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师生互动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师生交流形式,有效的师生互动对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高校师生互动还存在互动方式单一、互动内容单调、互动载体匮乏等问题。高校应在学科育人的理念下,丰富师生互动的方式,营造多层次、全方位的非正式师生互动;拓展师生互动的内容,发挥学科专业教师和其他一切资源教育学生的功能,彰显师生互动内容的教育性;优化师生互动的载体,促进师生双方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交流;完善师生互动的保障,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师生互动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方面。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离开了教师和学生,一切都是空白;任何一项教学任务的完成,无不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能否积极的贯彻先进的师生互动教学理念,已成为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文章试图从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优点与师生互动的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简要讨论,进而反思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3.
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动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师生互动是重要的、必要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日益重视对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对课堂师生互动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和策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结合一定的教学目标,借助一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构建。应该说,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之一,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5.
师生互动行为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行为之一,属于典型的博弈过程。本研究基于博弈论视角,以高校师生教学互动行为为研究对象,为了实现高校教师“教”与大学生“学”的效用最大化,同时综合考虑影响高校师生互动行为的多种因素,构建高校师生互动行为的博弈模型,从而探究高校师生互动的最优均衡,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要实现教学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每位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准确把握其所具有的外部表征,尊重学生,以情感染学生,以疑启发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丽辉 《考试周刊》2014,(16):55-5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全体、小组、个体三种身份参与。师生互动的方式有情景模拟互动、教师与学生研讨互动、师生情感互动等。  相似文献   

8.
师生互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际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师生互动对儿童发展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师生互动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研究者们依据不同的研究范型,对师生互动的基本成分、类型、形式、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同时还有必要继续加强对师生互动本质、特征、结构等基本理论的探索,更多地开展关于师生互动过程与机制的动态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新的教学观认为,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教学过程不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本文对中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内涵和实质进行了阐述,提出数学教学师生互动的基本教学模式和如何实现数学课堂师生的互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注重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因此,应通过改进传统的讲授法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应重视强化课外环节的师生互动;应充分发挥毕业设计中的师生互动作用;应注重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以大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仝瑞 《天中学刊》2007,22(5):79-80
课堂师生互动是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内涵的教学理论,展现的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堂人际互动行为.探讨了课堂师生互动过程的评价指标及其重要意义,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师生互动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课堂观察,主要从提问、讨论和情感交流中的师生互动探讨了三堂小学语文课的师生互动形式及特点.研究发现,三位教师都采取了多种互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互动得到了重视,但存在课堂教学生成不够、互动中的学生话语权相对缺乏以及高认知水平问题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营造和谐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在网络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本文主要从“网络教学对师生互动的作用”、“在网络教学中更需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把运用多媒体教学和进行师生互动有机地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师生互动就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通过加强师生互动有效性的途径,进一步研究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杨庆 《考试周刊》2013,(9):162-163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取向,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开放性、不确定性和内在自发性等特点对师生互动的建构带来很多启示,笔者认为教师在师生互动中不是做得太少而是太多,从而提出教师不要做的五个方面:不要剥夺学生的个体地位;不要垄断师生交往的过程;不要排斥互动中情感的作用;不要限制师生互动的时空;不要限定师生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古代,师生互动中的教师公正问题就已蕴含在公正思想的探讨中。其中,以苏格拉底、孔子等人的有关论述最具代表性。近代学者对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师生互动中教师公正的实现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现当代,学者把师生互动中的教师公正研究全面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了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18.
师生互动在城乡结合部小学教育实践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探究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师生互动,本研究选取河北省某城乡结合部小学师生为样本,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探究师生互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师生互动较为复杂多样,由于师生的互动投入、过程与结果不同,形成了"不相为...  相似文献   

19.
刘洁  陈伟平 《文教资料》2012,(3):159-161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落实教育目标、优化教育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动态体现,师生关系的建立、发展和改变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的。文章针对目前高校师生互动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中存在问题,提出构建高校良性师生互动的对策: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人格修养;拓宽高校师生互动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师生互动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界定、相互碰撞的过程,师生互动过程并非是自始至终稳定不变的,而是师生双方之间不断揭示对方所做的反应、并随时采取相应对策的过程。构建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关系,是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操作层面上最具价值的目标指向。但是,课堂教学活动时间和空间总是具体而有限的,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思想品德课中师生互动的策略应该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情境下制定的师生互动方式、方法以及运用互动方法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