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开发集体游戏和接力活动 为了解决人多球少的矛盾,开发集体游戏和集体接力活动是一条很好的教学路子。例如:学习“传接球”之类的主题,以学生喜欢的投掷活动来开发,如多人式“传接抢”三动作组合的游戏,或者以三角路线配合的定位或移动“传接”球接力活动。又如“投篮”主题的学习,可利用墙壁上的假篮圈做投篮练习,也可巧用绳子设置成像排球网式并有篮圈高度的障碍,学生在两边做各种投篮练习,以提高练习密度,解决不足的场地器材,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总之,开发游戏和接力的目的,首先是解决人多球少等客观因素的矛盾,其次为篮球教学推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合作学习理念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念是个体认知、经验、行为在头脑中系统反映。“体育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练习为基本形式,在小组中为了体育的学习任务共同努力,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互相鼓励、相互指导、相互帮助的互动性学习方式。其强调的是个体责任;发挥的是集体智慧;倡导的是主动学习;学习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要求由个人竞争转变为小组竞争,形成“组内同学合作,组间同学竞争”的新格局,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小群体教学模式有时也称为“小集团教学模式”,其教学思想的背景比较复杂,但其基本思想是试图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的交流的社会性作用,通过学生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作用。要指出的是小群体学习的模式与以往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进行区别对待的分组教学是有根本的区别的。  相似文献   

4.
体育合作学习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动态因素的互动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标准,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结论: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等。  相似文献   

5.
杜爱建 《体育教学》2011,(10):24-25
一、指导思想 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确定健身拳套路作为本次课的教材。在课中创设了古阵形“宋江阵”的移动变化组织方法,以提高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调节传统武术枯燥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能够发奋学习武术技能,培养和发扬团结拼搏、集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使课堂的武术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武术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集体生活既是教育的阵地,更是教育的力量。课堂是一种集体生活,教师与学生都是这个集体的成员,大家在一起生活、学习。课堂集体生活实质上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共同目标的学习活动。小学体育与健康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体育课也是一种集体生活,师生在课堂中一起进行身体练习,互相合作交流,共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核心素养内涵下的学科实践、学科育人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旋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在前期践行基于学生学习的“一单·四化”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以水平一新增操控类基本运动技能“原地单手侧向投掷沙包”一课为例,以明确行为与表现性学习目标达成的“评价先行”方式逆向设计学生对知识、能力、思维等素养生成的学习活动,探索、实施基于学生学习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新范式。  相似文献   

8.
曹健 《体育师友》2004,(3):27-27
学生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要让他们有充分施展的余地,为他们的“表现”提供良好的重要条件,只有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他才能给集体带来自己独特的新的东西。个性化体育教育就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合格 特色”的学习和培养方式,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体育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集体运动艺术化”是基于团体操具有广场体育艺术品质而提出的一个研究新视角,秉承“表演”这一中心任务,中国团体操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编理论上的创新.“运动的集体”是团体操的表演主体,体现“艺术化的集体运动场面”是团体操的核心诉求,“集体运动艺术化”是指集体运动被“艺术”了的性质和被“艺术”了的过程.中国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为“编织集体运动的场面构图”、“演奏集体运动的板块织体”以及“营造集体运动的动态意象”,并从视觉、听觉、心理感知等层面体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这是团体操实现“集体运动艺术化”创作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当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以更加符合其艺术发展规律的态势存在.本研究目的是在充实中国团体操创编理论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在基层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体育合作学习模式探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马晶  那菊花  崔巍 《体育科学》2001,21(5):11-13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动态因素的互动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标准,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结论: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等。  相似文献   

11.
王春燕 《体育教学》2008,(10):36-37
一、指导思想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是本单元教学的主题,在课的设计中根据《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以游戏为主线的教学过程里,达到“玩中练、玩中学、玩中乐、玩中悟”,努力使学生们在“参与中体现合作”,在“合作中尝试自主与探究”带来的欢快和愉悦。  相似文献   

12.
以研究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为出发点 ,以引导学生学习健身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自我健身能力为归宿 ,进行“三自”(“自我学习”、“自我健身”、“自我评价”)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使学生逐渐形成自我激发、自我定向、自我规划、自我健身、自我评价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所谓“第二课堂”通常是指“第一课堂”(即以教学大纲、教科书为依据,以班级集体授课为教学形式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教学途径。在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熟练使用英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促使学生进行大量的交际性实践。这种交际性的实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课堂”。现就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发表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不少学生视学习是痛苦的事,有厌学情绪。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那么,如何使学生由“厌学”、“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笔认为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怎样才能确定?现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在体育教学中,以“问题学习法”作为教学策略,其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在认识上突破传统的桎梏,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扩展与更新知识的能力,使其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造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顾伟 《体育教学》2006,(6):34-35
一.教学理念 本课以新课标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创编游戏和游戏拓展为主教材,旨在挖掘废旧资源(编织袋)的另类用途。根据初二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中创设快乐有趣的学习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执行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以比赛的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练习转向自主练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充分给予学生表现与展示的机会;以集体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理解、宽容等优良的社会适应品质,从而真正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快乐体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李峰 《体育教学》2008,(8):102-102
一、教学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兴趣和参与性为动力。适量的运动量得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利用课凳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锻炼的器材,体育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运动中,发挥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在集体中的角色层次。利用小组合作、性别合作、集体合作的形式,形成良好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奥运精神,从而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18.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这种理论和策略冲破了传统教学论的许多藩蓠,对教学过程给予了重新的界定,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合作学习理论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教师不能既“导”又“演”,学生不是给教师当“跑龙套”的,而是要当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单一的、被动的、仅以解题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上课时老师讲、学生机械地听、课后模仿做题,考试反馈。这种只重结果而轻过程、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不仅在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及教学理念上,跟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外,学生对老师的上课艺术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如何“教”往往决定了学生如何“学”。因此,“教”的行为的改变与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试着将艺术渗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以期学生能在愉悦、放松的状态下学好物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建构学习”理论在形体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构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初步尝试“建构学习”教学模式在形体教学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