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靠声音进行传播,有着无穷的魅力。广播能够为听众提供声音世界里多姿多彩、美妙动听的各种音乐和音响的享受。广播作品的形象生动离不开丰富的音响素材。对音响的成功运用,历来是优秀广播新闻作品的突出特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求真更是新闻受众的共同心理,而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标准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2.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广播新闻作品里的“声音”由语言表述和音响素材构成,其中音响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和竞争手段,音响也是录音报道传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苏联广播专家巴宾科在谈录音报道时说:“录音报道是录音记者运用广播手段重现某一或某些事件的一种音响画图。”  相似文献   

3.
经济报道历来是媒体宣传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采写的难点。相比其他媒体,线性传播和声音稍纵即逝的广播,似乎更难驾驭经济报道。广播的经济报道却往往处在领导,媒体、听众三方面都不甚满意的状况,程式化、枯燥乏味.浅显生硬、千篇一律的经济报道仍占相当比重。经济报道缺乏鲜活性、生动性和可听性的问题,已成为广播  相似文献   

4.
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媒都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广播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其优势之一在于以声取胜,以声感人。带音响的报道即录音报道,才具有广播的特色。广播新闻只有充分发挥声音的特色和优势,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广播以声音传播新闻,广播是声音的艺术,作为载体呢,声音对广播来说是第一位的,是广播传播信息的唯一手段和最终途径。听到、听清、听懂都源于声音的传播,为听而写是对电台记者的一个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6.
广播是媒体中唯一的非视觉媒体,被称为“耳朵媒体”。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是通过表现有力的声音和语气来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事件。本文着重阐述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必要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闻英语是大众传播工具在报道英语新闻中使用的文体,有书面新闻和口头新闻两类。书面新闻可称报刊文体,口头新闻可称广播文体、是以声音的形式进行传播。由于其传播途径与报刊文体不同,广播文体的语言也与报刊文体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句子、词汇、语法三方面。  相似文献   

8.
广播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其优势之一在于以声取胜,以声感人。只有充分发挥声音的特色和优势,广播新闻才会有生命力。所以在广播新闻中只有大量运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表现新闻事实,才能调动和满足受众的收听欲望,带给受众以真实感、现场感,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广播新闻已经从有声报纸、录音报道时代,进入连线报道时代。连线报道以其鲜明的广播特色、快捷的传播速度、互动的交流形式,令新闻广播在新一轮新闻角逐中占尽先机。但是,连线报道的栏目化对新闻时效和现场感的消解、新闻考评和新闻奖评选对连线报道的排斥、未经训练的报道者语言表现力的短板,是制约连线报道发展的三大问题,亟需克服。  相似文献   

10.
广播同报纸、电视、网络等一起悄然点燃了传播媒体大战,如何能赢得更多的受众,是当代广播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话题。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广播人要充分发挥广播的声音优势,增强广播的感染力,以此来影响受众。大力提倡广播记者练好嘴上功夫。广播是以电声为媒介的现代化舆论传播工具,是一种语言艺术。广播的快速性、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声音的传真性,是其它报道媒介不可企及的。广播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广播记者的唯一选择:以声音为表达手段,成为带话筒的记者。广播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在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带声音的录音报道,…  相似文献   

11.
以声音作为唯一传播媒质的广播新闻,应该大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展现。千变万化与丰富多彩的声音,为广播报道开辟了广阔、多样的舒展空间和运用手段。因此,广播新闻报道只有大力开掘声音源,充分挖掘与运用新闻报道的种种声音,才能激发和满足受众的收听兴趣,提高收听率。  相似文献   

12.
广播以声音传播新闻,听到、听清、听懂都源于声音的传播,广播电台的记者编辑应该牢记广播新闻稿是"为听而写""为听而编"。根据多年从事广播电台记者的工作经历,笔者体会到广播新闻的编写除了必须符合新闻写作的简洁、明快、生动等一般要求外,还应该在导语的提炼、内容的故事化和信息量的丰富三方面提高稿件标准,从而使广播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精彩导语"抓住"听众耳朵  相似文献   

