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中有画”、“色彩描写”是中国古诗中的普遍特点或重要议题,“诗中有画”与“色彩描写”具有“相关性”,需从“色物不分”的“大色彩观”下去审视.本文通过色彩与语言的特性比较等方面进行美学透视。  相似文献   

2.
"迤逗"析义     
文章对古代文本中“迤逗”一词的意义和用法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归纳出“游玩”、“观赏”、“逗留”、“拖延”、“蹉跎”、“消磨”、“纠缠”、“缠绵”、“作弄、调戏”、“撩拨、引惹、勾引”诸义项,并发表了某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
提高大陆的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教学质量,要做到三个“垂范”:一、选好华文文学中的“垂范”之文;二、参考华文文学研究作品中的“垂范”之史;三、授课者要成为教学华文文学的“垂范之师”;要做到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平行比较与影响比较;要达到王国维所讲的“三个境界”。  相似文献   

4.
“花儿”是流行于甘、青、宁地区的民歌,民间音乐工作者对“花儿”都有诸多论述,其名称的由来也引起了颇多争议,如这类民歌为什么叫“花儿”?它与“少年”的关系是什么?还有另外一些比较特别的解释。本文对这些有争议的观点进行了综述性的说明,并认为要给“花儿”正名,需进行综合考察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给“花儿”一个正确的名称。  相似文献   

5.
运用认知语法和三个平面的理论,对现代汉语“没有”型比较句的比较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首先指出什么样的句法成分能够充当比较结果是由该句式“不及”、“达不到”这一基本语义决定的,重点分析了状态形容词充当比较结果的原因和“那么”的用法,接着分析了比较结果的语义模糊性和语义类型,最后分析了整个“没有”句的语用倾向。  相似文献   

6.
从诗学思想、诗歌创作实践和诗歌发展史三个角度比较陈子昂和沈(期)、宋(之问)的诗歌,可以得出结论:陈子昂和沈、宋的诗歌都有“复”有“变”,陈子昂重在以“复”求“变”,沈、宋则重在以“新”求“变”。  相似文献   

7.
"大学城"与"高教园区"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在兴起一股兴建大学园区的新浪潮,目前在建的“大学城”与“高教园区”在本质上基本相同,形式上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学城”(College Town)概念在国外具有特定的含义和内涵。本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大学城”进行分析。狭义的“大学城”与“高教园区”的含义相似,是一个教育社会学上的概念,通过比较分析,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实质内涵上的区别;同时对“大学园区”与原来的“教区”进行比较。广义上的“大学城”是一个人地理学的概念,本讨论了大学城的生长过程、衡量标准和建设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技术数学”与“高等数学”进行全面的比较,着重分析在高职教育中开设“技术数学”的意义、框架和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9.
说"吃"     
本从“吃”字演变的历史、“吃”字组成的短语、“吃”与中国人的生活以及“吃”与中国化等五个方面对汉语中“吃”作了—个比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牙祭”一词在方言中使用比较普遍;“牙祭”当理解为“(盛于)牙盘中的祭肉”,“打牙祭”的词义引申过程也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与"农村职业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2001-2005年农村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难题的关键,也就是要在政府的关注和干预下,振兴“农村职业教育”,大胆创新、深化改革,从而为农村城镇化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汉文化差异,汉语“副职”的英译迄今为止还比较混乱。本文通过东西方文化对比总结出“副职”称谓词的搭配规律,并得出相应的“副职”英译法。  相似文献   

13.
外国留学生在使用“索性”和“干脆”时出现了很多错误 ,主要是由于教材或教师说明不充分甚至误导引起的 ,所以文章主要从探讨“索性”的语段结构、语义特征入手 ,对两词使用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简述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道家“法自然”思想是否为西方“自然法”学说的讨论的基础上,分别论析了道家“法自然”思想以及西方“自然法”学说的意蕴,并对其两者进行比较,指出两者在对待法律的态度、思考天人关系的模式以及文化要义诸方面的不同,进而论证了道家“法自然”思想非西方“自然法”观念。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中比较常用的外字母“i”、“e”正斜体使用方面误排的情况比较普遍.笔在学习GB3100~3102-93以及翻阅相关献的基础上,对“i”、“e”正斜体使用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并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剖析.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我们要分析“i”、“e”在行中所表示的含义,才能对它们做出正确判断并加以规范,以提高刊物的编排质量.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历史语料中考察了时间词“今月”的出现情况,认为最早出现于汉代,并且初步分析了“本月”代替“今月”的原因。此外,现代汉语中“这个月”与古代汉语“今月”相对应,但“今年”“今日”却没有“这个年”“这个日”的对应说法。笔者从该现象出发详细比较了“年、月、日”的不同用法,认为因三者具有不同的词性,决定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用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三个法宝”,建党八十年之际,江泽民又开创性地总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通过“三个法宝”和“三个代表”的比较,说明二具有同质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8.
“亲自”“亲手”由于语义、句法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因此在留学生使用时会出现偏误。针对这种现象,文章试图从语义、句法及语用等方面对二者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并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这说明,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教”的过程,帮助学生真正从“学会”走向“会学”。一、学生能自己学的,让学生独立学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的,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例如,教学“比较分子是1的几个分数大小”时,教师出示三个表示分数的圆,分别是21、41、81,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大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从历时发展的角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起点介词“自”、“从”和“自从”的语法化演变脉络进行比较分析,考察他们之间语法、语义、语用功能的差异,说明他们的功能有交叉地带,但各自又有其他介词不可取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