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斌  李永明  覃盛安 《大众科技》2011,(6):15-16,37
ARM作为一种32位的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已广泛应用于自动化工控设备中。随着嵌入式系统不断推出新版,目前ARM设备类似于32位的PC机,有稳定的系统平台和多种多样的周边扩展接口。文章就介绍基于ARM的英特网接口(RJ-45)和串口资源,连接PC和MCU(单片机)组建网络远程集中控制分散安装空调的系统管理平台,简述基于ARM应用网络程控空调系统的组建过程。  相似文献   

2.
ARM7嵌入式处理器以太网通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子设备日趋网络化的背景下,嵌入式系统,32位单片机ARM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用嵌入式设备与Internet结合构建远程网络控制平台实现以太网通讯,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在机房通讯设备远程控制平台中。ARM7嵌入式处理器以太网通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进步,带有触摸屏的TFT—LCD在嵌入式系统应用中,为人机交互提供高质量的画面显示。WXCAT35-TG3#001F是东华提供的3.5英寸,分辨率为320×240的4线模拟电阻式TFT—LCD。S3C2440A是三星公司提供的基于ARM920t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内部集成了通用的LCD控制器、8通道10位ADC和触摸屏接口。本文以S3C2440A为嵌入式处理器,WXCAT35-TG3#001F为显示设备,设计了TFT-LCD驱动电路,并完成了触摸屏的校准。  相似文献   

4.
谭婕娟 《大众科技》2011,(2):148-149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普遍应用,近几年各类高职院校纷纷引进32位嵌入式系统ARM的教学,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提出了一种先实验后讲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LPC2210是PHILIPS公司生产的基于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跟踪的16/32位ARM7TDMI-S核的CPU。该系列芯片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嵌入式设备。介绍了LPC2210型ARM7微处理器和基于该处理器的最小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最小系统中电源、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存储器模块、JTAG、UART等各主要模块的外围应用电路及选型,最后给出简单的硬件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基于ARM7控制芯片LPC2214的嵌入式WSB主机系统接口设计,系统中采用了USB主机及设备控制芯片ISP1161。文中着重描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电路图和软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基于ARM7控制芯片LPC2214的嵌入式WSB主机系统接口设计,系统中采用了USB主机及设备控制芯片ISP1161。文中着重描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电路图和软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张朝鑫 《科技通报》2015,(4):157-159
现阶段的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由于体积、容量和便携性等原因,功耗问题尤为突出。嵌入式程序无法在运载程序中低功耗的使用,造成机体运作时间缩短的现象,降低了机体运作性能。为此,提出基于嵌入式ARM的捷联惯导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将嵌入式与ARM微处理器构建的平台,用捷联惯导的方式完成制导任务。建立位姿自主预测模块,通过位姿定位检测,结合嵌入式程序模块进行自主预测,并在嵌入式ARM微处理器的平台中,经过建立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完成对ARM的捷联惯导的过程。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嵌入式ARM的捷联惯导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实现了嵌入式ARM惯性微处理器直接运行在载体上,为用户提供了低功耗、高效能设计处理器,嵌入式ARM的位姿自主预测缩短了研发周期也同时降低了成本及耗能,具有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为嵌入式处理器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系统选用Cortex-A8架构的ARM处理器,针对该处理器及硬件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完成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在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完成的基础上,分别开发GPS接受机、惯性组件MPU9150和气压计MS5611的接口驱动程序,完成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采样频率高、系统资源占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干32位微控制器S3C2410的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方案,介绍了在ARM处理器S3C2410上扩展CAN总线设备的硬件接口设计,讨论了CAN设备驱动程序和CAN总线通信等的设计方法与实现。经实验证明,此结构简单,稳定性和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11.
当今信息时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无处不在,而ARM嵌入式系统应用市场份额约占75%.从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入手,分别从ARM的定义、ARM微处理器、ARM开发工具及调试方法来介绍ARM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接着,讨论了ARM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介绍了目前市场上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最后,概括了ARM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产业化发展,并预测ARM技术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传统圆网印花机的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ARM和FPGA的嵌入式圆网印花机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并开发了试验样机系统,充分利用了ARM微处理器高速运算能力和FPGA的快速配置能力,大大的减少了系统的外围接口器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化工程机械机群通讯与定位系统。该系统以32位嵌入式ARM微处理器的智能监控器为核心,通过CAN现场总线将车载上的各个底层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并通过扩展GPRS无线通讯模块,实现车载远程监控。从硬件和软件上给出了该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小燕 《科技广场》2006,(7):100-102
为提高弧焊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焊缝质量,减少机器人自身负荷,本文研究了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和32位ARM微处理器的焊缝跟踪系统,使弧焊机器人能及时检测并自动纠正当前焊接点与焊缝之间出现的偏差。  相似文献   

15.
无操作系统支持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包括系统引导(BOOT)、驱动程序、动态内存管理、I/O、通信以及应用软件等方面。该文详细介绍了嵌入式ARM平台上用C语言编写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方法,其基本经验和算法也适合于其他嵌入式平台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主要是基于ARM和Linux的嵌入式系统平台的开发。硬件平台的内核模块采用ARM920T核的S3C2410X嵌入式处理器,外部包含64M的SDRAM和64M的NANDF1ash:硬件平台还集成了液晶、触摸屏等人机接口等,同时提供了USB主机、SD卡扩展接口。在此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探讨和解决了Linux操作系统移植过程中所面临的任务和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控制器DM9000A和32位ARM处理器S3C2440的嵌入武以太网接口的设计方法.硬件部分介绍了DM9000A的原理以及系统的电路组成,软件部分主要在linux操作系统上开发网络驱动实现网络的接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调光系统的网络化和多协议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ARM技术的多协议调光系统。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和工业化的工业级ARM9开发平台。所设计实现的系统有效的实现了调光市场的设备需求,丰富了公司的产品和增强了产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嵌入式系统提供用户接口、管理有关信息的输入输出、监控设备工作,使设备及应用系统具有较高功能和性价比。进入21世纪,全球数字化、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嵌入式系统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也正在IT领域掀起新一轮热潮。  相似文献   

20.
基于ARM9的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要装载到ARM9系列芯片开发板上的linux系统进行定制和裁减,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在开发板上装载用于引导和硬件初始化的u—B00T程序。(2)linux系统kernel的移植。(3)linux文件系统制作。实验结果表明:实现了linux系统到定制目标平台的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