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866年以前,地衣曾被认为是等同于绿色苔藓植物的单一自养植物.植物学家德巴里(De Bary)和施文登(Schwendener)率先认识到地衣是两种不同生物的联合体.实际上,地衣是稳定的菌藻自我支撑联合体.  相似文献   

2.
大地的衣服     
地衣,顾名思义就是大地的衣服。是的,它们大多数时候都紧贴地表,在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都有它们的身影。地衣真可谓是新世界的拓荒者,它们很有可能是地球陆地的第一批客人。地衣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中国南京等地人们喜欢吃的“地皮菜”就是地衣的一种。但是可能你我并不知道,这种生物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团,人们有时将它们归于苔藓,有时候归于藻类,有时归于各种各样的霉菌。现在才弄明白,地衣这种植物并不是一种生物,而是由绿藻或蓝藻与丝状的真菌群组成的共生生物。它们互利共生,和平共处,藻类负责光合作用,为“混合体”…  相似文献   

3.
正前不久,中国白酒行业出了一件大事,贵州董酒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江南大学在中国白酒中发现了很多有益健康的物质,其中包括一种名为地衣素的"非挥发性脂肽"。董酒公司方面声称,地衣素具有抗癌、抗病毒、抗炎症、抗氧化等功效,而这种物质在董酒中的含量最高。由于地衣素以及其他52种萜烯类化合物的存在,董酒具备了健康保健功效。一时间"白酒抗癌"的特大喜讯传遍大街小巷。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4.
正全世界的生物教科书上都写着:地衣是由一种真菌和一种藻类或蓝细菌组成的共生体。但美国的地衣学家托比·斯普里比尔最近却发现,这个已经存在近150年的"常识"其实是错的,这两个小伙伴间有"小三"。千姿百态的地衣说到"地衣"这个名字,大家或许会比较陌生,因为人们生活中更常用"青苔"一词。不怪大家会弄混,有些地衣确实挺像青苔的,特别是它们都爱长在石头或者树干上。不过,青苔其实指一类结构简  相似文献   

5.
慧眼识地衣     
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共生的植物,这种共生生物体过去一直不被人们所注意,现在因其具有药用价值、可作装饰植物和可用于环境污染的监测,所以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地衣是个宝库,它含有近600种化学物质,这些物  相似文献   

6.
正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海洋生命诞生于距今约38亿年前并演化至今,而陆上高等植物只是在距今约4.3亿年前才出现。科学家发现,生物登陆的历史是由植物率先开始的,而这一过程是十分漫长和曲折的。植物,在登陆过程中奏响了气势磅礴的交响曲。前奏:地衣6亿年前,海洋中的蓝藻与真菌已经相互依存,表明在高等生物登陆前的2亿年间,浅海繁衍的地衣可能已经开始改造地表岩石圈。地衣是由真菌和绿藻或蓝细菌高度结合而成的,具有稳定形态和特殊结构的共生复合体。但由于地衣的生物学特性主要是共生联合体中真菌本性的体现,从本质上说,地衣是一定的菌类与一定的藻类共生的特殊真菌,即地衣型真菌。它们产生的地衣酸腐蚀了岩石中的矿物质,在荒芜的陆地上制造土壤,开拓陆地生态系统。因此,地衣是海洋生命进军陆地的"先遣部队"。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枯燥的空气污染指数,我们其实不知道污染的严重程度;看看城市里还有多少地衣和苔藓,我们会对空气污染有更直接的感触。地衣、苔藓从城市消失了19世纪中期,植物学家们发现,在一些邻近大城镇的地区,地衣和苔藓变得罕见了。这些低等植物为什么不喜欢城镇生活呢?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地衣芽孢杆菌微生物菌肥对农作物的肥效,对水稻喷施地衣芽孢杆菌微生物菌肥进行田间效应试验,水稻喷施地衣芽孢杆菌微生物菌肥与基质比:增产率为7.29%;单因子差异生物统计检验达极显著水平;平均为亩纯增收56.6元。  相似文献   

9.
<正>英国研究者们对特定地区物种灭绝速率的精确测定发现,鸟类最适合用来监测灭绝速率。许多鲜为人知的物种,其绝灭速率与鸟类相同。很多种生物如地衣、昆虫、苔藓、鱼类和植物等,都与鸟类的灭绝速率十分相似。鸟类这种美丽的生灵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多种鸟类有着  相似文献   

