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学习境脉"的概念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分析"境脉"的概念出发,提出"网络学习境脉"的概念模型,详尽地阐释该模型中的三个构成要素:知识境脉、技术境脉与社会境脉,并且探讨"网络学习境脉"中的网络学习过程与知识目标。同时,本文也将讨论"网络学习境脉"概念模型在网络学习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网络学习境脉视角下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网络学习境脉"的概念模型为基础,分别从该模型的三个构成要素:技术境脉、知识境脉与社会境脉角度出发,借鉴了无尺度网络理论,提出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三个策略,为促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是一个高度整合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整合了物理的、社会的、信息的和技术的多个环境维度.境脉感知对于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对物联网及物联网支持的学习环境、境脉与境脉感知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探讨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下境脉感知的构成与作用机制,文章认为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下境脉感知包括知识境脉感知、社会境脉感知、技术境脉感知与物化境脉感知四个构成部分,其作用机制包括境脉建模、境脉信息获取、境脉信息处理以及学习服务提供四个基本阶段.  相似文献   

4.
从阐述网络学习境脉的内涵出发,讨论远程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对网络学习境脉的把握能力,包括对知识的、技术的与社会的等三个境脉维度的把握能力;针对每一维度又涵盖认知、应用以及调控与构建等三个能力层面。同时,还进一步探讨了远程学习者应该如何养成和提升自己对网络学习境脉的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境脉的文化、社会、知识维度看,可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情境素材建议”分为历史类、现代类、生活类、社会类、科学研究类、本学科、跨学科七种情境素材。“情境素材建议”具有以下特点:突出强调生物学概念、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生物学史情境素材;重视选择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素材;注重吸收生物学研究前沿成果与社会热点。在研究和应用“情境素材建议”时,要以主题式情境素材构建指向性境脉统领概念教学,以社会生活化情境素材构建整合性境脉深化跨学科实践,以迭代式情境素材构建动态性境脉驱动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虚拟公司在"企业文秘英语"国家精品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学习共同体理论与虚拟公司的关系,阐明了学习共同体理论是虚拟公司应用的理论基础以及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虚拟公司功能:虚拟公司促进知识的社会建构性;虚拟公司使学习者浸润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虚拟公司共享知识,完成复杂任务和发展认知;虚拟公司使学习环境连通真实的实践境脉.笔者还结合教学实践详细地阐述和分析了虚拟公司在"企业文秘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应用效果.研究表明"企业文秘英语"国家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学生通过参与虚拟公司的各项活动实现了意义建构及语言习得.本研究为外语教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也为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境脉是指“上下文”“语境”“文脉”,人或事物之间的关联情况。境,是外部的情境;脉,是内部的结构关系。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和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数感培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从桥接知识脉络,突破认数的阶段性思维壁垒;联通方法脉络,贯通数理的一致性本质内涵;蕴伏情意脉络,培育素养整体性协同发展三个维度来探索境脉视角下的数感培育新样态。  相似文献   

8.
将学生经验、心理、知识、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纳入教学,根据情境线索、活动线索、知识线索和素养线索,搭建教学境脉,形成基于整体观的境脉教学,获得整体观视角下数学境脉教学模式.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丰富教学内容,激发课堂活力;重塑课堂生态,重视学习体验;指向完整的人,指向连续发展的社会.以“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节课为例,展示整体观视角下数学境脉教学设计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境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的过程即为个体学习境脉所构成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信息发生有意义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境脉学习理论重视认知的具身性、情境化和螺旋式,可为生物学教学凸显“有人、有情、有义”的原初教学意义提供良好支持。基于境脉学习的教学设计致力于知识境脉、认知境脉和教学境脉的研究,但是不再满足于知识的逻辑性、认知的发展性和教学的系统性,而是追求有效教学境脉下协调发展具身认知、理性逻辑的有序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10.
整合技术的学科专业知识(TPACK)是信息技术时代全新的教师知识结构框架,而TPACK本身被认为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结构不良"的新知识,教师对于TPACK知识的习得和应用受多因素影响,这类因素统称为"境脉因子(context)"。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制定"TPACK境脉因子测试量表",选取220名中小学老师作为被试对象,接下来,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211份有效回收的测试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萃取出包含国家和地区影响因素、学校影响因素、人为影响因素、教师培训影响因素、职业发展影响、动机影响因素和自我效能影响因素七类境脉因子,并构建了TPACK境脉因子模型。  相似文献   

11.
境脉学习理论起源于境脉主义哲学观,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具有学习环境情境化、内容脉络化、过程互动化、结果高效化的特点。文章简要介绍了境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内涵,分析了境脉学习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境脉学习理论视域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四种策略。  相似文献   

12.
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方式,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概念,是特定境脉下个体综合性、实践性的动态交互认知过程。“在线学习”脱离实境,要求学习者有很强的元认知能力。教师强化“境脉对话”的设计与组织成为教学的重点,可以从精心设计境脉任务、有序联结学习要素、自主探索经验建构三个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助推“在线学习”的有效性和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随境脉这一新词的火热发展,教育者将学习科学研究的核心转达移到了如何为学生建构促进学习的境脉上。笔者结合自己30年来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经验,阐述自己关于教育的境脉思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出现在课堂上,境脉式课堂是现阶段教师比较青睐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境脉式课堂,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境脉式课堂是指教师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以教学目标为主要方向,然后把化学课堂与学生学习构建联系。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境脉”视角下初中化学课堂的具体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境脉这一新词的火热发展,教育者将学习科学研究的核心转达移到了如何为学生建构促进学习的境脉上.笔者结合自己30年来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经验,阐述自己关于教育的境脉思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现有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普遍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移动与无线通信技术和境脉感知技术构建移动混合式学习系统,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得出移动混合式学习系统可以利用境脉感知功能获取有关学习者的境脉信息,从而以智能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适应性的学习内容与服务。  相似文献   

17.
王培烽 《考试周刊》2023,(17):10-1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如何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成为热议的话题。提出的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层出不穷,境脉式教学则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紧扣核心素养理念要求,针对境脉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应用路径展开探讨。分析境脉式教学的概念与意义,从中抽象出教学改革着力点。在此基础上,围绕高中化学课程知识特点与学生的素养发展需求,探索其可行的教学策略,将客观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活动,以期构建有序、有趣、有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改革需要,学校需要不断的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来推动全体教师专长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创新型组织。本文以知识的社会建构性为基础,论述了知识和学习对文化和实践境脉的依赖性,指出学习共同体为知识的社会性建构提供了有效的环境。由于组织和共同体的不同社会学意义,本文在比较了学习共同体和学习型组织的异同后,认为学习型组织通过建立有利于组织学习的制度环境,能够为孕育知识创新的学习共同体的产生创造条件。在正式组织中建立的学习型组织和非正式环境中培育的学习共同体的双重编织架构,构成了基于知识创新的学校组织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试论"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文化境脉与学生身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做中学"科学教育以建构主义为价值取向,力图创建以情境理论为基础的文化境脉,建构与文化境脉相联系的、互动的、体现参与的学生身份,并探讨由传统学校教育向实习场和实践共同体转化中如何确立学生身份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育人价值的发挥,要拉近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时代距离和情感距离,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感知与认同。为此,需引入"境脉"理论。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运用的"境脉",主要有知识"境脉"、情境"境脉"、联动"境脉",进而提炼基本的教学流程,使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更好地实现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