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了参照性群体的特殊的德育功能。指出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建设成更多的参照性群体对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模参照性高考录取分数线预测程序,根据概率统计原理,利用正态分布规律,从公开新闻媒体获得的有限信息,预测当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近似值,对这指导考生正确填报高考志愿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宜昌市“化学探究教学的评价”课题的实施,我承担了“学生自我参照性评价”的子课题。“学生自我参照性评价”是学生以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等为参照点,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新意识、新理念。现以三年来我对考试评价的研究,来说明自己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参照性评价的。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研究中,建立一种“参照”的知识视野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存在,使我们得以确认文学作品大致的历史位置,给文学一个相对客观的“定位”,再从这种定位中找出一些问题来研究。本文选择三位80年代文学研究领域青年学者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如何反省自己的研究,以确定文学研究的“参照”,使文学研究尽可能地回复到圆融、包容和理解的状态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参照性”,也就是“历史性”;所谓“参照性”的研究,也就是“历史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家办学"的时代命题中,当代中国大学校长在重新定位其职业发展之时必须建构一种"参照性权力视角"。该视角的构建为大学校长职业向教育家发展找到了与教育家内涵同构的权力内在性及其必要性。这种内在性与必要性形成了大学校长职业卓越发展的时代性条件,它要求整个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校长自身遵循"参照性权力"更重于"职位性权力"的法则,经由"职位性权力"向"参照性权力"位序转换助推"去官僚化"与"去行政化"来构建大学校长职业卓越发展之道,进而构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并据此构筑中国大学主体性发展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关于学业评估的研究不少,作为教育筛选的主要工具,甚至唯一工具,人们似乎更多地关注学业评估如何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具有公平性与有效性,或者说人们的注意力似乎更多地放在"正式学业评估"的编制和落实上,而本文则试图关注学业评估活动由于人的参与而具有的复杂性和多重参照性特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项目反应理论在大规模选拔性考试试题质量评价中具有经典测量理论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按照分析常模参照性测验的程序和方法,应用项目反应理论对贵阳市2011年高三英语模拟考试试题命题质量进行分析,再次证明了项目反应理论分析测验质量具有项目参数跨样本不变性、对被试特质水平的估计不受测验项目影响等优点,在基础教育考试命题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测试作为一种评估手段,能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校内期末测试作为标准参照性的课程成就测试,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有着重要作用,制定合理的测试规范能够有效地保证测试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9.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是各高校授予研究生学位的一个重要条件.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学业测试,而应该是语言水平测试、语言运用测试,是一种准则参照性测试.为达到检测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并由此推测其在非测试情景中完成语言任务的能力这一测试目的它应该具有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自学考试的生命线。在新的时期,自学考试的发展应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质量,更加重视科学、准确制定和把握标准。一、自学考试是标准参照性考试当今社会,从考试功能和成绩解释的角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常模参照性考试,一类是标准参照性考试。常模参照性考试是通过比较考生在群体中的位置来解释考试成绩。大多数“入门”考试像高考、研考都是常模参照性的选拔考试,目的是为了从一批报考者中选拔出部分优秀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