10.
2017年2月15日晚,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主办,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新华网云南频道承办的2016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颁奖仪式在昆明举办,颁奖仪式上“2016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出炉. 2016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 1《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盘清“生物王国”家底 《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采纳国际最新分类系统,融汇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收录了云南省大型真菌、地衣、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817科4 730属2 5434种.《名录》进一步厘清了云南省生物物种家底,首次发布了云南省大型真菌和地衣名录,是迄今水平最高、最系统、最全面反映云南生物多样性的名录,为云南各级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蓝绿藻,或称蓝细菌,据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产量最丰富同时也是最古老的生物体。它能够产生一种叫做BMAA的毒素,该毒素与诸如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这样的神经退化和失调以及关岛上一种类似于葛雷克氏症(Lou Gehrigs)和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的疾病有关。一支国际小组考察了世界各地生存在海洋、半成水和淡水环境中的蓝细菌以及与植物和地衣共生的蓝细菌。  相似文献   

12.
宁静的大地在北极圈可见到许多永久冻土。土壤因温度终年均在冰点以下,土壤中的水分结冻不融化,而成为永久冻土。这片仅在夏季冻土层表面溶解处生长苔藓、地衣等植物的荒野,称为“苔原”。北极圈的夏季,是太阳终日都不会西沉的永  相似文献   

13.
在暗处蓄光     
正非洲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尖茅草。在最初生长的半年时间里,它是草原上最矮的植物,干旱使得它们只长出一寸来长。那段时间,在高大灌木、乔木遍布的草原上,地衣般的尖茅草简直就是"远看草色近却无"的印象派风景。但是,随着雨季的到来,看似生长停滞的尖茅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在几天之间长到两三米高,成为真正的草中之王,傲  相似文献   

14.
在广袤苍凉的大地上, 甚至连草木都无法生长的地方,仍然有绚烂的色彩点扮着世间。地衣俨然如这地球上最后一道彩色的生命风景线,虽然卑微渺小,不为人所重视,但依旧随着季节的流转,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5.
什么叫做植物标本? 标本是为了日后的比较研究而保存的植物。保存的方法有许多种:一般植物的根、茎、枼、花,采来之后可以用壓力把它壓平,乾製,普通叫做臘枼,或者叫做乾製标本。我们平常所说的标本就是指的这一种。有些植物的果实很大,含水分很多,如桃,李等,不能壓製,一般方法就把它装在玻璃瓶内用酒精或者蟻醛浸起来保存,这叫做浸製标本。有些果实如穀子、豆子,或者像低等植物地衣等,只要在普通情形之下乾燥就行了,也可以做乾製标本。  相似文献   

16.
颜其德 《科学中国》2007,(11):38-39
南极被誉为白色大陆,最高等的植物就是地衣和苔藓了.那是因为南极大陆与世隔绝,而且陆地常年被冰雪覆盖,即是在短暂的南极夏季,也仅有5%的无冰雪覆盖地区,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沿海地区、岛礁或内陆高耸的山峦之处.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05,(6):72-73
李心清与秦大河从冰川中破解环境密码;蒋华良、沈建华找到有关老年性痴呆“祸根”;以袁训来为首的中美科学家发现最古老地衣;人类智慧起源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潘建伟等实验证明量子保密通信全球化实现有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秦岭地区所产的金丝属  (Lethariella),桔色亚属  (Subgen.  Chlorea) 地衣为材料,通过形态分类和化学检定两方面的初步研究,对本亚属种群划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提高碱性蛋白酶生产效率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娟萍  钟卫鸿 《科技通报》1996,12(4):207-210
在地衣芽孢杆菌生长到对数期后期,添加0.01%表面活性剂TX-10碱性蛋白酶产量可提高27.8%,当发酵液pH接近7.2左右时酶活接近峰值。此时应及时停止供氧,终止发酵;若继续通风培养4h时可使酶活平均下降38%左右。  相似文献   

20.
神秘的石雕,谁之杰作?在北极东部,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海岸,有一个岩石林立的小岛,远看,小岛像一块黑色的肥皂浮在水面上,又像爱斯基摩人用的130米长的橡皮船漂在水面上;近看,上面布满了地衣和苔藓,给原本浅色的岩石染成了深色。再近看,石头上刻着图像,有些是油灯的形状,但绝大多数是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