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宋代畲族史的几个关键问题——刘克庄《漳州谕畲》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于宋代畲族史提出了如下新观点:一、唐末五代出现的"畲山儿"一词,是畲族酝酿时期的称呼;南宋中叶<舆地纪胜>使用的"山客輋",则是正式作为后世畲族族称的最早史例;南宋末期,赣、闽、粤之交的漳、汀、潮、梅、赣五州毗邻区域已成为畲族的基本住地.二、畲族族源主要包含百越后裔、南迁武陵蛮和入畲而被畲化了的汉人三大部分.三、畲族的汉化进程,是与畲族的形成发展史相伴相随的,南宋中后期湘、赣、闽、粤的大规模畲民抗争运动,可说是畲族汉化的正式启动时期.  相似文献   

2.
赣、闽、粤边区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理区域和社会空间,有着特殊的区域人群和文化。这里既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也是畲族人口最多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畲族与客家人及其先民共生、共聚、共融,为赣闽粤边区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共同打造了绚丽多彩的“客家文化”。由此,赣闽粤边区的畲族与客家及其相互关系,也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畲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而又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它所创造的传统文化,在强大的汉文化圈中,特别是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采取军事、行政的强行同化手段,没有被消灭,反而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共生,具有强大生命力,表现出其自身的价值。1、维系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强大凝聚力。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系统的文字,因此畲族的历史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只能从整个中华民族史料中寻找。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公元7世纪初隋唐之际,畲族先民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并同唐王朝派去的陈政祖孙三代军队进行持久的抗争,最后连镇压畲民的刽子手…  相似文献   

4.
客家文化是一颇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而其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一体多元”结构。“一体多元”特色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战乱、饥荒、人口迁徙、民族融合等社会政治因素与赣闽粤边区自然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客家文化中的构成因素 ,可以清楚地看出汉族与畲族等少数民族相互交融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的文化组成中,音乐文化占有重要部分。因此,音乐文化一定会存在一个民族的某种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政治背景和宗教信仰下的不同音乐文化形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其自身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化。其中,畲族是一个历史悠远的民族,虽然没有形成本民族文字,却有着自身独成一系的语言文化,并且也已经形成显著的民族特征。尤其是其民族内以歌为言,以歌交流的文化特征。畲族人民将唱山歌作为一种生活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民族音乐文化。畲族山歌融入了畲族丰富的浙西南民间文艺形式特色,在中国音乐文化资源中,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6.
畲族先民最早居住地在何方?畲族是哪个地区的土著民族?民族史学界一直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1.蒋炳钊教授认为“闽粤赣交界地区是畲族原住地,畲族是古越人的后裔”;2.徐规、施联朱两位教授认为“湖南武陵地区是畲族发源地,畲族来源于晋汉时期的‘武陵蛮’”;3.陈元煦教授认为“闽省是畲族的原住地,福建土著间人是畲族的先民”;4.最近,郭志超副教授提出“闽粤赣交界地区是‘山都’越人(包括本客人)的原住地,山都人与畲族文化习俗大别,畲族不可能与山都人同为本土越人之后。畲族是由湘经粤北迁入粤…  相似文献   

7.
雷伟红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1):31-33,56
畲族是分布在我国闽、浙、赣、粤、皖五省一百多个县内山区的一个杂散居民族。畲族有着独特的婚姻家庭习惯法。通过对畲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性质、特征的介绍,着重分析了畲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和重合关系,提出了处理两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以此推进我国当今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自信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畲族独特的民歌、舞蹈、服饰、建筑等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宁德市民族中学是一所以畲族学生为主的民族学校,肩负着将闽东畲族子弟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学校秉持“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9.
畲族族源问题讨论展开以来,已初步形成越人后裔说;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的武陵蛮说;以及“南蛮”中的一支说。近见施联朱先生《畲族来源与迁徙》一文,进一步阐述畲、瑶同源于武陵蛮的主张,这使畲族族源讨论又前进了一步。但笔者对于施先生根据其引证的资料所作的结论,尚难苟同。畲族与武陵蛮在其民族形成的历史上迄今尚找不出任何亲缘关系,说它们各是“南蛮”中的一支则可,把“南蛮”中的“武陵蛮”硬说成是畲族的族源,则未免缺乏必要的根据。  相似文献   

10.
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古朴而特突的婚俗就带有鲜明的历史痕迹,如简约大方的“行嫁”、以喜作忧的“哭嫁”、礼节繁复的“大户嫁”、搜求考察的“借镬嫁”及双方默契的“抢亲”等。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引起许多涉猎者的兴趣,仁者智者纷纷撰文,各有所见。有的认为新娘的红盖头是姐弟结婚的“遮羞巾”,也有认为婚礼中的对歌是为了抵制“初夜权”,陈华文同志则把各种婚嫁类型一概视为“掠夺婚的变异仪式”,且是浙江温(岭)黄(岩)平原汉族直接影响的产儿。他的《古老的文化姻缘——畲族赤郎习俗与洞房经比较研究》一文,笔者认为有商榷的必要。畲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使其各个支系的生活环境、经济基础和对于文化传承的变异及结婚对象的条件各不相同,各自采用的方法、形式有所差别,不能以简单的方式一言以蔽之。从纵向看,畲族婚俗从古到今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一成不变。只有对不同的婚俗仪式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才不致于在变色镜中看“万花筒”。  相似文献   

