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创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针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宗旨模糊的问题,可围绕企业家精神培育开展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具有三点突出特征,即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机会意识。可从企业家精神培育主体、路径、方法和保障四个层面,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不仅需要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更需要精神层面的引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不仅是驱动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动力.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与大学生创业意愿成正相关关系,而创业心理资本在此过程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把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3.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就是要实施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企业家精神教育。企业家精神教育在课程设置模式、课程侧重点、课程教学主体及教学方法方面有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高校企业家精神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就是要实施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企业家精神教育。企业家精神教育在课程设置模式、课程侧重点、课程教学主体及教学方法方面有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社会稀缺资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它所蕴含的特质是每个个体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企业家精神教育应当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融入到各学科之中.而英语专业教育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企业家精神培养能够与之更便利地深度融合.将企业家精神融入英语专业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创业教育和素质培养,也对英语专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促成企业家精神培养与英语专业教育的融合,需要从转变思想认识、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利用中西文化交融等方面入手,进而进行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孙昱 《机械职业教育》2021,(8):36-39,44
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专门文件明确了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时代价值,并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企业家精神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并蕴含在整个创业教育体系中.文章总结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特征,提出了目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企业家精神缺失的具体表现:盲目缺乏理性、团队合作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匮乏;分析了企业家精神缺失对大学生创业产生的影响,基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视角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文化活动、保障机制几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企业家精神相关理论基础上,深入阐述以企业家精神培养为前提的创业教育,具体包含创新意识、承担风险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这三方面.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建议从多个方面培养,将大学生企业家精神、自主创新意识、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业人才,实现就业模式变革、创业促进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动力.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育的阵地,需要将企业家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成长基因,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核心素养.基于对浙江省982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创业核心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对于企业家精神的价值认同度不高,创业核心素养水平差异较大.高校创业教育要担当起传承企业家精神的时代责任,应在创业文化浸润中强化对企业家精神的价值认同,在分层分类创业教育课程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核心素养,在"四链"融通创业支持体系下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培育创新创业型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影响下,中国正面临难得的创业契机。顺应国际创业热潮,中国高校纷纷推进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笔者认为,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高职创业教育必须以企业家精神培养为核心,才能输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类人才。  相似文献   

10.
孙大雁 《文教资料》2008,(25):174-175
创业教育对那些不打算毕业后就创业甚至毕业后可能永不会创业的大学生有益吗?若有,作用在哪里?本文着力探讨这一问题,希冀能抛砖引玉,目的是使创业教育能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让更多人受益.本文首先综述了目前人们对创业教育作用的认识;接着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详细阐述创业教育经由创业教育的核心——企业家精神这一变量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发生重要作用;最后,结语部分里,笔者对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予以了强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