条最早见于钱枋重编的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陈奕禧校阅钞本。此条很可能是钱枋"割裂排缵"、分门类编时窜入,并非《万历野获编》原编原貌,有《顾曲杂言》传承系统作为旁证。但现有文献无法否定沈德符对"金瓶梅"条的著作权,其写作时间应迟至天启、崇祯年间。  相似文献   

9.
清徐松《登科记考》的"凡例"说:"宏词试文三篇,拔萃试判三条,是吏部选人之法,原无关于礼闱.惟《册府元龟》、《唐会要》宏词、拔萃皆与制科类序.《文苑英华》诗赋门宏词与省试同载,其《典同度管判》常非月名下注,引《登科记》‘月’作‘自’,是《登科记》载宏词、拔萃之证.今亦按年序入,以备一代之制.""试判三条"的拔萃科,全称"书判拔萃",属于吏部的科目选.据"凡例",知徐《考》兼载吏部科目选书判拔萃的登科者,凡登科年代可考者,即按年序入.然而徐《考》》载入之"拔萃科",并非都是"试判三条"的书判拔萃,还杂有其他三种不同的科目与内容,我们如果不加以辨析,很容易造成混乱.《登科记考》卷四大足元年(701)载: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论"和"意境论"没有区别,对此,论文从《〈人间词乙稿〉序》和《人间词话》进行分析,得出王国维的"境界论"是在其"意境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境界论立足于中国传统,融合了西方的理论观点,从而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白维国先生《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词典》)和蒋礼鸿先生《金瓶梅词话语词札记》(《文献》1991年第3期),在《金瓶梅》词汇研究上多有创获,颇为学界瞩目。这里仅就《词典》、《札记》若干考释未尽之处,根据河北、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中"大滑答子货"一词一直有不同解释,但这些解释都没能揭示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考典籍和方言可知,"大滑答子货"的真正含义应当是比喻人品的低劣。  相似文献   

13.
陆云龙和《金瓶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书偶有所得,是机缘与 感悟。一个偶然的机会审校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忽然 想起了《金瓶梅》。《斥奸 书》是“佞臣传”,写魏忠贤 一生之恶行。书在魏下世不 久,于崇祯元年出版。书题 明·吴越草莽臣撰;这是陆云 龙常用的别署。陆云龙浙江钱 塘人,字雨侯,堂号翠娱阁, 书馆称峥峭馆,《斥奸书》便 加署“峥峭馆”。他的生卒年 未详,然而他是天启崇祯间极 为活跃的编辑出版家和作家。 他撰著编选的作品颇多,突出 特点是喜欢对所刊刻的作品制 序加评。他所撰写的序、叙、引、跋、评、批数量多,见解 精当。  相似文献   

14.
《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0册收录了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人抄本《钟惺文钞》(下文简称《文钞》),此书不分卷,仅存寥寥十五叶。从影印本来看,其丝栏不甚清晰,是用精美的行书抄在半叶八行的笺纸之上的。抄本首叶有"李氏珍玩"、"曼生"两印以及一方"坊*所得"的闲印。首篇篇题《纪盛诗序》下有  相似文献   

15.
清徐松《登科记考》是一部研究唐五代科举制度史的重要著作,其"凡例"说:"宏词试文三篇,拔萃试判三条,是吏部选人之法,原无关于礼闱.惟《册府元龟》、《唐会要》宏词、拔萃皆与制科类序.《文苑英华》诗赋门宏词与省试同载,其《典同度管判》常非月名下注,引《登科记》月作自,是《登科记》载宏词、拔萃之证.今亦按年序人,以备一代之制."知徐《考》兼载吏部科目选博学宏词的登科者,凡登科年代可考者,即按年序入.  相似文献   

16.
1979年,唐圭璋先生于《全宋词》之后,续又编就《全金元词》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是书共收金元词二百八十二家七千二百馀首,以数百年散佚之馀,而所得如是之可观,其勤其苦,可想而知。至此,金元词始有比较理想之总集和读者见面,一编在手,可省去不少翻检的时间,其有利于词学之研究,自不殆言。唯一代诗文总集之编纂,势难一举而尽归于美善,盖资料散在群书,搜检不易也。该书出版以后,先生又续有发现,如周晴川之[十六字令]"眠",张景云之[减兰]"华鬟如雪",赵顺甫之[满江红]"凭眺江山",杨维桢之[江城子]"一门三相两封王",四家四词,皆《全金元词》所未收者。1992年,张绍靖同志,复又辑得该书失收之词十三首,新补词人三家。可见,《全金元词》之  相似文献   

17.
《九江寿春记》一书,撰者朱玚。不知卷数,久佚。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记有此书;《汉唐地理书抄》里也有清人王谟的辑本。近人张国淦在他的《中国古方志考》中,考认该书成于东汉时代,许多方志学者亦多依张氏之说。该书是寿县古志书,笔者经详细考证,认为它的成书年代应属南朝。清人南丰曾道唯主纂的光绪《寿州志·艺文志》中,载有《致陈尚书仆射徐陵求故丞相建宁公王琳首书》一文,署名"梁骠骑府仓曹参军朱玚"。笔者认为该朱玚,与《太平寰宇记》所记《九江寿春记》撰者朱玚当属一  相似文献   

18.
《板桥词钞》一卷,系郑板桥自选手书,乾隆七年由司徒文膏精刻而成。计选词八十首,用二十三调。我从郑板桥墨迹、影印本以及前人所著的词话、书画题跋中,共发现郑板桥佚词八首,弥足珍贵。今值郑板桥诞生三百周年,辑录发表,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9.
黄道周是晚明重要的馆阁作家、学者和政治人物,其文集《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简称《黄漳浦集》)是最通行的黄道周诗文集。陈寿祺称收集黄道周的文集费数十年苦心,"搜罗已极完备",但是《黄漳浦集》尚有遗漏,近年辑考屡有所得。从其好友张燮《张燮集》之《群玉楼集》中发现黄、张之间书信往返较多,其中附有黄道周书信十八章,现对天启四年(1624)之前六章书信进行疏证,确定这批书信的作年,纠正《黄漳浦集》编集之误。  相似文献   

20.
庾信诗《集周公处连句》云:"市朝一朝变,兰艾本同焚。故人相借问,平生如所闻。"这首诗诗题中的"周公"是谁?清人倪瑶在《庾子山集注》卷之四中说:"周公,陈尚书周弘正也。弘正入周,信集其处,有伤旧国之词。"由于倪璠认定这首诗诗题中的周公是陈尚书周弘正,又其《庾子山集注》有多种印本行世,故当代学者舒宝璋:《庾信选集》(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鲁同群著:《庾信传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林怡著《庾信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