11.
族类生命意识区别于"爱国"的政治概念,是人类所共有的,包括族类生存与发展双重含义,并可以脱离国家的政治依托而独立存在的文化概念。中国历史延续至宋代,与中原王朝跨入后期封建社会相对应,汉族与周边民族的政治军事关系开始出现了历史性的逆转,汉族在与周边民族争取政治生存空间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劣势。亲身经历着这一历史过程的苏轼在这种民族关系环境的刺激下,结合汉族原有传统中的族类生命观念,以及家学渊源,对汉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文化发展的可延续性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以其强烈的危机意识与不为空言的特点,诠释了他自己以汉族为本位的族类生命意识。尽管苏轼的这种族类生命意识在北宋时代还具有相当的历史局限性,但在今天世界文化交融日益紧密的形势下,对以"中华民族"为整体概念的宏观性族群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兴沈氏与刘宋皇权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兴沈氏的出现是江南士族正式登上南朝政治舞台的标志,在刘宋强化皇权的斗争中,沈氏人物沈演之,沈庆之,沈攸之我不置身其中,而沈氏家族的政治地位也由最初的君主私人亲信的身份向“王朝之臣”转化,南朝四代,沈氏累世贵显的地位由此奠定,沈氏家族的崛起与南朝皇权政治的复归息息相关,同时也反映了南朝历史中南方因素的加强。  相似文献   

13.
七姓瑶是由生活在湖南怀化一带的蒲、刘、丁、沈、石、陈、梁七姓构成,关于其族源说法不一。文章从学术界公认的瑶族族源的历史脉络出发,结合怀化瑶族发展的文献资料,研究认为,七姓瑶源自于远古的三苗与荆蛮;"武陵蛮"或"五溪蛮"是其主体来源。自隋唐以至宋,怀化瑶族逐步完成由"蛮"到"徭"的文化整合,"辰州徭"、"靖州徭"和"沅州徭"即为怀化瑶族早期的民族共同体。七姓瑶作为瑶族的一个支系当在明清时期形成,其直接来源即为"溆徭"和"辰溪徭"。  相似文献   

14.
以大量原始的彝族文献和鲜活的现实民俗为养料,以彝族和其他民族关系流变史为主线,通过条分缕析的历史勾勒和整体的理性关照,探寻彝族传统道德在原始社会时期、西汉至南北朝时期、南诏时期、元明清时期发展轨迹,挖掘彝族传统道德现代转型所需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中国古代新型宗族体系得以确立的最重要时期,此后的中国基层社会组织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随着唐以前社会基层权力体系的崩溃,宋代必须要在原有制度基础之上拓展新的路径,否则难以适应经济基础已然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环境。宋儒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逐步解决了新型宗族组织的理论问题,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而又具有规范意义的模式,这些理念随着元朝以后儒学地位的崇高而愈益得到民间的认同,使祠堂等设施得以普遍化,祠堂成为民间极其普遍的家族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6.
南宋是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也是理学形成的重要社会时期,该时期的风俗绘画作品深受理学的影响,画面内容亲切真实,生动形象,表现出了一种平淡质朴的美。南宋货郎风俗画家们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他们主观感受到的社会生活,以及“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绘画创作理念。通过对南宋货郎风俗画的题材和技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夯实当代风俗画的民族根基。  相似文献   

17.
认为金朝五世皇帝完颜雍在位29年(1161—1189)中,励精图治,业绩显著,有金国“小尧舜”美誉.介绍其从执政伊始,即在短期内剿灭契丹农牧民和汉族反金起义军,稳定政局的过程.肯定其主动让步于南宋,签订宋金“隆兴和议”,减岁币,降辈份为叔侄关系,同南宋保持和平友好相处30余年的积极意义.论述金世宗“减丁战”,修筑边堡界壕,作持久防御的策略.金世宗的安边保境策略终于延缓了后日蒙古灭亡金王朝的历史进程,充分肯定了金世宗安边保境方面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8.
孔远征 《集宁师专学报》2011,33(2):13-19,24
金代女真族作家完颜瑞的词作,在文化心理上有着明显的汉民族倾向,在创作中也经常化用前人诗词名句及典故,但是他又保留了北方少数民族率真、洒脱的冰霜之“清”。透过樗轩词的创作,对女真族的汉化程度可略见一斑,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多民族文化碰撞、融合语境下哺育并成长的女真词人完颜瑶的创作已改变了北宋词的走向,其亦迥异于同时期的南宋词,金词这种异质的风采值得我们深思,所以,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实乃金词发展的原发动力。  相似文献   

19.
从新发掘出来的史料论证,宋代新化奉家峒的奉姓"蛮猺",是现今新化县奉家山奉姓家族和隆回县虎形山奉姓花瑶的族源.现今新化县奉家山奉姓家族的本来族属应为瑶族.瑶族在梅山文化的多元构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福建的民族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了秦汉时期福建地区的民族融合情况 ,认为在秦朝和西汉前期 ,福建地区的主要民族是闽越人 ,其主要经济形态是封建社会经济 ,而偏远山区则仍为部落经济。经过汉王朝的多年努力 ,至东汉时期 ,闽越王国的大部分越人已经融入汉族。福建地区普遍建立了县级行政机构 ,经济、文化逐步走上了与中原开放交往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