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理解,新闻业是一个社会责任很重的行业。它担负着为全社会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责任,是整个社会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必须使用的桥梁和纽带。新闻业至少承担着如下几个社会责任:社会信息的传播,社会道德的建设,舆论监督和社会及历史文化的积累,它甚至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我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如果要问我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就是这个行当让你懂得什么是责任,怎样为履行这个责任来要求自己,充实和改造自己。有了责任也就有了做一个社会人的前提。新闻业是造就一个社会人的理想平台。存在决定意识,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自然会历…  相似文献   

2.
梁衡 《今传媒》2006,(7X):1-1
我理解,新闻业是一个社会责任很重的行业。它担负着为全社会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责任,是整个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化活动必须使用的桥梁和纽带。新闻业至少承担着如下几个社会责任:社会信息的传播,社会道德的建设,舆论监督和社会及历史化的积累,它甚至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我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如果要问我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就是这个行当让你懂得什么是责任,怎样为履行这个责任来要求自己,充实和改造自己。有了责任也就有了做一个社会人的前提。新闻业是造就一个社会人的理想平台。存在决定意识,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自然会历练出这样一些特殊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新闻业是一个特殊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梁衡解释说-- 说它特殊,是因为责任重大.它担负着为全社会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责任,是整个社会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必须使用的桥梁和纽带.新闻业至少承担着如下几个社会责任:社会信息的传播,社会道德的建设,舆论监督和社会及历史文化的积累,它甚至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4.
今天来参加沈峥嵘同志的人物通讯研讨会,非常高兴,我是推掉了其他几个会议来的。原因有二:其一,我曾经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当过新华日报的特约通讯员,写过不少新闻作品。今天是一个同行的新闻作品研讨会,应该来好好学习。其二,我现在又从事新闻教育工作,有责任从一线记者这里带回一些鲜活的东西,给我们的学生。为了参加这个会,我琢磨了很长时间,讲点什么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韦伯强调用科学、精确的方法去调查新闻业,让新闻业在一个不断理性化的世界中承担起社会责任,促进信息与观点的交流沟通。同时,韦伯的精英思想也让他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充满了期待。韦伯的新闻思想当然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对娱乐新闻泛滥、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淡薄的当代新闻业而言,无疑是富有警醒与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从事新闻工作30年,突然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惑:按照最古老、最传统的解释,报社、电台、电视台都属于新闻单位或称之为新闻机构,而如今,自从引进了media(媒介)这个英文单词,竟然对自己的工作性质、媒体定位心生疑惑了。恰巧,同我一样有疑惑的还另有其人。一位署名"荣松"的同行几年前就发出感慨:"做了十多年的新华社记者、编辑,还曾被聘为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但这一年来,我脑中不断涌现这个问题:什么是媒体?什么是传媒?我们的理解是不是偏么?"  相似文献   

7.
新闻业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人类文化活动中最令人瞩目的事业之一。它以巨大的能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生存的人文环境。在新闻业,对于新闻人,建立一种与其地位和职责相符合的新闻观显得至关重要。新闻观是一种认识论,它包括对新闻本身的认识和对新闻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新闻观在意识深层,体现为对新闻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即功能认识;体现为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确认。新闻观在行为表层,则表现在对新闻报道的总体策划、题材选取、报道角度、采访行为,新闻用语以及编排等一切新闻活动中。新闻观可以说是新闻业的灵魂,它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对人文精神的回顾和思索 社会责任理论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美国和英国,这一理论高度强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认为新闻享有的新闻自由应该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前提,在社会责任理论中,新闻自由包括新闻道德和新闻业的社会责任的概念,同时它认为,人虽然是有理性的动物,但由于人思想上的懒惰,会厌倦运用理性,从而会陷入无所用心的盲目状态,因而,新闻界有责任倡导道德,捍卫社会道德,激励公民运用理性。  相似文献   

9.
凡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没有人不想当名记者。然而,名记者不是自封的,是业内人士和社会公认的。要想成为名记者,不是资格老、职称高、有几篇好新闻、获几个奖就可以称得上的,它是一个综合指标。很少有一家新闻单位有意识地去评“名记者”,而名记者却又客观地存在着。说老实话,每一家新闻单位都有自己的“名记者”。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业隶属于社会科学,属于精神和意识形态领域。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已经与新闻业密不可分,而普通大众的工作、生活也已离不开新闻和新闻媒体,并对其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鉴于新闻业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这就对新闻媒体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和新闻从业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新闻从业者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和理论水平;热爱新闻报道事业并熟练掌握新闻写作技能;勤奋为业,积极做事。  相似文献   

