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阅《瞭望》杂志去年第四十九期,被一组报道中的照片所吸引。这组报道说的是北京在吃、住、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写得好,照片拍得好,照片的文字说明更好。在顾客就餐难的报道中,配发了几位顾客冬天在大街上吃饭的照片,文字说明用了一个问句:“哪位顾客愿意在冬季里风餐街头?”在住宿难的报道中配发的照片,是许多拖  相似文献   

2.
当你打开每天的报纸,正在欣赏一幅幅形象感人的照片时,不知注意到了没有,有的报纸不仅刊登照片及其说明,还在照片说明前边醒目地登出照片的标题。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其实不然,好的标题,对照片来说,是画龙点睛。新闻照片的标题是新闻照片的内容和主题的高度概括。它引导读者、帮助读者和影响读者去欣赏新闻照片及其简短的文字说明。一组或一张主题重要、表现生动、报道角度新颖及文字说明活泼的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3.
新闻照片主要是用形象再现的形式来报道新闻事件,宣传党的政策思想。但是,照片的意义,除了靠照片本身用形象来说明外,还需要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是新闻照片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新闻照片只有配以文字说明,才能把照片所反映的新闻事件的意义、背景情况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阐明出来。报刊上的新闻照片有几种处理方法:有的是作文字报道的插图,有的是单张新闻照片,有的是成组照片。作为插图的说明可以写得简单些,因为看了文字报道,照片的内容就能理解。单张照片和成组照片的说明就得写详细  相似文献   

4.
文字说明是照片档案的重要组成,是照片内容的重要补充,是照片档案管理和利用的重要工具。照片档案文字说明的撰写主要涉及业务申请部门、拍摄部门和档案部门,三者共同撰写和补充文字说明的各项信息。在文字说明的撰写过程中,要妥善处置好照片与文字的主次关系、文字说明各要素之间的点面关系、文字说明内容的繁简关系。  相似文献   

5.
照片文字说明是照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照片文字说明,既关系到照片档案的利用,更是照片档案图片编辑的基础工作。在撰写照片档案文字说明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照片档案说明的要素应完整照片说明通常包含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时间:必须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具体年、月、日,有时还要注明几分、几秒,避免用"今年""去  相似文献   

6.
摄影报道是瞬间形象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一种报道形式。新闻图片的编发技巧包括照片说明文字的编发技巧、照片本身编发技巧、照片在版面上的安排技巧。这些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新闻照片不是艺术摄影,报道的是新闻事实。因此,光有照片,没有文字说明就不能完整地、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就不能全面地起到新闻报道的作用。读者只有看了照片形象,又通过文字说明,才能了解到事情的全部情况。新闻照片侧重形象直观地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照片说明则是对新闻背景、新闻内容的解释和说明。因此,照片和文字说明必须相互补充,才能相得益彰。摄影记者往往看重形象,重视角度的选择,重视构图、用光,而对文字说明重视不够。实际上,只有把照片说明写具体、写深入,才能让人们形象地直观地深入地体察一件新闻事实,既给人以感性直观的认识,又给人们以理性的认识。写不好照片说明的原因:一是深入采访不够。记者对事物的本质内容把握不够,没有深入采访就写不出好的说明来。几十个字、上百个字的照片说明往往是建立在占有大量的素材、了解了新闻事实的全部内容和深入采访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我拍的《肖红,河南人民的骄傲》的照片,说明是这样写的:“4月20日下午,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图案设计获奖作品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省优秀专家、河南大学工艺美术系副教授肖红分别获得区旗一等奖、区徽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在颁奖台上,姬鹏飞祝贺说,你这次一个人连拿...  相似文献   

8.
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应有好的文字说明。但一些摄影记者往往只注重如何构图和画面剪裁等,至于照片说明则常常不被重视。其实,新闻照片文字说明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大提升照片的阅读率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目前照片档案文字说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照片档案文字说明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拟写照片档案文字说明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孙琦 《兰台内外》2005,(6):23-23
照片档案以客观性、形象性显示其鲜明特点和重要价值,而照片的文字说明则同照片、底片一起构成了照片档案的基本要素。在这三要素中,照片和底片是形象的画面,文字说明是画面的译写,画面和文字两者缺一不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忽视文字说明,其根本原因是没能充分认识文字说明的重要作用。对此,笔者根据近几年来,我院建立音像图片档案工作的体会,略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顺铭 《新闻记者》2004,(12):71-72
2004年11月12日,《南方都市报》第A05版(第一重点)报道了一则新闻:《阿翁走了》。上半版是一幅压题通栏黑白照片,照片右下角有三行文字说明:"在这张2000年摄于巴勒斯坦伯利恒阿拉法特官邸的资料照片中,阿拉法特(中)正远离镜头而去。"文字说明中的"资料照片"是过去某个时候拍摄的,从时间的角度讲,它也就是"历史照片"。这是一幅精彩之作,堪称历史照片化为新闻照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文字说明是照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收集整理照片档案时,发现不少单位和个人只注重保存照片,而不同程度地忽视文字说明,有很多没有文字说明,尤其是年代久远的照片。即使有文字说明,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一是要素不全。照片档案文字说明要素不全的情况比较普遍,多数说明只有三四个要素,背景、摄影者两要素一般都没有,给照片档案的整理和利用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二是内容不准确。有些作者对照片中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对不明要素不做具体考证核实,主观臆断,影响照片内…  相似文献   

