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应把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与舆论引导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高校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要注意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导舆论;要建立和实施新闻发布制度,有效进行舆论引导、化解舆论危机;要树立媒体公关意识,妥善处理负面报道,修复和重塑高校形象。  相似文献   

2.
高校应把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与舆论引导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高校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要注意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导舆论;要建立和实施新闻发布制度,有效进行舆论引导、化解舆论危机;要树立媒体公关意识,妥善处理负面报道,修复和重塑高校形象。  相似文献   

3.
融合新闻报道机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话语生成.本文以《人民日报》疫情期间在其新媒体矩阵中"小人物"的抗疫报道为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其微信、微博、抖音平台中的报道内容,使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对"小人物"报道展开研究.研究表明,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小人物"的事迹报道能够让公众感同身受,更能激活社会共同情感,引导舆论正向发...  相似文献   

4.
观点摘编     
重大突发事件的五个思考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日前在2008年第7期《电视研究》刊文,认为,把握新闻规律,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可以有五个思考:一是要真正尊重新闻规律,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内容的透明度,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二是要突出正面宣传和以人为本,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三是要坚持贴近舆情和民情,注重对热点问题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党媒在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如何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报道为例,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在疫情防控报道中,增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6.
张继营 《新闻传播》2006,(11):67-67,50
众所周知,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纪律决定了党报必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市地级党报的《日照日报》,还要圈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指导和舆论引导工作。在这个大前提下,必须千方百计提高新闻的量与质,增加深度和广度报道,为读者提供高价值的新闻,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日照日报》的办报宗旨是:“新闻立报、开放办报、市场兴报、经营活报”。本文就《日照日报》的实践谈开放办报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四、面对突发事件,抢早说,“立体”说,实话实说在以秒为单位来度量新闻时效性的今天,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时效性极大地影响新闻的公信力。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和总编辑何平,分别在他们的书和文章里,着重提到这一点。李从军在他的书《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中写道:“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10时35分,随着美军战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投下第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伊拉克战争爆发,而媒体的新闻争夺战也随即打响。北京时间10时36分55秒,新华社中东总分社播发‘巴格达响起爆炸声,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第一条快讯。  相似文献   

8.
安向清 《新闻界》2006,(6):131-131,8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学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高度眚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2001年全国青年摄影记者评选中,《华商报》的谢海涛荣获“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胡国庆、蔡勇荣获“十佳”提名,这标志着该报在全国强势媒体新闻队伍中异军突起。解读《华商报》摄影记者“大面积”获奖现象,笔者认为该报大大地拓展了摄影新闻的题材和范围,形成了富有个性特征、富有独特风格的暗访摄影报道。这是其创新求变、获得同行认可的成功所在。一、对舆论引导与传播价值关系的认识。《华商报》利用新闻摄影传播新闻。不仅与文字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而且新闻摄影比文字报道更具有强势和视觉冲击力。该报的新闻摄影在内容上不仅积极向上,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0.
刘晓来  李劭强 《传媒》2021,(5):77-79
应对包括疫情在内的重大突发事件,需要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新闻舆论的"四力"构建是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的根基.其具体路径包括:在议程精确设置中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在事件深度报道中提高新闻舆论影响力;在受众黏性增加中扩散新闻舆论传播力;在共识有效构建中增强新闻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国上下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作出“要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指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社会亟需权威解读和价值引导。新闻时评因快速、精准的议程设置、舆论引导功能更加受到主流媒体的重视。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新闻联播》充分发挥新闻时评的舆论引导功能,创新融合传播形式,连续推出20余条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珠江时评》,有力引导了省内外舆论场。  相似文献   

