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陕西省武术队和西安体育学院院队现役竞技武术套路优秀运动员的B级跳跃难度动作侧空翻转体360°进行三维高速摄影,在西安体育学院实验中心用美国艾里尔三维运动图像解析系统对所截取图像进行解析,以揭示该动作踏跳阶段各肢体环节配合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在踏跳阶段,随着缓冲动作的进行,摆动腿(右腿)随着左髋关节的屈曲动作加速上摆,两臂经前下摆突然夹肘提肩,获得一个向下的惯性力作用于地面,地面的反作用力传给踏跳腿,增大了踏跳腿蹬离地面的力量,从而获得更好的踏跳高度。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伴随着武术运动向世界推广,尤其是向奥运会的迈进,武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越来越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和外国人的青睐,中小学是武术运动普及和推广的重要阵地,因此,中小学武术教学就日益显示其重要性,现行《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也将武术列为重要教学内容。由于武术动作具有结构复杂、方向路线多变、内外要求高度协调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动作捕捉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游戏仿真、机械控制及医疗领域,但其与教学活动的结合未见普遍研究.动作捕捉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动作的实时捕捉、运动仿真和动画,而且可以用于三维立体教学、动作分析与反馈,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文章将动作捕捉技术与传统体育教学相结合,通过建立教练员的动作姿态库,生成教学动画软件,实现动作的三维立体分析与讲解.最终采用实验对比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动作捕捉技术在体育排球教学中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具有极高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人们对物体的三维立体视觉是由双眼视差产生的,一切能使人眼产生双眼视差的光学装置或结构就能产生三维立体视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维立体显示技术越来越丰富多彩.现在常用的立体显示光学装置有红绿眼镜、正交偏振片眼镜、利用全反射原理的柱面光栅、专用光学立体图像观察装置以及最近出现的层析复合图像立体显示器等,其他实现立体显示的技术还有由高速电子快门实现左右眼图像分离的屏幕立体显示、人眼光轴调节实现双眼视差的计算机设计立体图片等等.在诸多的三维显示技术中,全息技术不同于以上提及的立体显示,它在全…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武术动作与运动形式及技击性的辩证关系的讨论,得出:套路和搏斗是武术的运动形式,是武术动作的外部表现方式,武术动作是运动形式的基础和内容,运动形式和武术动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踢、打、摔、拿诸法是武术动作的表面特征,动作具有技击性是它们的内在联系,这种表面特征和技击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武术运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开设武术课程,通过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等内容的学习与训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体验武术精神,而且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促进良好人格的塑造。本文拟就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武术教学的有效实施路径作简要的探讨。一、注重教学方法策略,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小学生大脑兴奋占优并易于扩散,感知事物是以直接  相似文献   

7.
三维虚拟场景的创设与立体播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现实技术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仿真,创建具有真实感的虚拟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三维虚拟场景的创设是构建虚拟现实系统的基础,将三维虚拟场景采用立体方式显示出来,以增强虚拟现实场景的真实感是构建虚拟现实系统不可缺少的硬件环境.本文从构建教育教学用三维虚拟场景与立体显示的角度,阐述了利用虚拟现实开发平台VR-Platform创建三维虚拟场景的步骤、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介绍了三维虚拟场景立体显示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三通道偏振式立体显示系统的基本组成,并以创建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中虚拟三维校园为例,介绍了三维虚拟场景的创建方法和立体播放方式,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虚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APAS(Ariel performance analysissystem)三维运动解析系统与运动捕捉系统在跨栏过栏技术动作分析中的应用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预测运动技术分析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同僚们分析动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模块教学理论是上世纪后半期兴起的新式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将其运用到普通高校武术课武术套路教学之中,有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尽快了解各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对所学技术动作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能更准确掌握武术动作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减少学生厌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通化市三届武术比赛显示,参赛运动员具有全面技术和单项技术水平;有的拳种技术水平较高;青少年运动员有较全面的武术基础和套路水平,动作规范,后备人才实力强.但是套路风格不突出,规格不细,平衡动作质量不高,今后应加强质量意识,加强规格训练,注意突出个人风格,提高武术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二维视频到三维视频的转换方法。采用时域和空域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边缘信息.从图像序列中提取运动对象。对二维视频序列来说,其本身并不包含有视差信息,但是可以根据运动信息来估算视差。本文中采用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浓密视差提取方法来估算。根据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和立体显示技术.我们将二维视频帧经过变换,得到伪三维立体视频帧,并合成视频序列。  相似文献   

12.
杨慧婷  桑辉 《考试周刊》2008,(11):165-166
本文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给武术功法运动、武术功力的概念下定义,揭示其本质属性.认为武术功法运动可定义为:武术功法运动是指以单类动作为内容,以单一练习为形式,具有防身、健身、表演等功能,以提高某种技击能力为最终目标的专门练习总和.通过武术功法练习所达到的某种武术技能的水平,就是武术功力.根据功法运动提炼的某种武术技能的检验方法,并将其规范化、科学化进行比赛,就是武术功法比赛或称为功力比赛,比赛的项目就是武术功法项目.  相似文献   

13.
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武术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因此,笔者对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的原则与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拓宽武术动作创新的思路.为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及研究方法在武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具体从运动学、动力学、转动力学、平衡力学等方面对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在武术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从运动学测量方法、动力学测量方法、生物学测量方法和计算机动作仿真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在武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踢腿和弹腿是武术运动中经常出现的两个动作,具有动作简练、实用性强的特点,是学习武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怎样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并设法解决问题,是学好动作的关键所在,对今后学习高难度的腿部动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一、武术运动的形成与发展武术源于中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被称为武艺、国术等,也有一些人称之为“功夫”。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华先民们求生存、争发展的活动。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武术是军队用于克敌制胜的技术,是民众自卫防身的手段,也是人们用于锻炼身体和愉悦生活的方式。近现代随着社会和文明的逐步发展,武术运动已从整体上脱离了军事技术,形成一种以攻防动作为基本元素,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逐步演变成为包括套路运动和散手运动两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武术教学对武术中难度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计算机武术教学的方法和系统功能,并用实例说明计算机武术教学对解决对中高难度动作无法做示范和武术精、气、神的讲解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宏图 《成才之路》2012,(31):78-79
一、什么是武术基本功武术基本功是指武术运动中具有共性的基础训练内容,以获得和运用武术技法必备的各种能力为锻炼目的的一类运动形式。它包括提高体能为主的各种功法和提高技能为主的基本动作练习。武术基本功,包括肩(压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两臂交  相似文献   

19.
历史悠久的龙狮武术运动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将龙狮武术运动和体育课程有机融合,响应时代要求,在课堂中注重“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传授龙狮武术技能的同时,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德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龙狮武术表演中特有的动作、造型、步法及队形变化比较简单、难度较小、易学、实用,动作强度不大,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将传统的龙狮武术运动融入体育课程,不仅能改进体育教学,而且能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由于武术套路动作过于复杂且多变,需要较好的柔韧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来作为其基础,因此就需要注重对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的练习。柔韧性对武术动作的成败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协调性可以帮助大学生的武术套路技术动作得到相应的提升,只有科学合理的针对自身柔韧性进行训练,才可以更加准确、优美的完成武术动作。由于大学生正处在成年阶段,所以在对其进行柔韧性训练时可以与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的知识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此篇文章主要针对大学生武术套路中柔韧性的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