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汇兰是我国近代女子体育运动的倡导者和推进者,倡导"女性取向"的体育思想,注重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反对"选手体育"、推广普及化体育思想.她认为:提高"女子体育专家"素质是发展女子体育之根本,主张加强女子体育教育,并呼吁成立全国女子体育组织.张汇兰女子体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对当今中国女子体育进一步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汇兰、杜隆元和罗爱华是天津近现代体育史上的三位女体育活动家.她们师生三人均终生未婚,为天津近现代女子体育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史上的鲜见的鲜明个例.因史料严重残缺,她们对天津的体育贡献长期湮没.挖掘了鲜为人知的散存史料,补史之遗,再现了师生三人在天津近现代体育史上的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代女子体育创始人之一、中国体育运动解剖学的创建人之一、中国体育界的第一位女博士张汇兰是能够从"象牙塔"走向"泥巴墙"的体育思想家.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与教育、体育与锦标、体育与舞蹈、体育与教育实践四个方面对张汇兰的体育思想内容及其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她认为体育属于教育,体育重在普及.普及始于学校,始于优良师资.普及的方法她提倡和缓运动.她的反思意识、担当勇气、奉献精神、实践魄力值得我们当代体育人学习.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近代我国体育组织的发展历程。近代我国体育组织有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最初的历史选择是体育救国;由于商业的介入,导致体育组织的异化;调适后,行业体育组织的繁荣发展;历经体育本土化的阵痛;最终出现了现代意义上规范的体育组织。近代以来,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我国体育组织完成了从自发到自觉再到自律的历史转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与发展,按其性质和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教会女塾的早期体育,女子学校的体育,女子体育教育,女子体育组织与运动竞赛。  相似文献   

6.
西方近代体育是通过教会学校传入中国,通过文献资料法介绍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竞赛开展、体育人才培养、体育组织、女子体育等,并分析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探讨教会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学校体育及武术的国际传播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范式理论为观察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等,考察我国近代体育组织的学术宗旨、成立背景及其倡导的学术研究活动,解构我国近代体育组织在学术促进上的积极作用。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体育学术组织,组织章程的制定、核心会员所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及会刊《体育季刊》的编辑保证了其学术转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建设,并将这一学术传统延续至北平体育改进社和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官方体育组织条例的颁布,使学理研究式的体育组织成为制度性、合法性的存在;组织章程的制定、会员制度的形成、学术刊物的出版、基金赞助的支持等为体育组织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物质性保障;体育组织、体育学术期刊、体育学术共同体构成“三位一体”的良性学术运行机制,使得我国近代体育组织在学术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回顾天津近代历史的演变过程,展现了从传统到近代的天津体育文化。进一步对其发展与传播的方式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天津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方式的演变功能,为现代体育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一,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及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畅、组织自身服务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提出:构建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功能对接发展模式,按照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具体服务功能,社会体育组织分类承接;建立面向居民基层体育服务需求的三级服务网络;强化社会体育组织专业化能力建设,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政府为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文献资料法,就近代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的创办历程、办学思想和历史贡献等回顾与总结。揭示出南师体育在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上的旗帜和先导作用,并对其历史贡献做出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