12.
王明学 《新闻窗》2008,(6):70-71
突发事件突然发生,出人意料,在一定范围内迅速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通常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突发事件中电视新闻报道的意义重大,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舆论引导和新闻信誉,电视新闻工作者应不断从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电视传媒在突发事件中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13.
都海虹  张雷 《新闻知识》2012,(4):12-13,50
当前,国际国内舆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党报应与时俱进,创新舆论引导方法:树立服务读者的理念,深入基层调查采访;以群众工作为突破点,加强舆论监督;突发事件不缺位,快做深做新闻把握舆论主导权;典型报道要选准切入点,宣传做到"三贴近";重视编读互动,充分发挥党报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可见,新闻舆论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可能因为它特殊的力量而产生误导。如何趋利避害,把握新闻的操控艺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是当前新闻工作者亟待廓清的一个重大问题。众所周知,新闻的实践性较强,其报道内容具有不可预测性,舆论引导工作也不是单凭热情和责任心就能做好的事,而在具体的操控实践中必须遵守一系列的原则。是否遵循这些原则决定了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体制改革决定》),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做好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当下新媒体平台为背景,讲述新媒体平台发布新闻、引导舆论的特点,新媒体平台对新闻舆论的引导存在许多特点,舆论传播速度快,传播制造舆论主体多元化及泛娱乐化现象等。新媒体平台新闻传播相较于传统平台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在舆论引导中会出现的突发事件新闻社会共识度低,舆论情绪化现象严重,“虚假民意”现象和资本逐利下的“泛娱乐化”现象等都影响着新媒体平台新闻传播和舆论导向。面对这样的现象,本文提出,在新媒体新闻传播背景下,政府应该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媒体加强平台监管机制,个人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使突发事件新闻舆论呈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俱孟军在《中国记者》第6期上撰文指出,“天有不测风云”。古往今来,人们不曾预料的事件从未停止过。人类社会发展越快,突发事件越加频繁。及时、准确、全面报道突发事件,不仅是媒体传播新闻之责,也是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一个媒体,对广受关注的突发事件迟缓报道,甚至默不作声,是对历史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重大突发事件,既是媒体的报道重点,也是报道的难点。突发事件报道,大都是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来不得轻松潇洒,更不能随心所欲。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有利于事,应当始终贯穿于报道之中。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  相似文献   

18.
刘颖 《新闻界》2001,(1):54-54
绵阳电力报是四川省绵阳电业局主办的企业报,从 1981年初创办的油印《供电简讯》,到后来激光照排的四开四版报纸,绵阳电力报走过了近二十个春秋。在这期间,报纸曾于 1997年荣获中国电力报刊协会西南分会“十佳”优秀报刊称号, 2000年又荣获“全国优秀供电报刊”的殊荣。上百余篇新闻稿件获市、省 (部 )级及全国的各类好新闻奖。   立足本企业,办出企业报的特色,为企业两个文明服好务,一直是绵阳电力报编采人员深思和努力的方向。针对新闻源较为单一的企业报,重策划、重思路、重深度做好报道,更能突破报纸自身的局限。   新闻…  相似文献   

19.
孙泽新 《传媒观察》2005,(12):51-52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新的战略决策,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武进日报》站在全局的高度,坚持策划领先,整合宣传资源,关注整体效果.贴近基层实际,并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努力做大、做深、做优“建设节约型社会”这篇大文章,从而较好地把握了新闻舆论的引导权,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0.
边江 《新闻春秋》2022,(4):20-26
西安事变发生前,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中做了大量统战工作。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派周恩来前往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主持大计,成立了由周恩来和张学良的秘书长吴家象、杨虎城的秘书长南汉宸参加的联合办公厅,下设宣传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等,掌握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红色中华》报加强了西安事变报道,红色中华通讯社建立了红中社西安分社,及时宣传我党主张。充分发挥西救会“新闻发言人”作用,及时发布新闻引导舆论。中共还掌控了《解放日报》《西北文化日报》《西京民报》《工商日报》等重点报刊和广播电台,及时做好报道,并以多种形式发动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舆论.宣传工作。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自始至终密切关注并指导和谈,周恩来是和谈及新闻舆论工作的前线总指挥。中共打好新闻舆论工作组合拳,积极有效地开展新闻舆论工作,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作出了贡献。在党史教育中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