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与人类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人类常常借用某些动物来表达某种情感,于是许多与动物有关的词汇在各民族的语言中除了字面意义外,还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实例来分析动物词汇在英汉文化内涵中的异同,有利于人们恰当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东北民间故事中有一类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动物故事,如动物报恩,人与动物交友,人与动物通婚等。这类故事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或表现人们与动物之间的平等相待和睦共处,或表现人们对于动物世界的直觉感受或者对动物的某种信仰和崇拜的情绪,或表达人类对于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动物的一种敬畏。民间故事中的动物母题以生动的情节与场景向人们传递了东北民间百姓素有的那种朴素的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向我们昭示了人类与生态相谐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动物实验对于生物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走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同时也受到了动物权利保护主义的挑战。人类应该尊重动物福利的合理性存在。动物实验是人所从事的动物实验,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科学合理的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04,(5):63-64
目前,尽管基因和遗传工程的出现把人类治病疗伤的基础建立在了尖端的分子水平上,然而,牛吃黏土补充自身所缺某种矿物;红疣猴食木炭来检验其所吃食物是否有毒;黑猩猩叠折毛茸茸的叶子吞下去清除肠道中的寄生虫等动物自疗疾病的方法,也许对人类自疗疾病也有一些启迪——受动物启示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种及其多样性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它关系到人类的食物、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当前人与动物的关系不断走向冲突、对抗,人作为拥有无比优越感的主体具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保护动物不一定意味着赋予动物主体地位,动物只能是法律关系的客体,我们应把动物作为特殊的物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保护动物的观念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实际上动物保护的内容除了研究避免动物濒危或灭绝之外,以动物福利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如家养动物、家庭动物、实验动物、关养的野生动物及其他受人类的活动影响的动物等涉及动物福利的方面内容,往往没有得到广泛而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动物福利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人类与动物相处的关系模式很多,人类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生产劳作等少不了动物。在这诸多的联系中,人类对动物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爱护,这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视动物和人的生命为一、珍视动物的特异禀赋、平等看待动物的境遇和情感、爱养家畜、反对虐待动物等等。  相似文献   

8.
有关动物神话故事和动物图腾崇拜是人类和自然界相互斗争、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的神话故事起源很早,种类较多,本文从人与动物的斗争、动物界的弱肉强食的客观规律、动物故事中智慧比力量更重要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并加以阐述。动物图腾崇拜的产生,其目的护佑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为了保全自身、部落的安全。总之,两者都真实的反映了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与自然抗争,保护自我生存的情形。  相似文献   

9.
动物解放论与以往动物保护主义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保护伦理是环境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论是关于动物伦理的现代讨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与以往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不同,动物解放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它主张从"动物的解放是人类解放事业的继续"出发,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直接扩展到动物身上,从而让动物拥有道德地位,以此从外部、强制性地限制人对动物的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10.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生趣盎.然。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实则是因其美丽而激发起人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初中课文中有一些描写动物的佳作,在学习时,要特别留意,看一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动物之美的。  相似文献   

11.
小块头也有大智慧提起"仿生学",你想到的是什么?鸡蛋壳形状的抗压房顶,鲸的流线型,晚上眼神儿不好的蝙蝠和雷达的发明?如果只是认为动物身体的形状或是某种特殊功能可以让人类拿来"山寨"一下,你就有一点out了。其实,动物的智慧也是可以让人来模仿的。  相似文献   

12.
万物皆有灵性,而人类乃万物之灵,理应更通达并体察万物之情,发现动物种群精彩纷呈的特征,从而激发人类真善美的心灵,与万物灵性沟通甚至打成一片,爱生护生,进而与世界和谐相处。本单元作者无一例外,人生中与某种动物有一段难忘的经历,结下过不解之缘,而后发自肺腑形诸笔墨,形成一篇篇美文。所选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启蒙》2012,(3):38-42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人类与动物一直是盟友。我们与动物共同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旅程,如果没有动物,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由于人类自视甚高,认为没有自己聪明的生物价值比较低,得到的照顾也应该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疯癫亚当》三部曲展示了极端环境下人类的生存危机。小说中不同人群对待动物的态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动物观。小说批判了人类的人性与动物性的二元对立以及动物机器论思想,表达了人类与动物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小说警告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反思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动物福利是动物的一种康乐状态。开展动物福利,对于人类、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动物的福利现状不理想,有关动物福利的法规缺失。要强化和完善我国的动物福利保护,必须明确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确定有关的强制性法律规范,提高民众的动物福利意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物学等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动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动物是否有语言"这一话题又开始被重新提及。本文认为动物是有语言的,语言是任何有生命物体之间用来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工具,人类有语言,动物同样也有自身独特的语言系统,而且动物同人类一样拥有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是证明动物有语言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观察我们也发现动物能够使用多种方式同人类进行交流,这又进一步证明动物是有语言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从宏观方面来看,动物是有语言的。  相似文献   

17.
沈石溪关于狼形象的塑造,在当代动物小说创作中占据独特的地位。他的作品既展示了狼在大自然中真实的生活状态,也找到了狼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契合点。作品通过对动物的生存法则、动物间的关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动物之间的情感描写,对狼形象做出了全新的诠释,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类社会状况的剖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的毛皮用处很多,可以用来做皮鞋、床垫、皮夹克、皮带、皮包、毛领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毛皮动物形态、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使大家加深对这些动物的了解,自觉地加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眼泪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被那一滴泪珠惊呆了。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所专有,直到真的看到动物的泪,才为之感到惊愕.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心与人类的紧密相关的动物的状况。动物福利概念也传播开来。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已经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文就我国的动物保护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