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是把敦煌所出文字文本与天水所出隋画像石图像本对照研究的尝试.安城有祆教祈雨祭,诗云"更有雩祭处,朝夕酒如绳".天水隋石棺床石屏风原编号第9图,有酒自高处人工制造的牛头口中流出,酒流如绳如线,朝夕不辍,下有人跪拜.此图当为粟特等胡人以酒祭祆教雨神得悉神(Tir),此即"雩祭",所用之酒不排除有专用于祆教祭祀的豪摩(Haoma)酒.  相似文献   

2.
天水棺床墓年代定为北周至隋初较为合理;天水棺床墓及出土石棺床与北朝隋初入华粟特人墓葬、石葬具差异明显,墓主人可能不是入华粟特人,其族属需要进一步探讨;据文献记载,北周鲜卑贵族宇文广葬于上邽(今天水市秦州区),南北朝诗人庾信为宇文广撰写的《墓志铭》与天水棺床墓、屏风画多处吻合,棺床屏风画与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中的8首诗作高度契合,为深入研究天水墓葬的族属、墓主人身份和屏风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佛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佛教郑炳林唐敦煌县从化乡是以居住敦煌的粟特人建立起来的,①到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虽然从化乡的建置被取消,但是粟特人势力并未因此而减小,相反势力和影响都有所增强。粟特人信仰祆教,归义军衙内支出帐中,赛祆是一项重要内容,是当时官府一项...  相似文献   

4.
滕磊 《家教指南》2006,(5):89-93
琐罗亚斯德教乃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一度成为萨珊波斯、大夏和粟特城邦的主要宗教,在伊朗及中亚各地广为流行.至少在魏晋时期,琐罗亚斯德教就传入中国,隋唐时期曾与景教、摩尼教并称"三夷教",又称祆教、火祆教或拜火教.本文依据近年入华祆教研究的新进展,通过中西亚祆教寺院的比较,试图找出在华袄教寺院(祆祠)的一些特征,如位置、型制结构,内部设置火坛、悬挂素书、供奉神龛等,以期对中国的祆教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祆教起源于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主要由粟特人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土,敦煌文书中不乏祆教尤其是祆庙的记载。从建筑形制上来讲,敦煌祆庙呈现出古波斯宗教建筑的特征,中央为四柱方形内殿,四周绕以柱廊;庙中既祭拜神像,又有圣火崇拜的痕迹,考虑到中亚祆教与波斯本教的关系,敦煌祆庙应同时继承了中亚和波斯两地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火神信仰是我国民间传统信仰的一种。它与祆教的关系学术界历来争议不断。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以商丘火神台为代表的豫东地区的火神信仰,与中古时期祆教在当地的文化遗存有关。豫东地区的火神信仰很有可能包含祆教信仰的某些元素,而这种可能一定程度上是二者涵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阿维斯陀经中的风神伐由不仅是自然之风,更象征万物生命的气息.伐由传到中亚地区后,借鉴了当地的湿婆形象,变成了贵霜祆教风神乌悉.萨珊人征服巴克特里亚地区后,对乌悉形象进行了一系列改变,使他更接近了伐由的"琐罗亚斯德教"特征.三头乌悉的形象在粟特继续存在,称为乌悉帕卡,比伊朗本土的伐由地位更重要了.传到中土的乌悉帕卡以三尊神之一的形象出现,唐宋文献清楚地记载了这一披着湿婆外衣的祆教风神,生动再现了祆教与印度教、佛教之间的交流图景.  相似文献   

8.
《河西学院学报》2019,(4):54-60
中古时期凉州武威安氏家族在唐朝时达到鼎盛,从李唐建国到朱温灭唐,这个家族中的的安修仁、安兴贵、安元寿、安忠敬、李抱玉、李抱真以及李振等人在唐王朝2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政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得这个家族成为入华粟特人中最为知名的家族之一。安氏家族的政治成功与家族汉化进程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出土的宋金时代的壁画墓和画像石棺上,多有“二十四孝”的内容, 其中题作“王武子妻”、“刘明达”的两幅画像至今未得其解。“王武子妻”的图见于洛阳张君石棺、洛阳十三秀才石棺、河南巩县石棺、山西永济石棺、山西长子县百哲壁画墓、山西沁源县正中壁画墓、山西闻喜县小罗庄1、2号砖雕墓。“刘明达”  相似文献   

