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涂雅萍 《教育文汇》2012,(10):19-19
家长会不能开成教师诉苦会、责难会,而要把它当成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状况的平台,家长和教师交流的平台,家长获取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经验的平台,让家长在这个平台上听到三种声音。  相似文献   

2.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家校齐抓共管,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家长与学生都谈"家长会色变"。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家校联谊的重要途径。成功的家长会能增进老师和家长的相互信任,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改进教育举措,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决不能把家长会简单地开成了"告状会""报分会"。多元化家长会让家长"闻会不色变"。  相似文献   

3.
针对家长会存在的弊端,结合新课改理念,召开新形势下的家长会,有的放矢,把家长会开成一座联系家庭与学校的桥梁,把家长会开成一条沟通家长与教师的纽带,把家长会开成一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家长会的作用毋庸置疑也无需赘述,但是如果把家长会开成了报告会或批判会等,其作用就大打折扣。笔者作为班主任,多次召开家长会,作为孩子的家长,也多次参加家长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不妨运用下列方法来召开家长会。  相似文献   

5.
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容易出现以下问题:部分学生不愿意家长来学校,担心家长会变成老师的告状会,害怕父母埋怨自己的成绩,学生的为难情绪严重;家长开座谈会的次数多了,总认为这种会议形式和内容千篇一律,开会的积极性不高;班主任也往往是前期工作准备充分,但后续工作做得不够,家长会的影响不能深化。  相似文献   

6.
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法,它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切磋的机会.但是传统的家长会常在考试后召开,往往开成向家长单纯汇报成绩或表现的会.家长会的模式一成不变,往往是班主任汇报一下学生的成绩,提一些学习上和管理上的要求,班主任说完任课老师接着说,说来说去,除了要求就是任务甚至告状.讲话一结束,家长会也就划上了句号,什么交流、沟通、合作被忘得一干二净.即使有所表示,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致使煞费苦心组织的家长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汪芳 《甘肃教育》2011,(22):28-28
为了进一步开展学校工作,更好地组织和教育学生,汇报学生半学期以来的具体表现和学习成绩,根据学校计划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笔者有计划地召开了一次家长会。这次家长会,笔者一反平日常规做法,让师生、家长共同参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一、召集班委,出谋划策因为每次开家长会都开成了批斗会、告状会,所以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害怕开家长会。  相似文献   

8.
刘光科 《班主任》2006,(2):27-27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桥梁,是双方取长补短的好机会.但现实中的家长会却常常变了味,成了教师的告状会、家长的受训会、学生的遭罪会.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我们首先对传统的家长会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把家长会开成学生喜欢、家长高兴的亲情会和互动会.  相似文献   

9.
家长会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重要载体.家长会切忌开成告状会,切忌班主任唱独角戏,切忌父亲缺席,切忌形式陈旧、内容单一,切忌对学生厚此薄彼.成功的家长会是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李明远 《学子》2012,(12):93-94
每个学期班主任都要召开2~3次家长会,过程和程序简单而呆板,家长和学生在下面听得无精打采或躁动不安。而什么样的家长会才能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是什么能让家长会焕发活力呢?一、提升家长会的内涵很多家长会的目的并不是立足于以育人为本,而是把家长会局限于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名次。班主任讲学生成绩多,给家长提要求多;而对学生鼓励...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家长,许多时候都会谈"会"色变。究其原因,很多时候家长会都成了成绩分析会,学生批斗会,甚至是家长受训会。久而久之班主任疲于应付,家长们不愿参加。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弄清召开家长会的真正目的与意义。笔者认为可以将家长会依据不同的目的与意义分为学校或年级安排的家长会、以班级为主体的个性化家长会、部分学生的家长会以及个别学生的家长交流会。本文从前期准备、过程操作以及后期反馈三个方面来介绍本人在班级集体家长会、部分学生家长会以及个别家长交流会方面所作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家长会都是家长和教师的交流,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顾虑重重,他们害怕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家长打报告,说缺点。以往的家长会枯燥、乏味,很难发挥家长会的督促、鼓励作用,而且很难引导学生从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所以家长会一直都在开,年年开,开出来的问题也不少,效果平平。我一直考虑能否让学生自己当家长,来次换位思考,实现家长、学生、教师心灵问的沟通。因此这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就这样酝酿成熟了。家长会上学生自编自演的一个小话剧,而“家长”的真正身份却是学生自己。看时机已到,班主任赶紧出来调解:“这位家长,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物质的满足,他们更需要你的关心、理解、鼓励。  相似文献   

13.
刘金平 《甘肃教育》2007,(9X):16-16
家长会是家庭和学校联系的有机形式。而如何将家长会开得有声有色,让家长们满意,事半功倍,已成为摆在广大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融入家长的参与,让学校、学生、家长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将家长会开出成效。下面,我就本期的家长会,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广大班主任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桥梁,是双方取长补短的好机会。但现实中的家长会却常常变了味,成了教师的告状会、家长的受训会、学生的遭罪会。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我们首先对传统的家长会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把家长会开成学生喜欢、家家庭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上,使之成为共同教育学生、促其发展的交流会,而不是告状会、批判会。再次,改革家长会的形式,采取丰富多彩的研讨模式、联欢模式、讲座模式。家长会采取家长主持,家长有关教育方面的热点问题及有争议的社会教育现象,拿到…  相似文献   

15.
家长会上,最让老师头疼的是对表现欠佳的学生的情况汇报。当面点出,家长脸上会挂不住:等家长会结束后点名留下,家长心里会忐忑不安,仍会感觉难堪。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6.
直面家长会     
家长会起着沟通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家长的桥梁作用。应试教育下,一切围绕着升学率,许多家长会开成"告状会"、"报分会",会上家长"胆颤心惊",会后家中"暴风骤雨",令孩子对"家长会"痛恨在心!面对家长会的窘境,笔者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尝试:直击盲目性,提倡计划性;直击杂乱性,提倡针对性;直击死板性,提倡灵活性;直击单一性,提倡多元性。希望"家长会"能满足家长的真正需求,成为学校、学生、老师之间最佳的沟通纽带。  相似文献   

17.
家长会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她起着沟通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家长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寄宿制高中的学生,平时与父母的接触少,家长急切地想通过家长会知道学校的育人目标、教学思路、学校为学生所创设的生活环境和孩子所在班级的氛围以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情况等。应试教育下,一切围绕着升学率,许多家长会开成了“告状会”、“报分会”,家长会上家长“胆颤心惊”,家长会后家中“暴风骤雨”,令孩子们对“家长会”痛恨在心,  相似文献   

18.
我担任班主任以来,每学期都要主持一次家长会。我觉得成功的家长会首先应该打动家长,让家长能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这样方能有效地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增进教师和学生及家长间的相互信任,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9.
说到家长会,普高生会想到什么?老师把学生的考试试卷发到家长手里,让家长仔细看看上面有多少把鲜红的“X”。最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班主任把学生在学校的负面表现一点不漏地汇报给家长。家长会后,有多少学生被家长批评甚至是打骂。  相似文献   

20.
家长会要讲实效徐标现在不少学校为例行公事而使家长会流于形式,不讲实效。一般先听校领导作大报告,再听班主任作“小报告”,内容均为泛泛谈些学校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几点希望等等。也有不少学校将家长会开成“学生成绩评比表彰会”,教师按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