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默读训练,使学生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边默读边思考。随着年级的升高,适当提高默读的速度。”请看新大纲对小学(六年制)各年级阅读教学中默读训练的具体要求;(见下页左上表)  相似文献   

2.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预习指导又是学生学会自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大纲从三年级就对学生提出“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和预习习惯的培养,具体做法是: 一、初读课文,利用字典扫清障碍 小学生初读一篇课文,第一遇到的困难就是生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拦路虎”。大纲要求高年级学生“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能熟练查字典,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根据这两点,我们在要求学生预习时,首先布置查字典的作业,让学生自学生字,扫清文字障碍。为不流于形式,用下列表格要求学生查找字、词、义等。  相似文献   

3.
默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默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提高默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是默读训练的最终目的立一。默读训练要在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初学默读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不出声音,不动嘴唇,不用手指,并逐步提高默读速度。默读训练可以贯串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分析课文前的默读:要求学生通过默读,初步读懂课文,能说出课文的大意。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在默读之前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讲7一件什么…  相似文献   

4.
默读是阅读中一种重要的技巧。大纲要求二年级开始学习默读课文,六年级养成默读的习惯。这说明默读技巧需要特别的练习、长期的培养。默读是一种不出声的阅读,只用视觉透过文字来理解内容,省去了发音器官活动,不用考虑停顿、重音、声调等问题。因此,默读既能加快阅读速度,又能加强  相似文献   

5.
“说话”是识字、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枢纽,培养说话能力在三年级尤为重要。《大纲》要求三年级学生能讲普通话,说出课文段落大意,“能有条理地口述一件事,能详细复述课文”,教材中体现说话训练的内容很多,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正>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了解新大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必须熟悉教参,深入研读文本,懂得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阅读技巧。新大纲的要求是这样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七年级的学生刚由小学进入初中,处在一个过渡阶段,所以我在七年级上册训练的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七年级下册在原来训练重点的基础上,初步教给学生各  相似文献   

7.
《大纲》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在培养阅读能力方面,小学阶段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以来,阅读课堂洋溢着读书声,学生读出形象,读出感情,读出神韵,更展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成果。然而,静静想来,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得并不深刻。《语文课程标准》对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的默读要求分别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9.
一、朗读训练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课文必须通过朗读,才能咀嚼消化,才能被学生吸收。《大纲》对朗读提出三点明确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要求,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是一贯的,只是要求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什么是正确呢?《大纲》说:“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据此,“正确”可以从字音和词句两方面来说。字音要凌得正确,有两个要求:(1)发标准音。就是要求按普通话语音的声、韵、调来读,读得清楚、响亮;一义多音的字,应该按照经过审定的规范字音来读。(2)不读错字。就是要求不读别字;不按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大纲》明确指出:“要加强朗读和默读。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读的训练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有效的途径。第一阶段:初知大意,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初读课文,我们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教给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把生字、重点词句、语段以及疑难问题划出来,促使学生边读边想边动手。如具体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圈出生字新词、加上拼音、写出注释、读通课文。再读课文,完成预习题。然后默读课文,提出疑难。我在教学《古井》一课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学生应怎样预习课文广东密国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预习课文,其具体内容为:“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详见《大纲》)。广大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如何掌握一套行之有的预习课...  相似文献   

12.
一、默读与思考同步 ,感知语言内涵“大纲”要求重视默读 ,从二年级开始要学会默读 ,随着年级的升高 ,默读要做到有一定的速度 ,还要学会边默读边思考。我们知道 ,一篇文章的信息很多 ,有的是重要的、关键的 ,有的是枝节的 ,无足轻重的。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边读边想 ,进行有效地取舍 ,把重要的信息收入记忆库中。如教学《不懂就要问》一文时 ,教师可开门见山 ,据题提问 :课文讲谁不懂 ?不懂什么 ?要问谁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让学生带着问题 ,借助拼音默读课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划划圈圈 ,边读边想 ,初步感知了课文 ,…  相似文献   

13.
默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出声的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学习默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初步学会默读”: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语言》等五篇课文在能力培养上提出明确要求,“要学会快速阅读文章,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力争每分钟达到500字左右。”初中语文新大纲也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看来,培养学生速读能力是“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其意义应是广泛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五年级阅读速度的具体要求是:“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仅能够使他们快速获取信息,拓宽知识视野,而且可以增强阅读能力,发展智力。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第二组课文中安排了一项新的阅读训练项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即速读训练,通过“导读”、课后的“思考,练习”.“读写例话”对训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下面就这一组课文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一、要使学生明确速读训练的意义和本组课文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大纲》规定,小学三年级开始练习用钢笔写字。有些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掌握握笔、书写的姿势,指导学生书写达到“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却忽视了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问题:培养学生珍惜、爱护钢笔的习惯。我发现一些学生(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不了解钢笔的构造,不知道各部件的功能以及“吸水”、“下水”原理,没有养成用完就套上(拧上)笔套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一、从课题入手 ,统揽全文1 教师板书课题《一件运动衫》 ,请学生快速默读 ,勾画出描写运动衫样子的句子 ,并找出与这件运动衫关系紧密的人物。阅读有一定的速度 ,是我们对五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提出的一个要求。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读文 ,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同时 ,从课题入手 ,围绕运动衫提出的问题 ,便于使学生迅速地从课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抓住课文的主干。〕2 根据学生读书汇报 ,板书 :“小男孩———印有蓝色麋鹿红运动衫———老人” ;请学生再读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 ,按要求说话 :(1)请说一句含有“小男孩”和“运动衫”…  相似文献   

18.
在说话教学中,大纲要求小学生“说话要有礼貌”。其中,一年级要求学生“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二年级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礼貌语言”。三年级要求学生“能熟练的使用礼貌语言”。四、五年级要求学生“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六年级要求学生“说话有礼貌”。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呢?我们的做法是:一、从课堂中学  相似文献   

19.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共四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军神》是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金色的鱼钩》是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后面安排了“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将“预习”和“思考·练习”合并为“阅读提示”,可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依据。本组“思考·练习”的变化主要有五个方面:一、重视朗读、默读训练。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课文,都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的要求。另外,根据本组阅读训练重点,还提出了默读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二、避开了容易导致烦琐内容分析的题目,更加重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体验。如《狼牙…  相似文献   

20.
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以来,阅读课堂洋溢着读书声,学生读出形象,读出感情,读出神韵,更展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成果。然而,静静想来,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得并不深刻。《语文课程标准》对于1耀2年级、3耀4年级、5耀6年级的默读要求分别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