13.
照片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历史记录.常规照片档案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其中说明又包括符号说明和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是照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整理工作的基础和提供利用的条件.一张照片如果没有文字说明,也就没有利用和保存的价值.因此,为确保照片档案的凭证和参考作用,其文字说明应注意做到真实性、准确性和灵活性三结合.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过去很少涉及科技报道,原因是很多高科技,形象性不是很强,靠形象宣传取胜的新闻摄影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读了陈勇去年12月4日发表在湖北日报上的一组摄影报道,很是振奋,新闻摄影在报道高科技新闻时终于有了突破,有了创新。 报道及时地反映了我国首例转入类基因器官移植手术获得成功,用5幅照片形象地记录下这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新闻。从手术室到手术后的48小时监护,照片自然生动,文字说明简洁,不是简单地图解新闻,而是借助新闻形象深化了主要的新闻事实。 这组照片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摄影记者把镜头对…  相似文献   

15.
刘萍 《新闻前哨》2010,(9):86-89
数码影像技术既给摄影记者提供了更好的拍摄手段,也给摄影记者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在"拿起相机,人人都是摄影记者"的全民记者时代,摄影记者应从照片质量、表现细节、报道深度和文字说明四个方面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摄影记者应该下功夫拍好新闻照片,这是毫无疑义的。然而,照片又脱离不开文字的作用。文字不仅可以补充照片画面形象之不足,而且可以为照片提供“画外音”,两者相得益彰。为什么必须重视新闻摄影的文字手段呢?一。新闻摄影固然有“一图胜千言”之长,却也有“天文不成图”之短。没有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不可能成为新闻照片。“让照片说话”,是强调抓好新闻现场瞬间形象,拍出更好、信息量更大的照片来。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轻视文字写作。二、同一幅新闻照片,好的文字说明为照片增辉,文字平平也会使照片失去进力。三、文字可以弥补照…  相似文献   

17.
高校声像档案是指学校在教学、管理等各种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影像、声音为主,以文字说明为辅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为载体的历史记录.随着学校的发展及办公条件的改善,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特殊载体档案,作者根据本院实际对声像档案的管理谈点看法. 一、高校声像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档案意识不强,声像档案难以齐全完整的归档学校声像档案.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特殊的归档要求.例如照片底片需同时归档,影像需辅以文字说明,如果不及时归档,日后就是摄影人员自己也难以追忆齐全和准确.在我校,有的部门和单位有的积存照片没归档,且多数照片、底片早已分家或已无底片,文字说明不准确、不清楚.  相似文献   

18.
与一般的文字报道不同,报纸上的许多新闻照片往往由于信息量不够充分,需与文字配合才能构成完整的报道。好照片要“抢眼”,好的文字说明要“耐嚼”,二者犹如红花绿叶,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问题是现在有些报刊的编辑虽然重视图片的选编,却不太重视配照文字的精编,充斥版面的都是“图为……”的文字,干瘪枯燥,读来味同嚼  相似文献   

19.
本刊更正     
本刊今年第6期刊载朱鸿召先生撰写的《吴满有,一个延安农民的天上人间》一文,其中图片与文字说明系由本刊所配。文章刊出后,经朱鸿召先生来函指正,发现图片与文字说明有误。其一,第48页压题照片文字说明毛泽东和吴满有(右)交谈与图片人物不符,该照片为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  相似文献   

20.
兀立 《新闻三昧》2006,(3):17-17
新闻报道基本事实应交待清楚,否则读者看了会觉一头雾水。比如1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报头版报道“渝怀铁路正式通车”,并登了一幅喜气洋洋的彩照,但彩照旁的文字说明中,在写到这列火车从“重庆”开出,终点的“怀”是何处,却不作任何交待,以致读者对这条“渝怀铁路”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后来看了当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才知此“怀”,即湖南的“怀化”。其实人民日报也是用的新华社发的照片与文字说明,关键是人民日报保留原来文字说明中的一句“这条铁路西起重庆,东到湖南怀化”,然后再述其他事实。这样交待,读者看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见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