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张书兰 《学周刊C版》2011,(3):194-194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高中语文素质教育最集中、最具体的体现。本文试图就阅读创新精神的培养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思想的不断融入。个性化思想是进行创新的必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性内容,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重点激发学生的独特性思维。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进程中,引领学生进行独立思索、分析等。个性化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就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现状来说,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点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3.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不仅注重知识的存量,更加注重知识的增量和流量,注重知识创新、传播及使用,形成知识(存量)——传播与使用(流量及增殖)——创新(增量)——传播与使用(流量及增殖)——创新(增量)的良性循环。换句话说,创新教育是指在加强墓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教他们“是什么”和“为什么”的  相似文献   

4.
谢小冬 《成才之路》2012,(15):91-91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教育是否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全面创新的教育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创新教育应该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语文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只有创新,才能为语文教学注入活水,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教学观念的创新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只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语文教学的创新,就是要改变这种观念,在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时,更加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而不是仅仅传授给学生一点知识。传统的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教师只把结论教给学生,却不管学生对这结论如何接受。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以下简称新《大纲》 )试用以来,“在读中感悟”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新《大纲》提出语文教学要转变教育思想,“注重语言的感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旧有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感悟语言既包括对文字符号的感悟,也包括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以及它所包含的情感体验的整体感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加强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加强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削枝…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体现教学大纲明确的要求。我们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语言.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知识、增长才干。在新课改精神的激励下.探讨语文阅读问题已成为我们探究的主要对象.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追求阅读主体的潜能发展.我们必须注重“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阅读教学与审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阅读课虽没有音乐、美术课那么直感,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8.
现今我国教育提倡的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学生不是容器,而是等待燃烧的火把”,当我们重新冷静地思考我们教育的时候,我们会痛切地感受到传统课堂给我们教育带来的弊端,那么我们的教育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潜力开发、思维培养,很显然,我们在提倡一种创新的教育。就语文这一学科而言,它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一位研究者指出:在中学教学中,恐怕成绩最差的就是语文的教学了。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实施语文创新教学,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语文“自主———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专题研究,并进行了初步实验。■一、理论依据语文“自主———创新”教学模式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线,让学生探索性地获取语文知识,发展创新潜能,从而实现语文能力和创新素质共同提高。其理论依据是:1.主体性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劳动。它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必须首先端正教学思想,正确认识阅读教学和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是一味注重背诵识记,重点强调感悟和意会,对学生的阅读方式和技巧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思考。其实,在初中阅读教学中,要把认知任务与情感教育任务有效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带入到阅读的文本空间,产生共鸣之后才有可能实现心理和思想的再创造。如何让初中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知识思维与思想美育的双重发展,下面笔者简单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实施途径,也是语文教学中最为瑰丽绚烂的园地.阅读教学有其根本的命意:一是通过阅读传播人类文明,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二是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科认知要求;三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这三个任务,渗透在阅读教学理念中,嵌入到我们所学习的每一个文本中,演化成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在文本中我们读到了什么;二是文本蕴涵着怎样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三是通过阅读教学,我们建构了怎样的思维图式.此三者,是阅读文本要时刻关注的"主问题",是一种语文阅读的思维方式,关乎宏旨,应然而生;而课堂上提挈教学、激荡思维的技术性"问题",则是阅读思维方式的外显化、操作化,它的产生、演进、消弭等都要遵循学生语文阅读的心理流程和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语教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爱劳动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把劳动教育贯穿知识教育之中,从小培养学生爱劳动、会劳动。下面就阅读放学中劳动教育这一问题进行一些讨探。 一、阅读教学中劳动教育的任务 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劳动教育,主要担负以下三项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阅读能力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素养是语文修养、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等概念的总和。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理念,具体优化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并注意引导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推行个性化阅读,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徐红 《教育导刊》2010,(5):75-76
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素养是语文修养、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等概念的总和。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理念,具体优化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并注意引导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推行个性化阅读,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我们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字词句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围绕“活”这个中心,给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开展开放性教学,在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外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文阅读教学创新的目标总体目标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 ,正确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通过创新教学实现教学创新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具体目标 :1.实现教师观念的根本转变 :(1)教师应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关注人的发展 ,由注重教“文”转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 ,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3)将教室由“讲堂”转变到“学堂”上 ,由“学会”转变到“会学”上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将学生引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殿堂 ,感受语文的魅力 ;(4)由狭义的语文教学转变到广义的语文…  相似文献   

18.
近年 ,我以“创新型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题 ,对语文创新教育的目标、内容、结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并将它概括为 :一点、两线、三环、六步。一点 创新是重点教育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活动 ,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教学目标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结构、方法的创新 ,是语文创新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语文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 :一、知识、文化的创新 ;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文化的创新和人的创新互为表里 ,相互为用。两线 语文训练线和人的发展线语文 ,叶老曾解释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我以为 ,它是一个言语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9.
刘雨晴 《海南教育》2014,(22):37-38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揣摩,让学生在长期的感悟、体验和揣摩中自悟自得。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又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与讲解,特别是注重文本的思想、精神、品质等人文内容的挖掘,不注重教给学生怎样进行有效阅读的知识和方法,更不注重让学生经历有效阅读的具体过程,这不能不说有失偏颇,这也是造成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语文教学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教育面向大众,语文教学要面向每个人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了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应特别注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学法的指导上花大力气,让学生在民主、合作的阅读教学中轻轻松松唱“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