11.
新闻行业的某些重要方面已经发生变化。除了公众对新闻机构越来越不满之外,现在新闻记者也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偏颇。在调查中首次对各类新闻从业人员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进行了量化评估。新闻从业人员能够感受到新闻行业发生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通常会引发更大的变化。对于新闻业来说,这些变化可能改变新闻业现有的指导方针,也可能仅仅是让更多的人放弃这个职业。最终的结果究竟是新闻业的改革还是后退,现在还不得而知。10多年来,新闻适应了宏观经济、社会和科技上的变化,通过自身的一系列改变提高了效益。而现在…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我要把什么呈现给读者?”在从事新闻工作的30多年里,尤其是在工人日报一版从事编辑工作的近10年中,几乎每天一睁开眼,我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这与其说是一种压力,不如说是一种责任。新闻从业者需要思考一个阶段要做什么内容、策划什么主题、强调哪些重点,以把脉时代、服务受众。  相似文献   

13.
公民新闻运动是新闻业发展的一种产物,本篇文章主要从公民新闻运动的含义入手,对公民新闻兴起的原因、专业新闻人的责任和公民新闻对专业新闻人社会责任的发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的工作明显有别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上其他从事各类职业的人们。说记者的工作“特殊”,不是说它有多么高贵、有什么特权,而是说记者身负重要的社会责任。新闻记者的工作(主要通过采访实现)是一种职业性行为,是为获取新闻而进行的社会调查活动。但这种社会调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这是一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新闻年鉴社出版的《中国新闻年鉴》’99卷日前发行。 该年鉴是我国新闻业的大型资料性年刊,每年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有数百人,包括了上至新闻领导部门,下至基层新闻单位的领导同志和新闻工作者。它的内容涵盖新闻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新闻工作领导管理部门、新闻业的一线人员、新闻院校师生、广大新闻爱好者以及相关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英美新闻自律规范的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娜红 《新闻界》2005,(3):47-49
伦理道德与新闻业是不可分离的。因为新闻业的实践一直是以一套必要的伦理概念为核心的,比如自由、民主、真实、客观、诚实、隐私、责任和义务等。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没有哪个领域像新闻业这样有那么多的伦理规范的原因之一。这些规范的性质、功能和目的是什么?规范的内容体现了新闻自律的精髓吗?新闻职业人员的实践行为怎样受到伦理理论和社会价值观的检验和证明的?本文试图以英美新闻自律规范为研究对象对此加以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业的没落严重威胁到新闻专业主义,呼吁贪心的投资者和其合作者退出新闻业,只有以新闻为业的出版者取而代之,伟大的新闻业才会因重新唤回庞大的受众而得以振兴.当今时代的商业模式已无可挽回地遭到新技术的撞击,拯救新闻业的唯一途径是开创让新闻业在事实、守望和社会责任中受益的崭新模式.只有洞悉新闻影响力模式并把它应用于新闻专业精神,新闻业才能真正拥有和享受以新闻为业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万物,凡欲平衡,总要有一个支点。唯有了“支点”,方能站住脚。新闻工作是透视社会生活的职业,因此,从事这一行的人每天都在不停地寻找支点,以图了解每个问题的症结以及解决它的思路和办法。从事新闻工作9年来,我每时每刻无不在寻找支点,且乐此不疲。因为,这一切毕竟于社会、于国家和民众是有益的,当然,于自己也会感到某种慰藉。我们应该庆幸,因为我们赶上了一个变革的时代,开放的中国在重新确立自己观念,而发展经济又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这种氛围,为新闻工作者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变革本身的新闻视点非常之多,这使得我们不至于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变革中会出现许多前所未见的新问题,这也为记者独立思考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9.
姜德锋 《新闻传播》2009,(11):12-13
新闻媒体应该真实、全面、客观和准确地报道事实记录生活.这是各国新闻工作者普适性的职业追求,也是新闻业面对世界的承诺。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客观性原则和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核心的新闻职业伦理,构成了新闻的职业意识形态.是这个行业得以形成与维系的精神力量。当然.这还只是新闻业单方面的宣誓,若从社会公众及媒介文化的角度来看,新闻又是建构现实世界的主导力量,新闻媒体所呈现的是一个象征性现实,它与客观现实存在着差异,但却是形成人们关于世界的认识与判断的支配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关键 《新闻知识》2005,(5):45-46
中国记遇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每一个有作为的记在这个时代都会有所作为。我自己刚进入新闻这一行时,面对优秀的老新闻工作,心理忐忑不安。他们那妙笔生花的笔,缜密的思维,精妙的章结构,让初出茅庐的我感到羡慕。那时我从事的是关于工业的报道,计划经济时代的新闻,留着那个时代刻板的痕迹。在每一个采访单位采访时,离开这个单位我还没搞清要写些什么,因为心里没底。所以在初入新闻界这个大门一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