13.
张云 《视听界》2004,(4):67-67
广播新闻的优势是什么,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是音响和传播速度快。但在实践中,广播的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一,新闻节目中音响少而粗糙。在大部分电台每天的新闻节目中,带响的录音报道所占的比例很少。我们新闻综合频率改革之后,虽然录音报道数量明显增多,但质量不高。有的报道本来几句话能讲明白,现在为了追求录音,强加上几段叙述性采访,非但没有录音报道强调的“味”,反而表述不清。声音是广播的惟一的表达方式,如果音响无趣,从内容到形式上都缺乏活跃的因素,试想这样的新闻怎么会吸引听众?其二,新闻不快。电台在与报纸和电视竞争中一个制胜的法宝就是传播快,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反而广播经常炒其他媒体的冷饭,尤其是广播对新闻事件同步报道的优势根本就没有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张辉 《视听纵横》2006,(4):33-35
一广播的受众通过听声音来获得信息和娱乐,声音既是广播传播的唯一媒介,同时也是广播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然而,作为广播新闻报道,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声音,过去利用得不够,现在也没有处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那就是记者的现场口述报道。口述报道可以出现在专题新闻、综合新闻、滚动  相似文献   

15.
张敬辉 《新闻传播》2009,(12):65-65
近年来,“广播新闻大型直播”这种报道形式,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受众传播重大新闻信息成了广播新闻的取胜法宝。新闻大型现场直播,多取材于受关注度高、有较广泛社会意义的重要题材。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报道的优势在于.它报道的是什么事正在发生,可以第一时间传递,第一时间同步播出,及时、直接、形象生动地反映活动全过程。及时反映重大事件是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的一种表现形式:策划、报道重大活动是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报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陈晓珉 《新闻世界》2008,(10):55-56
作为广播电台的记者,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新闻采访.但可能平常忙于工作,很少静下心来思考到底什么是广播新闻、什么是广播新闻采访。这里,想谈谈一些个人的想法和实践中的体会。广播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文字为符号,对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概括有三层含义:其一,广播新闻的传播手段;其二,广播新闻的表现形式;其三,广播新闻的功用。  相似文献   

17.
广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是用声音来传递各种信息,通过声音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广播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广播报道必须充分发掘声音的魅力,用声音来传播信息,用有声语言诉诸大众听觉。因此,在  相似文献   

18.
陈永泽  吴克 《视听界》2004,(4):63-64,25
网络广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县级广播电台如何利用网络扩大传播新领域?本文阐述了县级广播电台发挥自身人才、技术、资源优势,通过网上发布信息、音频点播、实时收听、在线交流等手段,为听众提供即时、互动、形象的信息服务,获得社会、经济双效益的广播网络化发展的可行性。还提出多采制录音报道、现场直播、改全民服务为群体服务及发展街头广播、社区广播、集市广播、商场广播,扩大有效覆盖率等挑战传统广播、重振广播雄风的新理念、新思路,为夹缝中生存的县级广播提供了前瞻的、可操作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冰 《记者摇篮》2010,(6):27-27,61
广播最大的特点是依靠声音传播的,这就决定了广播既有快速及时的优势,又有转瞬即逝,选择性差的弱点。在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发展使广播遇到了强大的挑战。电视和网络可以用画面将新闻事件真实地反映给受众。那么作为广播新闻节目,如何发挥广播优势,使节目更具现场感,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快速发展,成为当前广播从业人员考虑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广播新闻编辑是广播新闻报道的基础工作,在广播这种传统媒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广播新闻编辑的流程、要求和方法,与报纸编辑基本相似,但由于广播新闻还有声音,因此广播新闻文字稿件的编辑还需要考虑广播的传播特点。宏观上,编辑广播新闻文字稿要把好"关"和定好"位";微观上,编辑广播新闻文字稿要注意"有稿必检、有错必纠、有改必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