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临"和"面对"在现代汉语中常常被当作近义词使用。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意义相近,甚至在有些语境下两个词都可使用。这就容易造成混淆,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要想正确运用更加困难。本文尝试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把"面对"和"面临"分别放在十种句式中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以便人们正确使用这组词语,同时也可减轻外国留学生学习这两个词语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美术"一词由"美"和"术"两个字组合而成,两者必须实现有效融合。通过研究当前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现状,提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唐诗盛美并臻,脍炙人口。而词以其变幻的形式、鲜明的节奏和多彩的音乐性深得文人喜爱重视。本文立足"唐五代词"和"北宋词"两个时期,抓住各自特点,浅析不同阶段词的魅力,学习技巧,以此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部"和"台"是现代汉语中两个常用的量词,这两个词在用法上有重合之处,但又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部"和"台"的语义特征,让我们对这两个量词的使用更加准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语料调查的基础之上,从句法、语义和使用语境三个方面辨析"虽然""尽管""即使"的差别以及组合规律。明确"虽然""尽管""即使"的词汇意义,说明三者所要求的语义环境,在句法层面的组合方式以及语义搭配的选择限制。在句法方面,这三个词常常作为关联词组成转折复句,表现为两个分句预设的对立。在语义方面,这三个词都有连词词性,表示让步。在语用方面,这三个词通常带有转折语气。在词典的编纂和课堂教学讲解中,应细化对这三个词语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正>在现代汉语中,"作"与"做"的使用率是比较高的。它们是比较特殊的一对词。音同义近,有时还可通用。正因为如此,有人不能正确地使用"作"与"做"。下面,我们谈一谈这两个词的异同和使用规律。"作"与"做"的共同点是:同音,都可以作动词使用,均表示从事某种活动。两词常常通用,例如,"做(作)诗""做(作)文章""叫做(作)"。但是,像"作诗""作文章""叫作"未免有点不尽其意。  相似文献   

7.
"为难"和"难为"是极易混淆的一组同素异序词,为了使汉语学习者区分清楚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通过检索语料库,总结出汉语学习者使用两个词时易产生的偏误,并对这些偏误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在语言世界中也没有意思完全相同的两个词,更没有意思完全相同的两个短语或两句话。虽然语言中的同义词非常多,但是同义词只是指两个词的意思基本相同或相近,在附加义、语用等其他方面并不相同,因此,即使是同义词在使用过程中也应该加以区分。而语言中意思相近的短语非常多,与同义词相似,同义短语也只是意思相同或相近,在其他方面的用法上区别很大。文章将要讲的"没见到"和"见不到"这两个短语的意思基本相同,但是在使用的语境、传达的信息和言者表达的情感等方面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9.
也谈汉语新词的英译——以“老赖”与“艳照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新词新译不断出现,"老赖"和"艳照门"成为近期热点,为力求翻译的准确性.从新词翻译的原则性出发,分别使用"对应法"和"类回译法"探讨这两个词的翻译,最终确认."老赖"和"艳照门"的英译分别为deadbeat和Photogate.  相似文献   

10.
一见"风流""风骚"这两个词.人们就很自然地想到"风流韵事""那个女人很风骚"之类的语句,殊不知这两个词的意思都不止一个,而且绝大部分是褒义的。 先请看"风流": 1.教化流行。《汉书·叙传下》:"厥后崩  相似文献   

11.
著名社会语言学家陈原说:"特定时间 和空间的一个特定社会中的一切,都会确切 地反映到这个社会所使用的语言中。"(《陈 原语言学论著》卷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改革开放时期是急剧变革的时期,新 事物、新观念如雨后春笋,新词新语新用法 层出不穷。"老师"和"老板"这两个词的泛化 使用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老师"本指传授文化和技术的人,含  相似文献   

12.
"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是不是一个概念呢?不是。它们是有区别的。绝大多数学生用这两个词时不作区分,随意乱用,因此,这两个词混用的现象非常严重。如何快速有效地区分它们呢?我觉得作如下区分比较见效。  相似文献   

13.
"故意"和"有意"作为一对同义词,无论是在我们写文章选用词语,或者是平时说话,还是在教外国留学生的时候都是一个难点,更是重点。这两个词虽然都可以认为是情态副词,但是其实这两个词本身还有别的特点及功能,两个词语的意思及用法都很相近,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嘴"和"口"都是指人或动物饮食和发音的器官,一般把这两个词认为是同义词,甚至认为是狭义的等义词。其实,这两个词都具有多个义项,在不同义项上,二者意义有各自的特定含义,语用也是各自独立的,不能互换。在相同的义项上,语用的差异也表现的相当明显,说明了这两个词在理性义、色彩义、造词能力和使用范围等几个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可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有些介词的基本意思相近,为什么在一组意思相近的词中要选择这个词而不选择那个词?很多情况下,跟这两个词之间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有关。本文主要从语义、语法和语用这三方面对汉语介词"向"和"往"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经常""时常"不是经由句法结构或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未经历短语到词的演变过程,而是在汉语词汇双音化、同义并列构词的类推作用、同义联想等因素驱动下,通过词法途径把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同的单音词并列在一起复合而成,这两个词具有相似的意义、内部结构,但在现代汉语使用中却存在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强强一边朝家里走,一边嘀咕着,"‘必须’?‘必需’?这两个词读起来一模一样,可这道题目偏要我做选择。这两个词究竟应该怎么用呢?"强强抓耳挠腮,突然想起有困难找华医生。想到这里,强强拔腿就往"华医生字词诊所"跑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14本文献中的"窥""望"进行调查,大致梳理了这两个词在两千年的历时演变中的语义和构词能力的变化情况。希望通过它们的变化管窥整个"观看"语义场词汇的变化。"窥""望"两个词的语义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游走于上位义场和下位义场之间,语义的衍生呈现出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趋势,两个词独立成词的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9.
嵇芳 《现代企业教育》2008,(16):182-183
文章通过对“ALL”与“都”在词性、词义、语法功能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这两个词在互译时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这为我们更好的掌握这两个词的用法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对于“都”字的用法使用有偏误的外国学生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词汇"爱"、"喜爱"是流行英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那你知道这几个词的"爱"有多"深"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1.一般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