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有特色的文章是“我”用心写就的——“我开始留意教室和走廊,尽量多收集瓶子,帮她装在另一个袋子里”。此句还要锦上添花,将其中的“留意”“收集”和“装”的细节写出来,将遇到的矛盾写出来,将背景材料写出来。此文升格后可变格用于“投桃报李”材料作文,变格措施是:强化“相互帮助”,替换“知足的微笑”及相关文字。  相似文献   

2.
在文章选材上,大多数学生喜欢选取一些“大事”来写,认为写大事能反映大主题,突出大精神。结果越写越乱,越写越糟,甚至言之无序,言之无物,只见骨架,没有血肉,不能感染读者。其实,“小事”具体可感,写好了能以小见大,能从细微之处流露真情,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3.
用同一材料写多种话题的要诀是,以“同一材料”作“靶”,以“多种话题”各自作“箭”,射中“靶”上某个点——这里最重要的是“射中”。然后将射中之点展开写,并联想相关材料,从而凸显话题主旨。  相似文献   

4.
作文训练的无序状态是长期以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序”,是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外化”的必然形态,作文训练的无序,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作文教学的内部规律把握不准的事实。十多年来,不少语文  相似文献   

5.
对擂方河北唐山一中指导教师:吴国梁[写作导示]要想写好此题,同学们应该弄清楚,“生活·追求”这个话题是从何而来的呢?是从“可以将这些喜好视为生活态度或人生追求”这一句而来的,而这一句中的“这些喜好”又指的是材料中有关茶、酒、白开水的阐述,这样就告诉我们,我们在写“生活·追求”时,应该扣住材料所给的茶、酒、白开水或任一种事物来写,这样我们写起来既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就不易跑题了,要知道一旦被阅卷老师判为“跑题”,那样得分将是非常惨的。在具体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来写,亦可以把三者联系起来写。当同学们任…  相似文献   

6.
1 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系统的自发过程会使体系的熵增加而达到熵取极大值的平衡态。熵取极大值的状态是分子排列最无序的状态,因此,在孤立体系中即使初始存在着某种有序或者说某种差别,随着时间的发展,体系中的任何差别也将消失,有序状态将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状态。在历史上这个结论曾被不适当地推广到整个宇宙,认为宇宙的熵总在增加,宇宙最后也会到达一个熵取极大值的热动平衡态,一个除了分子热运动以外没有任何宏观差别和宏观运动的死寂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热寂说”或“热死论”。按照这种  相似文献   

7.
用第一个材料表述沟通的根本“真诚”,用第二个材料表述沟通的态度“主动”,用第三个材料表述沟通的目的“有益于对方”——兼顾了沟通的“方法”,提升了沟通的“高度”。但是,为了在短文中写得深刻些,宜只就某一个问题展开写,或重点写“沟通需要真诚”,或重点写“沟通要采取主动”,或重点写“沟通要讲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鹆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米有形形色色.米饭亦有各种做法。选米如何.对最终做出的米饭将产生直接影响。选材,犹如选米。一篇文章惟有选材成功.才会在众多的作品中先声夺人。那么该如何选材呢?一、写别人“不屑”写的所谓别人“不屑”写的材料.就是指别人经历过或见过,但却认为是常见的、没有什么写头、不愿写、不想写的材料。这样的材料看似平凡,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处处皆“材料”,但这只是原始状态的“沙粒”,只有经过反复淘洗和筛选,才能提炼出熠熠发光的“金子”。同学们平时写作时,也要学会“沙里淘金”的一些技巧。1.围绕主旨去剪裁。一位同学写老师“责任心强”,手边掌握的材料有12个。写作之前,小作  相似文献   

10.
将作文题目进行虚化,从“实物”的限制中找到虚写对象——有利于将特色习作变格为应考作文。但是,此文还需要升格:将“苹果”的材料放到最后写——将“金字塔”与“青藏铁路”二者作“中外古今”概全后,用“苹果”赞颂平凡者有“一个智慧的脑袋”!  相似文献   

11.
过去,作文教学习惯沿用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的传统模式;现在,又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作文教学处于一种无本可依,无序可循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强化“耳读”训练 提高听力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在语文教学中 ,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较为普遍 ,尤其是听力训练仍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具体表现为无目的性 ,无恒性和随意性。实际上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述、讲解 ,学生的朗读、复述和讨论都为“耳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计划地加强“耳读”,培养学生的“耳读”能力 ,对促进他们听、说、读、写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 ,怎样强化“耳读”,提高听力素质呢 ?首先 ,在强化“耳读”中要坚持有序 ,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训练前要做好准备。教师可适当提示训练的内容 ,包括重点、难点、疑点 ,做到使学生心中有数。这样…  相似文献   

13.
我在指导学生写“材料作文”时,致力给学生习作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我按“提供材料”“创设情景”“确定发散点”“大胆创作”这几个环节,进行系列化训练,引导学生巧用提供的材料,写出了一篇篇立意切题、言词优美、生动细腻的佳作,真正体现了“我笔写我心”,达到了使学生“想写、会写、乐写”的创作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沉浸于读书的快乐.一定是走进了文字描述的情境:沉浸于写作的快乐.一定是在文字中与生活再次相遇。学生不喜欢写作文,那是因为岁月匆匆.他们还没有学会“驻足”“回首”。撇开“写什么”的问题.就小学生而言.习作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从下笔.不知道怎么写。表面上也在不停地写,但是写作言之无序,条理不清.写不具体……这些是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对比、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自主探究知识,是自然课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这些探究活动的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加上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往往会出现“无序”的现象,课堂中呈现个体之间静闹不一、体态不一、活动不一、思维不一的无序状态,这对那些追求让学生“整齐划一”的老师无疑是一种冲击、一次挑战。探究活动中要体现主体,那么“无序”是必然的,正是由于“无序”才能让学生的个性特征自然流露,作为教师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能乱而有序、乱得其所,我们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孩子们主动探究的…  相似文献   

16.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然而,课堂开放了,生成资源丰富了,就有可能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耶么.如何化解无序的尴尬,巧妙地利用生成资源,谱写课堂新精彩呢?  相似文献   

17.
京伦 《家庭教育》2002,(10):38-39
一、要遵纪守法,不要“布朗运动”一位朋友有感于社会生活的无序现象写了一篇短文《“布朗运动”戒》。他说,物理学上讲过“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有一种极小的微粒(布朗微粒),由于受到来自各  相似文献   

18.
课前演讲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最重要的是以讲促写,做到“讲”“写”结合。将高中作文审题立意与课前演讲相结合,将作文材料融入演讲话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演讲。学生根据材料确定演讲方向,实则就是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学生进行演说,就是行文写作的“口述”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给出贴近生活、指向热点话题的相关材料,将演讲主题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自然课中学生的观察、实验、对比、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自然课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这些探究活动的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再加上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往往会出现“无序”的现象,课堂中呈现个体之间静闹不一、体态不一、活动不一、思维不一的无序状态,这对那些追求让学生“整齐划一”的老师无疑是一种冲击、一次挑战。探究活动中要体现主体,那么“无序”是必然的,正是由于“无序”才能让学生的个性特征自然流露,作为教师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能乱而有序、乱得其所,我们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孩子们主动…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因此课外练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外练笔一般都采用日记、周记等形式,但日记、周记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无序、失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层次化、序列化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