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论明人风习与通俗小说的嬗变与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人风习与通俗小说的创作分别经历了由朴入华(实———虚)、从检束到外放(一———多)的运行过程。明初之时代气象召唤世人的视界努力向外审视社会的更迭历程,因而他们对内在自我意识的注意则相对淡漠。晚明人在奢华习气的肆意张扬下,视界最终完成了由外而内(外———内)的转变。风习与通俗小说不仅存在时序逻辑上的对应关系,而且双方有着实质性的内在关联。这表现为前者对后者的历时性影响与后者对前者的共时性反激。为明人风习与通俗小说之因缘发覆抉微,这对于明代文史研究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梅清 《文教资料》2010,(14):16-17
《罗兰之歌》是欧洲中世纪武功歌的顶峰,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史诗场面,塑造了一个个鲜活光亮的英雄形象。因此对《罗兰之歌》的学习,需要从宗教、11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与风尚习气来分析其诞生的原因,以及这首武功歌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当前社会心理一方面可以检验改革的成效,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社会心理的涵义和特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或看到诸如“社会风气”、“群众情绪”、“民族传统”、“阶级感情”、“农民意识”、“小市民心理”、“流氓习气”、“哥们义气”、“时髦风尚”等词,这不是别的,正是各种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那么,什么叫社会心理呢?是指特定的时代、特定国家与民族普遍流行的习惯、风俗、感觉、情感、动机、理想、道德、风尚、社会舆论、各种成见与审美情趣等精神状况的总和。由于这些社会心…  相似文献   

4.
商洛和宝鸡两地的风俗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商洛人敬物,宝鸡人重情;商洛人崇简,宝鸡人尚繁;商洛人善变,宝鸡人求稳。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除了我们经常所说的时代、地域、人口等要素之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更不可忽视。亦即社会整体氛围的熏染或风尚的形成才是关键,所谓风习成俗,其此之谓乎?  相似文献   

5.
社会风习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思想、感情、价值观、行为方式、行为规范等的总和,表现为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稳定而又丰富的社会风习,对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具有约束力和教化力。使人浸淫于其中的社会风习,在教育内容、教育效果和品德教育方面对现行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6.
商洛和宝鸡两地的风俗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商洛人敬物,宝鸡人重情;商洛人崇简,宝鸡人尚繁;商洛人善变,宝鸡人求稳。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除了我们经常所说)时代、地域、人口等要素之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更不可忽视。亦即社会整体氛围的熏染或风尚的形成才是关键,所谓风习成俗,其此之谓乎?  相似文献   

7.
1949-1956年中国社会风习的演变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49-1956年(建国初期)社会风习的演变是在社会形态、社会生活变革的背景下进行的,而它本身又是这一时期巨大社会变革的一个侧面,反映社会形态和社会生活的变革.与建国以前的社会风习演变相比,建国初期的社会风习演变,在演变的取向、方式和动力三个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一个"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而非一种"自然"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女性的面部妆饰,名目繁多,多彩多姿。佛妆是佛教文化对女性面部妆饰影响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影响和浸染时代女性的审美风尚,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妆饰风格。佛妆即是一种文化渊源较深远的女性美饰风习。本文从佛妆的起源、妆饰形式以及发展演变等角度就佛妆对中国古代女性面部妆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西汉社会的生活风习,无论是丧葬、婚嫁,还是衣饰、饮食、车马、宫室等方面部超出了当时社会经济和广大群众的消费水平,而呈现出了奢侈靡丽的特征,不仅贵族富人沉溺于这样的生活风习之中,而民间也为这一风习所倾倒,由此对西汉的社会产生了一个极大的消极作用。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汉封建社会的繁荣和腐朽,更客观地研究西汉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轨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张振龙教授在2014年6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魏之际文人风习转型及其文学影响研究"(批准号:14BZW043)。该课题从发生学角度,分别对汉魏之际文人交游、创作、典籍整理、品评、游艺等风习的转型及其文学影响进行微观和宏观上的层级研究。课题主要内容有:(1)文人交游风习转型及其文学影响研究。主要以时间为顺序,对汉魏之际文人交游风习进行考辨,展现其转型的过程和特征,分析其对文学的具体影响。(2)文人创作风习转型及其文学影响研究。注重从时空和创作主体等方面,归纳汉魏之际文人创作风习的新变化,通过对文本的体悟解读,探讨其对文学发展的作用。(3)文  相似文献   

