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育院系学生的素质教育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教育改革中的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针对体育院系学生的特点,剖析了人的素质特征在体育运动中的特有表现,认为相应的专业素质在体育教育中的实施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并对其作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论述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施内容和途径。认为:在体育院系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加强了人文素质修养,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从三个方面对载国体育院、系休育素质教育的落实做了进一步的探索。认为只有努力不断地加深对体育教育的认识,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创建、完善校园体育化环境,才能真正将体育院系体育素质教育深入落实。  相似文献   

4.
对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文献资料研究为主,对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外因和内因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和趋势是导致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丈素质教育的外因,我国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其内因。  相似文献   

5.
刘润 《体育师友》2001,(5):10-11
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体育教育作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贯彻素质教育,如何运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之外的其它综合素质,发掘体育教育在生理功能之外的其它功能,这些应当引起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深刻认识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传统的学校体育是专门按照高一级学校选拔的需要,以应试为目的教育训练活动,它以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评价学生,着重于知识的灌输。而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是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要、身体需要、道德需求,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技术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求得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和谐化;它抛弃了旧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技术主义和实用主义,体育教师素质水平、专业教育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体育院系创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立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51-152,155
“创业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界继“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之后,出现的又一新的教育思想,我国有数所大学正在积极试点、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体育院系学生就业形式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WTO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随着我国体育产业、服务业等迅猛发展,我国体育院系的创业教育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我国体育院系创业教育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瞿亦军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2):61-61,60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新课改的实施,体育教育地位得到了提升。它不再仅局限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发学生的智力及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上,而更深远地强调了人文教育。人文,是指一种提倡关心人、尊重人的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创造性和人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10.
对高师体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人素质教育的现状,着重从师范体育教育专业角度出发对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目的在于再度引起人们对新时期体育专业学生人素质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了体育教材、体育素材的本质属性。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应废除陈旧的、不合理的、有效性不高的内容,把竞技运动技术作为体育素材来代替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教材的思想和作法应予纠正。应本着符合体育教材的基本条件与要求的原则,对体育素材进行认真、严格、细致的筛选与提炼,以丰富体育教材的内容,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从高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的灵魂和根本宗旨,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立足点。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培养的关键和基础,有效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将对终身体育的养成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根据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最近进展情况,以终身教育为立足点提出了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社会调查等方法,探讨我国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关系。指出高校体育要改革发展.必将面向社会,与社会体育结合,社会体育延续着高校体育,无论在场地、器材、指导人员、项目和组织管理上期待高校体育的加盟.二者的结合将更好地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童可欣 《网球天地》2011,(10):144-144
李娜连续第二年在美网首轮出局;状态正盛的新科温布尔顿冠军科维托娃也没能闯过女单第一轮:强势复出的小威以连续6场直落两盘的完胜杀进美网女单决赛,冠军志在必得,不到20个小时之后又连丢两盘完败低调的澳大利亚姑娘斯托瑟……  相似文献   

16.
加强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提出为实现新世纪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体育文化必须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形成完整的体育教育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达到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体育意识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的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8.
柏杰  刘全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3):104-106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体育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而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教学与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对中美两套体育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国家体育标准>在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学习目标的设定、运动的教育与人的社会化进程及体育与促进健康等几个方面值得中国体育课程改革去学习、借鉴,对我国当前体育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有着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道家体育、教学传统对现代体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先秦道家体育、教学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现代体育教学的若干启示,对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