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张丽彩 《文教资料》2007,(31):48-50
人际交流的两大基本途径,一是言语的;一是非言语的。本文着重对非言语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作了一些分析阐述。指出在有效、得体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因素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民族多样性。对于目前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和重视完备西方文化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差异是造成语言交流中的一种障碍 ,准确把握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现象 ,在英语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本文从语用学、跨文化交际 ,中学英语教学目的几个角度对得体使用语言进行探讨 ,旨在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周莹 《海外英语》2012,(14):250-251
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不断密切,各种文化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因此跨文化交际就变得十分重要。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语言运用的得体性。语言运用是否得体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该文在分析跨文化交际语言得体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语言运用得体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感情和传输信息的媒介,交际中所使用的交际工具除了口头语言,还包括体态语等非语言行为或手段。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之一的环境语,将中英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阐述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文化信息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交际体系在结构上可分为言语和非言语两大交际体系。非言语交际行为的特征是具有社会性或文化性。而语用学关于语境和言语行为的理论指出语言交际中的话语含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一定遵守语言的用法规则。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活动中,更要根据交际时的具体文化语境,充分理解话语的语力,得体地使用非语言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社会语言学中的言语事件分析框架为依据,探讨了何谓语言得体以及怎样做到语言得体。认为语言使用者只有洞悉主要语境因素,才能确保语言得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们来说,研究国际交流的实际需要是使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能顺畅、有效地彼此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种研究显得日趋必要。我们把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间的互相交流称为跨文化交际(Lany A.Smovar,Richard E.Porter,Lisa A.Stefani 2000),如何有效、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非言语交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作者从肢体语言包括目光接触和身体动作以及环境语言包括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8.
李杏妹 《海外英语》2012,(14):98-99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任何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适当得体的交际方式可以让人准确地获取信息,从而进行有效的交流。该文从英语文化教学视角出发,对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各种失误进行分析,试图在文化教学中探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在进行交际时,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交流。言语交际是指人利用语言为工具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自从语言产生以来,言语交际便在人类交际中扮演最主要的角色,但并非是交际的唯一手段。在传播过程中,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是同时进行的;同言语交际一样,它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肢体语言是非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首先分析肢体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并从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手部动作等方面对不同文化的肢体语言进行对比。目的在于通过阐述不同国家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与共性,并提出交际中遵循的原则,从而促进有效交流,避免误解。  相似文献   

10.
言语得体是说话的根本原则,首先论述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什么是言语得体,并分析在英语学习中,造成英语口语表达不得体的原因。其次论述如何使用得体的英语进行交际,并强调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最后指明在英语学习中要注意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性,了解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关系,了解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从而使我们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道、得体的英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1.
非言语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通常被称为"无声的语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异,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反之,不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却可能给我们的交际带来障碍,甚至产生误解,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有把握了各种非言语交际的正确含义,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达到我们的交际目的。从常用的三种非言语交际方式来进行阐述,即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12.
非言语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通常被称为"无声的语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异,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反之,不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却可能给我们的交际带来障碍,甚至产生误解,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有把握了各种非言语交际的正确含义,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达到我们的交际目的。从常用的三种非言语交际方式来进行阐述,即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13.
非言语性语用失误在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因素中占有很大比例,主要包括体态语语用失误、副语言语用失误、客体语语用失误和环境语语用失误。体态语是非言语交际中使用广泛、种类繁多,且与言语交际最为关联的肢体语言,因此,本文主要以Geert Hofstede的文化维度为参考基点,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语用失误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以引起广大外语学习者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最大限度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成功的跨文化言语交际中,除语言能力外,交际者还应具备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者必须知道应该在何时、何地,对什么人以何种方式来表达何种内容。谈话的时机、谈话的内容及谈话的方式,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有明显的差异,只有了解这种差异,才能有效、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以前人们往往注重语言因素对交际产生的影响,而忽略了非语言因素的重要性,从而导致非语言交际冲突和障碍.本文探讨了东盟国家和地区商务活动中非语言交际的表现形式,指出在有效、得体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以及民族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从符号学的视觉下分析跨文化交际,是一种较为科学且贴近英语教学本身的方法.因此,要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问题,就应该回归语言和非言语作为一种符号本身的形式和内涵来进行探讨,才能对语言和非言语交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严谨地分析,才能有效地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过程,避免因这种差异性而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得体性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交流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流过程中说话者使用语言的得体,即知道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使用适当的语气、语调和言语进行交流。语言的得体性是检验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速发展,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交往中越来越频繁。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交流工具。但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语言的补充和完善,有些场合甚至可以取代语言进行交流。本文从本言语交际的定义、特点及作用与功能、分类等多方面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所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几种表现形式,使人们认识到这些非言语形式传递的信息更能表达人们的潜在意识和情感,从而达到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走上一个快速的发展道路,跨国、跨地区、跨民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将有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差异的交际称之为跨文化交际。随着近几年我国对外交流的领域增多,教育领域的交流也在不断地深入,课堂上的教学交流也日益受到重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将非言语交际进行归纳分类,并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进行阐述,同时就如何培养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