11.
桂学应该有这样的三重境界:广西的桂学、中国的桂学、世界的桂学.桂学研究要追求这样的大境界、大格局和大气象.拓展桂学研究的多民族视野,不是将桂学等同于民族学和民族史,而是要研究多民族在广西这片地域所发生和形成的心理、行为、风习及历史,这种心理、行为、风习及历史与本民族在其他地域所呈现的有所不同,因而是本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广西特色,这就是桂学所应研究的课题.拓展桂学研究的多民族视野,还包括在研究某一民族课题时的多民族维度,即应考虑某个民族文化的多民族影响和交融的因素.多民族视野,才能确保桂学研究的严谨性、严肃性和真理性.  相似文献   

12.
孙昉 《大连大学学报》2023,(5):64-71+78
清代诸帝大都不同程度地要求王公贵族避免沾染“汉人习气”,其中以清高宗弘历为甚。弘历眼中的“汉人习气”指向非常模糊。满族王公贵族对汉族传统文化的仰慕和效仿,均被视为“汉人习气”。弘历甚至将当时已经出现的八旗游惰现象也归因于“汉人习气”的浸染。弘历曾多次以浸染“汉人习气”为由训斥王公贵族。这种贬斥反映了弘历对汉族的戒备,并以此来控制王公贵族。仁宗颙琰、宣宗旻宁也曾斥责沾染“汉人习气”的王公贵族,但是力度和频度都远远不及弘历。随着清朝国势日渐衰落,晚清诸帝对“汉人习气”的贬斥也就销声匿迹了。  相似文献   

13.
<正>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上海及其附近地区,由于更多地受到了欧风美雨的浸润,社会风习潜移默化,也较其他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新的变动。考察此种风习变动的轨迹,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窥见其时中西文化融合的一般趋向。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在柳州四年,政治、文学成绩卓著。他对柳州的记述对于我们还原唐代中后期的柳州面貌有较大参考价值,对于柳州社会风习的记载,是民俗学和民族学研究的珍贵资料,柳宗元虽早已离开柳州,但其影响至今仍在。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的人格成长,受家庭影响最大,而家庭的观念又被社会上的风习和制度所支配。这里仅从家庭与个人这个关系面来看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中国人常说“自己”叫“自家”,研究中国社会的学者也认为中国是一个以“家”为中心的家族社会,所以家族的观念左右着个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汉代四百余年全社会好文成风气为论题,从六个方面论析了汉代社会的好文风尚:第一次形成了有规模和体系的文学教育与研究、统治者以亲近文士为风尚、盛行文学创作的雅好、锐意经籍成为传统、作家自觉加强综合素质修养、作家拥有了历史地位等,旨在阐明汉代萌生文学自觉时代的良好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7.
近代广州风习民情演变的若干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民初广州风习民情的演变主要受着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西风东渐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二是政治变革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三是商业发展和社会动荡对传统道德习俗的冲击。风习民情的变化有趋于善和恶两个方面 ,有文明进步和野蛮落后两个方向 ,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复杂多样的发展态势 ;而挣脱封建思想意识的枷锁 ,释放人性欲望 ,追求平等自由 ,则是一条鲜明的主线。  相似文献   

18.
王微要求文学创作以抒写个性主体深切、真挚的情志意气为根本,倡导文词表达应怨思抑扬、情味隽永,崇尚文学情感的审美表达动人心魄。这一文学创作观念和审美旨趣体现的正是其所处元嘉时期重情兴抒发、重形式审美之文艺思想观念和创作风尚。然而,王微的文艺思想亦与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且日益盛行的极力于对外在景物作纤密描摹以求其"似",以及极尽辞采藻绘雕饰之能事以求其"新"、"奇"之审美价值取向和创作习气大相异趣。王微的这一创作观念、审美旨趣在其诗文创作及绘画艺术创作中均有鲜明的反映。本文对此进行了综合研究与考辨,并探讨了其与王微个性情志及现实生命遭际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王勇  唐俐 《天中学刊》2005,20(1):100-103
政治流氓惯用的欺骗伎俩以及不守信义、六亲不认的无赖习气,多次帮助刘邦取得了战场上的先机,从而为其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之所以出现这种道德与功业完全脱节的情况,主要由于秦汉之际社会道德的沦丧,使刘邦的不道德行为逃脱了社会成员的谴责。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平行研究及文化与文学的交叉研究法对广西山歌与甘肃“花儿”共同的修辞手法——“反复”辞格进行比较研究,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它体现并影响着当地的文化:在“花儿”中,它体现西北人民婚外恋的风习,增加“花儿会”的娱乐性,而在壮族山歌里它则体现为正统严肃的“倚歌择偶”婚恋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