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觉醒意识是贯穿李清照一生与其创作的精神底蕴,李清照的婚姻道路及其艺术成就构成了李清照觉醒意识的两个方面——行为觉醒和艺术觉醒。作为一个中国古代觉醒的文学女性,她敢言直谏,更在婚姻生活中追求平等;而艺术方面,她强调词"别是一家",并"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开创了词史上别有特色的"易安体"。  相似文献   

2.
诗长言志,词优抒情,李清照是一位善于在词作中表达真挚情感的伟大词人。李清照,我国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独特的词风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清照的词风以宋朝南迁为转折点,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词风清丽,明快;后期词风凄凉、低沉,但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却贯穿李清照词作的始终。为实现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情感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立足语用学,从词语、句子两个方面举例赏析李清照词作情感表达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3.
<正>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女作家。她诗、词、文兼擅,以词的成就最高,尤其是在以"愁"为题材的诗词方面,更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对她的词进行研究的文章,不计其数。人们主要从李清照词的自我定位、审美意蕴、心灵历程、人格情操等方面进行论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从李清照词体现的人性色彩这方面来看,还有研究的余地。本文将以她的咏花词的多样性、情感外化、女性阴柔美以及易安词与其他词人的咏物词作比较,来探讨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一生经历颇多,她用独特的"花"意象与自己的生命历程完美结合,读她的"花",就是在读她的人生。本文对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进行探讨,一是她笔下常见"花"的特点;二是她词中"花"的意蕴;三是她选取这些"花"作为意象载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入幽探微,未止于"离愁"的层面,从以下几方面挖掘了李清照词以"愁"为主要内容的原因对双方家庭的忧虑;与丈夫的矛盾;国破家亡的痛苦;晚年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7.
在知网数据库中,仅2014年度对于词人李清照的研究达近百篇。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向来被尊为"婉约正宗",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这些论文中,大致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研究:首先是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意识;词人前后期选取意象的变化;以及将李清照与其他词人进行比较,诸如朱淑真、温庭筠、李煜等。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堪称大家的女性文学家。她毫无封建女性的卑顺之气,将典雅的东方女性美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她追求男女平等,同时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了辅君报国的人生价值。从李清照的个性意识、爱情意识、爱国意识三方面来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并结合其作品,展示她的女性意识,阐述她思想深处"回归自我"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是中国最著名的才女之一,其才虽早得天纵,却无法与深厚的家学渊源及动荡的时代剥离出来。李清照是封建社会身着罗裙、深居香闺的弱女子,却能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长啸传递着家国情愫之"士"的强音。"文见其人"、"文如其人"正是李清照词至为瑰丽的一面。各色洗尽铅华、眉头心间的词音所传递的正是李清照敢爱敢恨、胸怀抱负、忧国忧民的志向和情怀。  相似文献   

10.
刘娥 《考试周刊》2007,(38):91-92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是"婉约以易安为宗"的一代词人。她的词极尽情之笔墨,千百年来被人传诵,其中许多词句成为千古绝唱。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主要有:自我形象的艺术化;委婉、含羞的艺术风格;擅长用铺叙白描手法,创造清切婉丽之美;工于造语,善用叠字。  相似文献   

11.
结合词人李清照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分析《武陵春》一词中的意境和深沉情感,并联系李清照其他词作,对比分析《武陵春》中的关键词,指出《武陵春》是李清照心中"春天的挽歌"。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女词人,其作品常以自身的独特个性而著称。李清照的词风被称为"易安体",其词内容及词风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美学审美空间,下面主要从词的用语、意象以及词中所含的意蕴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易安体"中所含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酒"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文人墨客钟情吟咏的意象。"酒"给文人带来了创作灵感,也成了文人之间交流感情的桥梁。在词的兴盛上,酒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对酒的喜爱之情丝毫不逊色于男子,她的词常常以"酒"意象来抒情遣怀。李清照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有的淡饮,有的浓醉,有的乘兴而为,有的含恨而作。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李清照词中所表达的愁情意绪都离不开"酒"这个意象。酒赋予李清照无限的创作灵感,而词则为李清照的饮酒增添了高雅的情趣。  相似文献   

14.
觉醒意识是贯穿李清照一生与其创作的精神底蕴,李清照的婚姻道路及其艺术成就构成了李清照觉醒意识的两个方面——行为觉醒和艺术觉醒。作为一个中国古代觉醒的文学女性,她敢言直谏,更在婚姻生活中追求平等;而艺术方面,她强调词“别是一家”,并“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开创了词史上别有特色的“易安体”。  相似文献   

15.
词的文人化与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说,看起来是矛盾的.柳永词的通俗化与苏轼词的"诗化"、"文人化",只能是北宋前期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文人词创作不够成熟的体现.但不成熟时期的词,感情流露是自然的、感人的.随着"文人化"、"诗化"的进一步发展,词越来越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女词人李清照在自己的《词论》和创作中极力倡导"词别是一家"说,她一方面阻止了词体在形式上进一步向诗靠拢,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词在文人情趣方面的纯粹性.应该这样论断:李清照的词论对以苏轼为代表的词的"文人化"、"诗化"理论,既是一种补充,又是一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是中国学史上的杰出词人,不仅在创作方面成绩卓,以独具一格的“易安体”擅名词坛,而且在理论建树方面亦有辉煌成就,其《词论》堪称词学丰碑。然而,在其家学之中却并无词学渊源。对李清照产生重大影响的词家当是晁补之。晁补之评词的理论观点,对李清照词学理论的形成有所启发;晁补之的词作,对“易安体”的美学风范也有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诗人历来对"愁"描写甚多,被称为古代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更是把愁描写到绝佳。李清照的词风与前期迥然不同,前期是欢快美满、幸福甜蜜的"闺思闲愁",后期是凄惨悲切、漂泊无依的"苦寂悲愁"。本文对《声声慢》这首词进行分析,探究词人前后词风变化的原因,来寻找李清照内心不为人知的隐秘世界和不同寻常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李清照所写的词的内容及艺术的浅析,以及李清照个人的不幸遭遇,充分表现出李清照超人的诗词才华和艺术风格。肯定她不愧为"词坛正宗"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  相似文献   

19.
纵观李清照一生创作的诗与词,可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两个时期."靖康之变"以前,李清照的诗词主要表现的是对美好事物、自由生活的向往、热爱;"靖康之变"以后,除了书写个人身世之感外,还加进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表达了诸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尚气节.比较李清照一生的诗、词,其词主要表现了一种"柔"情,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而其诗则表现为一种"豪"气,在内容上已冲破个人的狭小圈子,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20.
《漱玉词》中众多的"花"意象作为李清照表现女性生命和灵魂的喻体,是历史上真正以女性口吻进行"女性书写"的创举。"花"意象所隐喻的灵魂本体,不仅仅指李清照独特的生命存在,更包括她所代表的特定历史时代中女性的灵魂世界。李清照用"花"意象荣枯由命的一生为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命和灵魂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镜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