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粒子加速器是人类探索物质本源最重娶,最有力的工具.它在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科学家使用的粒子加速器都是用微波来加速粒子的,但是现在这种粒子加速方法已经接近了技术和经济上的双重极限。或许在不久之后,人们将会使用等离子体来加速粒子。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获得更大的能量.而且还能极大地减小设备占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正>先进的外星文明是否已经利用黑洞建造了宇宙级别的粒子加速器,来研究普朗克能量(宇宙中的最高能量,约为1028电子伏特)级别的物理学?如果这种宇宙加速器潜藏在宇宙的一个角落里,我们是否能在地球上检测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布莱恩·莱琪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如果这种加速器存在的话,它会产生1024电子伏特级别的中微子,并可以在地球上被检测到。基于这种思路,莱琪建议搜寻外星文明的天文学家们应该去寻找这种超高能量的粒子。超级宇宙加速器一个十分合理的假设是,先进的外星文明与人类一样对物理学有着极大的研究热情。他们建  相似文献   

3.
正1.人类创造的反物质数量极少物质与反物质湮灭,能够释放数量惊人的能量,比如,1克反物质产生的能量,可以与原子弹爆炸的威力相媲美,因而它是有着巨大潜力的新能源。然而,迄今为止,人类只创造出了极少量的反物质。比如,在美国最大的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室——费米实验室,这里拥有目前世界上能量输出最高的粒子加速器,也就是著名的Tevatron质子/反质子加速器,它能将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迄今为止,这个加速器创造出的所有反质子加起来只有不到15毫微克(1毫微克  相似文献   

4.
谢家麟     
<正>谢家麟(1920年8月8日-2016年2月20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被誉为"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谢家麟院士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文化》2010,(8):21-21
<正>宇宙"大爆炸"后为何宇宙间充斥着物质而不是反物质,且人类为什么会存在呢?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本理论指出,在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的几纳秒内,同时产生了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中各种粒子和其反粒子可能相遇,正反粒子碰撞后就发生湮灭,释放出光子。  相似文献   

6.
读者互动     
<正>2010年第09期吴健读者问:假设有无穷长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带电粒子,能否能够使该粒子达到光速?我个人认为粒子不能达到光速。虽说是有无穷  相似文献   

7.
原子核物理学和原子能和平利用能有今天的偉大成就,带电粒子加速器可以說是起着主要的作用。虽然宇宙射綫和放射性元素射出的α粒子、β粒子、γ射綫,都能用于原子核研究方面,而加速器却是实驗室中唯一可以随意控制的各种大量的高能粒子和射綫的来源。因此,加速器便成为研究原子核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此外,加速器也可以用来生产新的同位素和元素,或者产生各种同位素。在医学上,可以用加速器所产生的能量为几千万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易经》把世界的形成归结为“阴阳”,认为阴阳二气演化并操纵着世间万物。这个远古的理论当然只是我们祖先的想象,不过却和当今的粒子研究有一点契合。如果我们把组成我们的物质看成“阳”的话,那么反物质就可以称作“阴”了。理论上讲,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称的,有组成世界的物质,就有与之相反的反物质存在。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之初,应该产生出同等量的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质和反物质,今天,反物质只能在宇宙射线和质子加速器中才能找到。那么那些反物质都到哪里去了呢?为了解释反物质稀缺之谜,科学家提出了几个假说。反物质…  相似文献   

9.
<正>在经过近两年停机维护和升级后,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英文缩写"LHC")在2015年春季开始正式重启,以助人类解开宇宙的未解之谜。LHC位于瑞士、法国边境地区的地下100米深的环形隧道中,隧道全长近27千米。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如果"开足马力",数以百万计的粒子将在环形隧道内以每秒11245圈的速度"狂飙",这一速度约等于光速的99.99%。  相似文献   

10.
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是90年代物理学的重要的学科前沿领域。它的目的是在高能量的大型加速器实验和宇宙线实验中,研究相对论性重离子诱发的核聚变反应,探讨在高温和高密的极端环境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粒子和新物质形态。它是涉及粒子物理、核物理、统计物理、宇宙线物理和宇宙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的新生长点。“相对论性核-核碰撞的理论与核乳胶实验研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点基金项目。它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包括:相对论性重核的聚变反应动力学,核碎裂和粒子产生的性质及检测分析,强子物质与夸克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间的相变与新物质形态,在国际合作中利用国外大型实验设备,进行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实验。  相似文献   

11.
1 国际合作是发展高能物理研究的基本方式 粒子物理,又称为高能物理,是研究物质的最小组元构成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最前沿学科,并在宇宙的起源和进化、天体的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粒子物理实验是国际上基础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和知识创新的热点。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开展粒子物理实验。粒子物理实验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加速器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使之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高  相似文献   

12.
过去三十年中,在确定物质构造及其运动的明细组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之由一位西非物理学家阐明了我们现在对微观的、甚至更细微水平物质构成的了解。他强调加速器在其中的作用,并对可能存在如此多更基本的粒子表示惊讶。  相似文献   

13.
张佳静 《百科知识》2014,(12):13-16
正如果让你随便说出一个国际著名实验室,你会想到哪一个?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费米实验室。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费米实验室全称为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拥有目前全世界能量输出最高的粒子加速器,由于其经常取得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而全球闻名。这么重要的实验室,以费米命名,那么费米是何许人物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星际航行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遨游太空、纺问其他星球的日子已经不远了。用什么方法来给旅途中的宇宙旅行家补充一些生活上必需的东西如氧气、水呢?有的科学工作者提出了近于幻想的假设,用莱塞光作为“管道”,来完成这个运输任务。大家知道,光对于被照射的物体是有压力的。所以光线可以作为基本粒子加速器。不  相似文献   

15.
谢家麟。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以高能电子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和紧凑型新型加速器样机。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物理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11项奖励。谢家麟院士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12年2月14日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6.
粒子物理是人类研究物质微观基本构成及其相互作用性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成果深化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粲物理和τ轻子物理是粒子物理的重要分支,对其辐射衰变、强衰变和弱衰变的系统研究,将会解决或澄清粒子物理中的一些问题,检验和发展粒子物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谢家麟     
《科学中国人》2017,(5X):2-2
谢家麟(1920年8月8日-2016年2月20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被誉为'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谢家麟院士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前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基地的建造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亚洲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相似文献   

18.
谢家麟     
<正>谢家麟(1920年8月8日-2016年2月20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被誉为"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谢家麟院士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前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基地的建造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亚洲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我国第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天使粒子?根据物理学定义,粒子指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现在已经发现的粒子达到400多种。按照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不同关系,将粒子分为3类,媒介子、轻子、强子。在物理学领域,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被称为"基本粒子"。它们是在不改变物质属性前提下的最小体积物质,也是组成各种各样物体的基础。基本粒子又分为两种:费米子和玻色子,分别以美国物理学家费米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20.
沈志珍 《知识窗》2005,(10):44-45
悬案八 不可能存在的粒子 4年前,一台法国粒子加速器探测到了6个绝不应该存在的粒子,他们被称作"四中子",因为它们是由4个中子以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物理学法则束缚在一起的.法国科学家弗朗西斯科·马库斯和同事们,如今又在法国卡昂的加尼尔粒子加速器上准备再次进行这一实验,如果他们成功,这些粒子的存在将彻底改写物理学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