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新时期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的思考,对于分析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和创新大学生个人品德培育的理念、方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大学生不良品德行为表现,笔者从道德品质形成和品德发展规律的角度,结合党在新时期、新情况下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新要求,对当代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与男生相比,在既定的就业时间内就业难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指出合理对策,这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之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括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探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这个举国关注的热点持续升温.大学生就业关乎国家振兴、社会稳定和学校发展.本文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概述现状,透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际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这个举国关注的热点持续升温.大学生就业关乎国家振兴、社会稳定和学校发展.本文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概述现状,透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际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态势变化,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学生自身的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长远发展。文章将结合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实际情况,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就业难的原因入手,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这个举国关注的热点持续升温。大学生就业关乎国家振兴、社会稳定和学校发展。本文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概述现状,透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际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高校及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全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其客观原因又有其主观因素。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对帮助大学生走出困境、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表象分析,归纳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试图引导人们走出对"就业难"现象的认识误区,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持续严峻。本文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希望对大学生就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科尔伯格的道德讨论策略的概述,介绍道德讨论策略的形成、实施及实践价值,并探讨道德讨论策略对我国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道德发展规律,分阶段开展道德教育;强调道德认知冲突,改进学校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research and theory regarding the process of moral judgement development within the family environment. Four major issues in research on the family's influence on moral judgement development are outlined and the existing data relevant to these issues are briefly presented. The author's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se issues is described. The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on moral development within the family for moral education are also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道德教育:意蕴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代主体性哲学视域,深入考察和反思当今学校道德教育陷入低迷和失效的症结所在。规约化的行为控制机制、知识化的道德智慧追求、模塑化的道德教育逻辑是传统道德教育中学生道德主体性缺失的主要病理表征。培养和塑造师生的主体意识、生成和提升生活世界的道德智慧、理解和对话的多元价值选择则是其走出困顿、提高实效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In contrast to the Kantian principle that we are morally accountable only for those actions over which we have control, Bernard Williams, Thomas Nagel, and others have argued that luck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moral life. Put briefly, moral luck is at play when we are appropriately praised or blamed for our moral actions despite the fact that at least some aspects of what we are being judged for lie beyond our control. In this essay, Ann Chinnery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various types of moral luck, and draws on two news stories from the summer of 2013 (one involving an incid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ther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order to suggest that a nonideal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 could go some way toward mitigating the morally limiting effects of “constitutive bad luck.”  相似文献   

15.
德育效果从根本上说,是德育力的问题。德育力在于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系把握实践的力量。在于思想道德实践关系的力量和德育者的教育力。德育力从实践活动的整体分析,可分为社会德育力和学校德育力。由于青少年时期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和学校德育的特殊地位,因而提高学校德育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德育力必须通过德育的专业化方能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iscusses challenges educators face when attempting to sequence moral education. Two factors are identified as primary sources hindering efforts to engage in effective moral education: (a) the prematur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fro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to classroom practices and (b) the underestimation of the complexit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development in students' social and moral understanding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social contexts. Research is reviewed demonstrating that morality develops alongside concepts about societal conventions and zones of personal discretion and privacy. Results of an ongoing study are presented pointing toward a U-shaped pattern in moral development in which frequency of moral choices is higher among younger children and older adolescents than among early adolescents. Research examining contextual moral decision making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efforts to sequence mor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中各因素的复杂性反思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由于实践工作者对德育、德育网络、德育主体等现代德育理论中的概念内涵存在的复杂性认识不够,使得德育内容单调、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目标模糊,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关于"道"和"德"的含义与关系的论述是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行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用丰厚的道德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睿智的道德思维以提高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实效;要运用元认知理论,扩充道德知识以培养道德自律能力,强化道德体验以升华高尚道德情感,加强道德监控以铸就成熟的自我道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论德育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德育功能概念的理解影响对德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依据人们对于德育功能的诸多认识,再依据适度、分层的原则,可以大体将德育的主要功能分为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以及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论政府规制的道德性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政府规制的可能性和有效性需要多种规制方式共同发挥作用,其中道德作为一种软规制方式的规范调整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强调政府的道德性规制必须具有一个科学的维度,忽视这个维度就很难实现规制的目标。文章将政府规制应当具有的道德性维度概括为六个方面,即政府规制的道德基础、政府规制的道德尺度、政府规制的道德目标、政府规制的道德要求、政府规制的道德约束和政府规制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