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清末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开始,中国开始了现代职业教育法制化的进程。1912~1913年,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公布了《学校系统令》及各学校令和规程,又称壬子—癸丑学制,其中包括《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1922年,壬戌学制由民国北京政府颁布,以综合的形式规定了职业教育学制。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戊辰学制,基本上延续了壬戌学制中关于职业教育的规定。1932年2月17日,国民政府颁布《职业学校法》,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职业学校规程》和《职业补习学校规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法规和措施,基本上形成了旧时中国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文章指出,壬戌学制颁布以后,面对各学校缺乏教学标准的实际情况,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组建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并邀请大批专家学者参与其事,最终制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为壬戌学制的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建国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前,高等职业教育从洋务运动到1949年,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至1902年《壬寅学制》颁布期间的高等实业教育思想萌芽与教育实践形式酝酿期,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至1922年壬戌职业教育制度确立前的高职教育体制初创与教育实践形式初步展开期,1922年壬戌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至1949年间的高职教育实践形式全面发展与曲折发展期。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颁布了三个重要的学制,它们对大学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末《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定和实施确立了教育学科在大学的合法地位;民初《壬子·癸丑学制》提高了大学教育学科的层次;1922年《壬戌学制》则促使大学教育学科趋向多元化和开放化.  相似文献   

5.
在1922年《壬戌学制》的酝酿、制订过程中,胡适以其在教育界的地位和影响,指导并起草了新学制。《壬戌学制》是胡适教育思想的法律化产物。  相似文献   

6.
1912年至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是在辛亥革命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段的学制。而1922年的《壬戌学制》,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推动下产生的,是我国现代学制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壬戌学制》一直  相似文献   

7.
新文化运动之后,社会各界倡导学制改革,经过七年酝酿,1922年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壬戌学制是在总结民国建立以来学校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美国学制的基础上制定的,其最大特点是学制革新中科学精神与自主意识的结合:科学精神体现为学制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与学制内容的科学性;自主意识体现为该学制是明辨择善的产物,是民间意识的体现,是个性发展的彰显。壬戌学制契合了时代需要,抓住了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实现了教育制度的重组,并有力地推进了各项教育改革。回首百年,壬戌学制回应现实需要、开展教育实验、注意民间力量、关注综合改革等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经历了一个由《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实业教育” ,被《壬戌学制》中的“职业教育”所取代的过程。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不仅仅是称谓的变化 ,而是有其更深刻的精神内涵。它是教育民主化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铸就的结果 ,是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麾下的产物。一、《癸卯学制》中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将实业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制度推行是在 2 0世纪初。 190 4年 1月 ,颁布了由张之洞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 ,又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善且实行的学制。该学制正式确…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近代化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前公共教育是随着《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等三部近代学制的颁布和实施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学前教育近代化的历程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学习借鉴与民族化、本土化的问题;要重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学前教育质量;要加强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是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职业教育系统中的主体,中等职业教育融合社会经济发展与劳动者个人需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回溯民国以来确立中等职业教育地位的历史进程,壬戌学制的中等教育改革作为最为精彩的部分,在学制颁布百年之后依然焕发着生机与活力,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与学制改革一并经历了探索酝酿、修订完善和颁布运行三个阶段,协调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壬戌学制的颁布与运行深化了中等职业教育内在价值内涵,主要表现为目的上兼顾升学与就业的现实诉求,内容上注重地方教育灵活性与学生主体个性化,实施中注重民间组织与官方政权的互动平衡,强调制度保障与体系构建。挖掘壬戌学制在观念层面、制度保障层面以及实践层面的启示意义,为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历史经验,对现代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启动与推进,离不开党的政策指引。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到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的颁行,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发展的深谋远虑和系统部署。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依然任重而道远。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需要有对教育政策更良好的理解与执行。  相似文献   

12.
教育人类学的“成长”隐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人类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人类学的概念、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教育人类学的个体成长隐喻,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教育人类学的"震撼"隐喻,喻指个体成长中的震撼经历。对教师而言,"境遇性"就是重要的震撼经历。教育人类学的"沉醉"隐喻,指的是人在活动中的投入状态。对教师而言,"沉醉"意味着教师的非理性投入精神。教育人类学的"民族"隐喻,指的是不同地域的人深受文化的影响。为此,要突出教师发展的"文化性"。教育人类学"自由"隐喻认为个体发展是自主的。因此,它突出教师发展的内在超越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原则,是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在法国,作为精英教育代表的“大学校”体现出来的社会分层和机会不均一直以来都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寻求自身的发展,“大学校”在招生入学制度上有了变化,并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有益实践。本文将解析“大学校”招生制度上的新政策,并试图得出几点有益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借鉴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教师教育技术基本标准",提出了信息化社会教育技术素养应当成为教师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新旧思想交锋的时代,教育领域亦然。1922年壬戌学制应运而生,带动了浙江省的教育改革,加速了浙江教育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地区间教育发展差异问题是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解决地区间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的主要政策手段。指出中国现行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由于照顾了原有的利益格局, 起不到缩小地区间教育发展差异的政策作用。在分析中国现行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借鉴日美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与拨款模式经验,构建新的中国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与拨款模式,并利用1997年数据对拨款模式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欧洲教育》2013,45(4):46-54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Luxembourg has up to now no official status. There are, however, three centres involved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Centr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CRP)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was set up in 1976 to help in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e (Institut Pédagogique) — a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 of Walferdange has been engaged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the past 10-15 years; it has been concentrating on problem-solving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Centre of Luxembourg is also doing some education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前教师教育中一般通过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但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访谈都显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养成状况欠佳.在终身学习视野下,教师职前教育应依据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师范生成长的规律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建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体系,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职前教师教育中教育技术能力体系由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教学软件制作能力、教学软件运用能力、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技术支持专业发展能力递进式构成.教育技术能力体系可以通过系列课程平台和系列课外学习活动来建构,针对这些课程和学习活动还需提供配套技术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19.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性质是教育民主化、教育科学化、教育民族化、教育社会化和教育主体化的有机综合;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道路是教育由传统走向传统走向现代化的不断改革、内在消解和超越的过程,是中西方教育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过程,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个人理性化、社会系统开放化的互动过程。实现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国家民族命运所在,同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性质特征是教育民主化、教育科学化、教育民族化、教育社会化和教育主体化的有机综合;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道路是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不断改革、内在消解和超越的过程,是中西方教育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过程,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个人理性化、社会系统开放化的互动过程。实现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教育本身教育的需要、国家民族命运所在,同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