10.
孔子曾评说春秋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后世学者将其理解为春秋社会的全然失序,我们认为这一理解有失偏颇.春秋时期的各级贵族在"礼制"上只是顺次对其上一级贵族实行了反动,僭越了上一级贵族的礼制,并将之习惯化,最终将其固定下来,从而形成新的社会规范.我们依据典籍文献,结合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的考古资料,以春秋晚期棺椁制度的变化为切入点论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1.
正意大利学者康马泰著、毛铭译《唐风吹拂撒马尔罕:粟特艺术与中国、波斯、印度、拜占庭》2016年11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康马泰结合主持中亚布哈拉古城考古的挖掘实践及多年研究的心血之作。全书分为四卷:《粟特艺术与中国》《粟特艺术与波斯》《粟特艺术与印度》《粟特艺术与拜占庭》。关于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唐代端午节、中国北朝墓葬中的粟特艺术、粟特信仰与佛教、印度教神祇的关系等,书中都有精彩论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康马泰于1989年首先考证出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西墙内涵,并对这些关于唐  相似文献   

12.
洛阳北魏时期的世俗石刻线画艺术,作为陵墓装饰雕塑艺术的一种形态,多见于此期墓葬中的石棺、石棺床、石室、石基门、墓志上,自民末清初以来,已发现多件。其中著名的有宁摄石室(孝昌三年,现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孝子画像石棺(存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元融石棺、元盛石棺、秦洪石棺、元文石棺、王悦石棺、升仙画像石棺、元日韦石棺(武泰元年三月十六日)等。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石棺床、石墓门(媚、框、扉)、石碑座等。洛阳北魏世俗石刻线画遗存数量较为丰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姿百态,本文试囹对其本身的艺术风格和它…  相似文献   

13.
课本上有两个错字:第128页“袄教”的“袄”字和第146页地图中“西周回鹘”中的“周”字。“袄教”应是“祆(xi仭n)教”。祆教又名拜火教或波斯教,是波斯人琐罗斯德所创,流行于古代波斯。其教义认为,宇宙间有光明的善神和黑暗的恶神相互斗争,坚信最终光明总要战胜黑暗。他们以火代表善神而加以崇拜,也拜日月星辰及天。祆教在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到唐时得到广泛流传。唐代的长安、武威、敦煌等地都设有祆祠,长安城内有胡祆祠、祆祠、西祆祠、南祆祠。“西周回鹘”应为“西州回鹘”。回纥,是铁勒族的一支,最早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  相似文献   

14.
宋代之前 ,壁画的产生首先是宗教、巫术的原因 ,其次是制度原因。而在宋代 ,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发达 ,平民阶层的经济实力得到空前发展 ,富裕的阶层逐渐扩大 ,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开始变大。这些影响是全方位的 ,当然也波及丧葬礼俗制度。从艺术形式上讲 ,宋墓壁画的直接渊源是唐墓壁画。但由于社会的背景和使用者身份地位的巨大差异 ,两者在艺术风格的表现上很不一致。如果说唐墓壁画的艺术特征是粗犷与雄浑 ,那么宋墓壁画的特征就是精致与典雅。  相似文献   

15.
草原石人     
肖武 《当代职校生》2008,(12):34-34
他们散居在巴音布鲁克、巩乃斯等草原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区。在那些茔墓、石棺墓或石堆墓前,面朝东方手握佩剑、镰刀、斧头或牛角杯,孤独而坚定地守候,一站就是几千年!  相似文献   

16.
运用考古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法、美术考古学等理论,通过对太原地区北齐壁画墓与同时期其他地方所留存的壁画墓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更进一步了解北齐时太原地区丧葬文化的独特之处及对后世丧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搜神记》约在朝鲜半岛三国中后期相继传入高句丽、百济、新罗。朝鲜中古时期的叙事文学也从《搜神记》等中国志怪小说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三王墓》故事是《搜神记》最精彩的一篇,如果把《三王墓》故事与高丽中期朝鲜中古时期一些相关的叙事文学进行梳理,可以探明朝鲜叙事文学传统形成过程及中国唐前志怪小说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72年发现的唐阿史那忠镇墓石与其他唐墓出土的镇墓石上的文字内容有较大的差异。目前,学界对于该石上的文字内容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本文利用《大汉原陵秘葬经》和《地理新书》两部传世史料对阿史那忠镇墓石上的文字做进一步地释读,进而分析阿史那忠镇墓石上所反映的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19.
李明伟 《家教指南》2005,(1):108-111
2004年4月,由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姜伯勤著<中国袄教艺术史>,是粟特史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着重评价了袄教艺术史研究对粟特历史文化及丝绸之路研究的贡献,介绍了姜伯勤先生在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的继承与创新.同时,高度评价了姜伯勤先生的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20.
货币作为商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媒介物与等价凭证,既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顺利进行,也间接促进了沿线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通过梳理粟特铭文钱币,能看到东西方文化对粟特地区的深刻影响。无论是希腊、波斯式货币的使用,还是仿制唐式货币,均取决于粟特人商业贸易活动之需求。可以说,一段粟特货币史也就是一部微缩的丝路贸易发展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