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瀑布》是欧茨的著名作品,主要讲述女主人公阿莉亚在命运的接连打击中仍然没有迷失自我。运用罗洛·梅的存在主义理论,对《大瀑布》进行解析,指出婚姻生活使阿莉亚体会到三种存在方式,勇气使阿莉亚的自身存在和成长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欧茨在《大瀑布》作品中描写了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被压迫的生存状况,自然与女性对父权制的抗争。人们自然生态意识觉醒而保护环境和女性对自身压迫的地位的认识而对自我的追求,体现了欧茨强烈的生态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饱含了她对人类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欧茨一贯秉承"艺术教化人生"的创作理念,她通过《大瀑布》揭示了严肃的社会问题,表达了她对于失衡的伦理观念和混乱的伦理秩序的忧虑,并指出建立在相互关爱、理解和宽容基础上的家庭伦理关系对于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表现了欧茨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超前的预见。因此,从文学伦理学角度研究《大瀑布》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其作品题材丰富、寓意深刻。长篇小说《大瀑布》是欧茨小说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揭露了当时美国黑暗腐朽、人性泯灭的社会现象,展现了人类命运的悲剧性色彩。本文从文学伦理角度阐述了美国社会中人性的缺失,表达了作者对伦理秩序混乱的忧思,以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关怀。  相似文献   

5.
在小说《我带你去那儿》中,欧茨籍以意识流的创作手法,用细腻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女主人公在一个狭隘自闭的空间里追寻自我的心路历程.作品充溢着欧茨浓郁的女性体悟和悲悯的伦理关怀.女性个体在特定历史语境下遭遇的道德迷茫和伦理困惑,苦苦探寻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直至实现最终的心灵救赎,体现了欧茨对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三方面的伦理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大瀑布》是美国作家乔纳斯·卡罗尔·欧茨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阿莉亚的两段婚姻构成两条分明的伦理线,讲述了由此引发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混乱的故事。通过对美国社会中各种扭曲的伦理现象的梳理,反映出作者对于伦理混乱的思考以及希冀建立新型伦理观的伦理诉求,体现了欧茨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在文学伦理学视域下分析该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洋 《英语广场》2017,(3):41-42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其作品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道德沦丧与人性缺失,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探索。《玉米少女:欧茨梦魇故事集》收录了欧茨所写的七则恐怖故事。其中一篇小说《毒伞》描述了一对兄弟彼此嫉恨却最终共同毁灭的故事。这里试运用弗莱原型批评的理论,从《圣经》原型的角度对欧茨小说《毒伞》进行分析,探讨小说中人物及意象与《圣经》故事情景的置换与对应,从而达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人性复杂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欧茨的小说《妈妈走了》具有心理现实主义的风格,作品借助主人公尼基的陈述生动的描绘了两代女性的生命历程。通过探索母亲的一生,尼基理解了家庭的意义,并最终获得了自我认同。小说从尼基的视角出发,带领读者深入探讨美国当代女性的面临的各种问题。本文从女性心理角度出发来解读小说,重点讨论欧茨笔下女性的不同角色在家庭中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欧茨的作品《我带你去那儿》是一部描写女性个体成长与自我生成的小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女性成长的关注和期待。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可分为"外出求学"、"经受考验"、"走向成熟"三大阶段,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体成长的人生历程和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充分展示了小说的个人成长主题,诠释了作者渴望女性走向成熟、完善自我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小说《光明天使》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解析,指出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代表,揭示人格三结构之间的激烈冲突与斗争,体现了小说的主题,展现作者欧茨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下,在对《大瀑布的葬礼》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大瀑布的葬礼》专题学习网站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的前提下,将相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分析了整个教学设计的思路及其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2.
文章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下,在对《大瀑布的葬礼》做教学设计、制作《大瀑布的葬礼》专题学习网站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的前提下,将相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分析了整个教学设计的思路及其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入手,探讨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欧茨代表作《奇境》中的权力规训,从权力的规训手段这一独特视角着眼分析权力对个体的控制和操纵。通过剖析《奇境》中彼得森一家在权力制约下自我丧失的悲剧,由此及彼地推及整个美国社会个体的存在困境。  相似文献   

14.
教学《大瀑布的葬礼》的重点是能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深刻内涵及思想感情。一、重现壮观,设置葬礼悬念1.播放或展示反映大瀑布昔日壮观景象的音像、图片  相似文献   

15.
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大瀑布的葬礼》实录:(学生研读完大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象之后)师:大瀑布以前是那么雄伟壮丽,现在却形容枯槁,奄奄一息了,真是太悲惨了,这是谁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生:是我们人类。师:人类都做了些什么?生:一是在大瀑布上游建造了水电站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多次获诺贝尔奖提名,被誉为"穿着裙子的福克纳"和"美国的巴尔扎克"。本文从容器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分析欧茨的三部中篇小说《初恋》(First Love,1996)、《生命的崛起》(The Rise of Life on Earth,1991)、《自我封闭》(I Lock My Door Upon Myself,1990)中家庭暴力容器对女性的身体的压迫,进而引起人们对女性身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长篇小说《妈妈走了》中,女主人公尼基的独白贯穿全书,连接一切人物和情节。因此,从深入挖掘尼基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来把握整部小说,不失为一个有效视角。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出发,可以较好地剖析尼基在母亲突然遇害后,本我、自我和超我如何在激烈的较量与冲突中逐渐协调平衡、重塑健康自我,进而踏上一条走出丧亲之痛、剪断不伦之恋、重拾亲情、回归内心精神家园的"奥德赛之旅"。  相似文献   

18.
梦露是作为二十世纪好莱坞第一性感艳星而被载入史册的,而欧茨的畅销书《浮生如梦》则有力地证明了传统意义上的梦露形象却是被男权话语所形构出来的。本文借助夏娃和潘朵拉这两个神话原型阐释:欧茨在《浮生如梦》中通过心理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男权制社会对诺玛·珍/梦露的极尽压榨,以及主人公与之展开的不懈抗争和对自身生存的最大自由的不懈探寻,从而完成了颠覆男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相似文献   

19.
自然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环境决定论,这一理论在美国20世纪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理论又得到了部分的修正和完善。美国当代女作家欧茨就对其进行了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本文主要通过对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和欧茨的《他们》中的人物比较来评析他们对环境决定论的不同视角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你们听过人们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的故事吗?《大瀑布的葬礼》主要讲的是在巴西和阿根廷的交界处有一条瀑布,由于人类的破坏,使这条大瀑布消失了。读完这个故事,不禁使人思绪万千,掩卷沉思。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的人,使大瀑布消失,使臭氧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