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玲 《华章》2012,(22)
在2月上期杂志中的《脱胎换骨——摩托罗拉XT910》一文中,简单介绍了XT910搭载的MOTOCAST服务,这款应用能将用户的私人电脑变为手机的“私有云”,通过WiFi或是3G无线网络访问电脑中的文件。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4G吗     
正2014年,我国部分城市开通4G移动通信业务,4G手机也纷纷上市。"4G"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有人说,G是一个表示信息容量的单位,相当于10亿个比特,6700万个汉字,"4G"表示每秒钟可以传输相当于2.7亿个汉字的信息量,所以速度特别快,下载一部电影就是眨眼的工夫。也有人说,"4G"是手机的储存空间;还有人说它是手机的内存。其实,有些理解是错误的,此G非彼G,"4G"手机中的G,是英文Generation的首字母,是"代"的意思,4G表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与表示信息容量的"G"无关。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和3G/4G业务技术的不断成熟,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凭借其便携性、移动性、多媒体融合性以及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中,微博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个即时信息通讯技术平台,它通过手机和网络用户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等方式传递信息。借助微博拓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受到广大教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4.
正火车步入了"高铁"时代,手机升级到了"4G",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中小学也成了"航母"级学校。面对方方面面如此飞速发展的"升级"形势,我们的学校管理也必须升级。硬件升级。如果通知信息的传达还是传统的方式,耽误工作在所难免,更不要说管理升级了。学校管理要升级,硬件升级势在必行,比如改扩建办公室后,新建办公室第一要务就是架设好网络,配备电脑。目前我校每个办公室至少配备一台办公电脑,每个办公室都有办公电子  相似文献   

5.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用个人电脑、佩带手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电子技术使人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当人们为电子技术所带来的便捷、高效而欢欣鼓舞时,新型的电子垃圾污染也在困绕着人类。1998年时,美国已有二千多万台废弃的个人计算机,这些电子废弃物达700万吨。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2004年将有3.15亿台电脑报废;而到2005年,每一台新电脑投放市场的同时,就会有一台旧电脑沦为垃圾。全世界究竟每年有多少台电脑进入垃圾站,目前还无法统计。功能强大的电脑,从环保的角度看,是一堆剧毒品的结合。制造一台个人电脑,需要七百多种化学原料,而…  相似文献   

6.
正一项基于光源的无线传输技术LiFi正在试图改变世界。近日,从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里传来了LiFi技术成功应用的消息,科研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泡内,灯光所及之处,4台电脑立即可以正常上网,单向速度最快高达3.7G/s,速度完胜10M/s左右的4G网络。一夜之间,"灯光上网"成为社会热点,更有人大胆预言:LiFi将是WiFi的终结者。对此,有专家提出异议,认为LiFi与WiFi之间并非对立,而是  相似文献   

7.
叶蓉 《现代语文》2013,(8):10-12
数年前,传媒大亨默多克曾预言,未来将是手机媒体的天下,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13年5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1.65亿户,其中3G用户达3.04亿户。3G(3rd-generation)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伴随着3G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便携终端疾速普及,3G数据业务及WLAN(无线局  相似文献   

8.
把电脑穿在身上,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但是要把电脑植入人体,使其成为人体的一部分,这可就是一项神奇发明了。不久前,曾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穿戴式电脑POMA的美国科学家史瓦茨向人们描绘了他的隐形电脑应用蓝图。他预计,到2010年,一切将进入无线时代,现在人们身上携带的手机、MP3随身听、商务通等电子产品体积会缩小到肉眼几乎看不见,成为一种隐形的人工智慧产品,人们可以“穿”着一台电脑到处游走。隐形电脑可以放置在人们的上衣口袋、手表、眼镜或球鞋等日常用品内。电脑与手表结合的未来手表,具有电话、声音与文字显示性传呼机、GP…  相似文献   

9.
近日,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增长乏力,造成整体利润下滑,一时间关于摩托罗拉的争议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自1998年被诺基亚夺去无线通信行业老大的位置之后,摩托罗拉一直致力于收复失地,加里克斯把扩大市场占有率作为首要任务,此战略下,摩托罗拉迅速陷入市场份额上升、营运利润率却不断下降的怪圈。  相似文献   

