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网络借贷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大学生受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思想侵蚀,不考虑过度消费行为后果是产生不良网络信贷的深层原因.做好廉洁教育工作会起到固本清源的积极作用,作为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战斗堡垒,高校必须从组织上高度重视、入学教育早着手、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细致做好学生管理教育,让廉洁意识深入学生思想,从源头上防范不良网络借贷风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安全现状愈发令人担忧,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失去希望;缺少防范,事故频发;生活空虚,沉迷网络;缺少监管,肆意妄为。应该加强安全教育;进行电话家访;利用QQ互动;开展活动引导;鼓励亲子互动。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是涉及大量数据信息和社会关注度高的一个网络应用.通过分析目前招生网络安全的现状,结合招生网络传输特点,对招生网络的安全与防范从硬件规范、技术防范、制度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意外死亡,会对学校、学生家庭甚至社会造成巨大影响。为此,学校必须加强领导,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校园贷",指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及缺少有效监管,"校园贷"引发了一系列恶性案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作为承担着人才培养与教育重任的高等院校,要加大对大学生的金融知识、信用安全教育,培育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校园贷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并学会防范其风险。  相似文献   

6.
辅助学习工具费用是学生在校期间,因学习需要而购买辅助性学习用品所支出的费用,是高校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开支。笔者对高校学生(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的辅助学习工具费用支出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大学生存在的消费误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科学的节俭意识;在高校开设消费道德教育和消费心理教育课程;重视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指导大学生解决实际消费问题,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高校学生应学会合理消费,做到俭而有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积极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父母应为子女的消费把关;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应予以正面引导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校园贷款以其放贷快、门槛低等优势逐步进入大学生视野。随着校园贷款的风险事件的频频曝光,蓬勃发展的校园贷款模式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本文通过对广东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以及经济情况进行调查,归纳网络贷款类型,分析大学生信贷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为加强网络贷款监管力度以及完善网贷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以及手机网络、博客、即时通讯软件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防范工作体制建设、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和引导及重视对新媒体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切实维护高校校园和谐及稳定。  相似文献   

9.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建立完善校园网站、加强网络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等多种措施.积极主动地做好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网络带给大学生丰富便捷的沟通方式、表达渠道以及创意舞台,强大的网络功能和网络应用也使大学生的生活进一步嵌入了网络世界。引导学生合理地掌控自己的网络生活,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注意增进与学生的网上互动,同时加强网下交流;开展网络道德和安全教育,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表达;为学生创造发挥才智的网络平台,同时防范化解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