10.
自人类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以来,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就领导现代无线通讯的新潮流。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通讯产业的迅速发展,摩托罗拉的产品形象、售后服务和经营理念也深深地扎在中国大地上。随着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一批又一批设计新颖、小巧玲珑的手机不断出现在中国移动通讯商品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她投去了关注的目光。当你下决心花几千元人民币购买一部摩托罗拉手机时,让你满意的不仅仅是它优美的外观设计和周到的售后服务,更加令你神往的是这部小小的手机给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快乐和方便。消费者花钱不仅买了手机本身,同时也购买了摩托罗拉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1.
手机具有发展成全媒体的特质。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具有众多优点,简言之,比电脑普及、比报纸互动、比电视便携和可精确定位。手机是带着体温的媒体,具有私属、随身的特点,每一台手机背后都对应一个固定的机主,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机主  相似文献   

12.
据G4ANT2消息,来自欧洲和中国的射电天文学家,首次使用跨西伯利亚的ORIENT线路来连接远隔万里的射电望远镜,向世人展示了世界最大望远镜的真实面目。 ORIENT连接中国教育科研和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及欧洲G4ANT2网络和它的荷兰合作伙伴SURFnet,它使得从一架位于中国的望远镜向位于荷兰的一台超级电脑高速传输天文数据成为可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4G技术的兴起推动了移动学习的发展。微学习以其内容灵活、结构开放的特点,迅速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实现应用。借助4G技术通信快、多网融合等优势,微学习将进一步整合自身优势,构建更加有效的微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不是我们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不少人还没弄明白3G是什么,4G已经扑面而来。2013年,在"5·17"世界电信日前夕,中国移动声称,4G手机将在下半年大面积上市。消息一出,潮男潮女们纷纷打听,什么是4G手机?它与3G有什么不同?所谓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一个比3G通信更完美的新无线世界。4G的到来,不只是  相似文献   

15.
正足不出户便能办理各项业务、通过手机就能实现名医问诊、一台电脑就可以远程居家办公、借助网络平台就能面对面教学……互联网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社会运行系统逐渐在网络系统的支撑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有效。2020年是5G发展爆发年,5G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借助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互联网+"正慢  相似文献   

16.
幽默细菌     
《同学》2002,(8)
手机广告搞笑版摩托罗拉篇:某酷男骑一辆豪华摩托车在一条无尽的道路上奔驰,路两边是漫漫黄沙。突然车坏了,怎么办?酷男掏出摩托罗拉手机求救。一会儿,只见地平线方向缓缓行来一架骡车,一老农协助酷男将摩托车抬上骡车后扬起鞭子向前走去,一言不发。这时响起画外音:“摩托再好也要骡拉。摩托罗拉,随时随地传信息!”诺本亚篇:车行至一村口,一群家禽拦在路中,酷男下车驱赶,鸡鸭就是不走,无奈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4,(3):188-190
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整合了传统媒体的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手机媒体的使用主体,在求职和就业准备中频繁和广泛的享用着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便利。面对手机媒体在就业工作中日益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积极关注,探索3G、4G背景下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开天之夏、无限优惠、无限沟通”为主题的联想开天商用电脑促销活动于2003年8月8日~2003年9月28日全面启动。有两套方案供用户参考选择。第一套方案:在促销活动期间,凡一次购买相同配置标配开天电脑达10台的用户均可以以198元的价格优惠购买价值2888元的联想红外GPRS彩屏彩信手机G818一部。第  相似文献   

19.
我们如今正处于经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统计,到2016年,中国每100个人中就有96人拥有手机,中国的手机网民占总网民的90%以上,智能手机与4G网络的普及,网络速度更快,人们有了更好的网络平台,也涌现出大批的低头族。低头族现象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也普遍存在,学生离不开手机,手机阅读成为学生每日的必修课。然而,手机阅读对学生有利有弊,如何将手机阅读正确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值得我们深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媒介特征更为显著。手机如何在3G时代发挥广告优势,成为一件科技进步带来的广告新武器,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手机广告的特征入手,探讨手机媒体在3G时代具有的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