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应力求用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客观真实。然而在许多电视新闻中,尤其是在暗访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真实,可将其称为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可定义为: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受现场环境制约或编辑意图需要的影响,采用不够精确的视听模糊效果描述新闻事物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受众的思维活动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杨静 《视听界》2004,(3):48-48
新闻评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力图使受众接受传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诉诸行动,为达到这一目的,各种媒介都努力在深入认识各自传播功能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争取最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评论是以电视媒介为载体,而电视传播具有多符号双渠道、迅速及时、声形兼备和易于被受众接受等特点,对于这些传播手段特征的充分认识和有效把握,能够开发电视新闻评论的内在优势。作为具象信息和抽象信息相互融合的产物,在以抽象的逻辑思维和推理为主要手段的新闻评论中,电视新闻评论具有如下的优势: 首先,电视新闻评论论据的极高可信度和现场实证性,使其贴近实际。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通过画面这一构成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应力求用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客观真实。然而,在许多新闻,尤其是暗访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中,受众接触更多的是“模糊的真实“。电视新闻模糊语言可定义为: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受现场环境制约或编辑意图需要的影响,采用不够精确的视听模糊效果描述新闻事物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受众的认知心理活动传播新闻信息。①  相似文献   

4.
纪实是电视新闻的一种表现手段也是电视工作者的一种审美态度,是电视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有效方法。长镜头的运用、即兴采访的发挥、现场直播的选择都是电视新闻纪实性手法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电视新闻中存在着诸如导演、补拍等违背纪实性原则的现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电视读报节目是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报道或评论),以电视化传播形态进行导读、点评,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的紧密结合。电视读报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资  相似文献   

6.
钟春林 《新闻传播》2009,(11):85-85
一、新闻标题的内涵 新闻标题是置于各种媒介所刊(播)的各种体裁新闻之首或独立存在的,对所刊(播)新闻内容进行言简意赅概括的语句。电视新闻标题是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的新闻的题目,是用以提示评介新闻内容的一段极简明扼要的文字。它以字幕的形式伴随着图像出现.一开始便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杨皓 《记者摇篮》2007,(8):103-104
"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技术传播的、多符号的新闻"或者"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技术传播的、多符号的、报道正在变动和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传播。"(《中国电视新闻学》方亢著暨南大学出版社)这一论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是电视家族中异军突起的新军,是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的最新变动和最近发展事实的信息。较之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兼备的优势。换句话说,报纸是通过字(也有照片,但它是静态的)把信息传递给读,广播是通过声音把信息传递给听众,而电视则是通过电视的多样化符号——形象、声音、字等,把信息传递给观众,这种声画并茂的形象化传播,现场感强,真实可信,在单位时间里使受众获得较大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电视承担着解释、说服、娱乐等多项功能,对现代信息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电视受众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和受传者,受众心理是受众在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时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是媒介传播内容这一客观存在作用于受众大脑而产生的主观反映。受众心理由媒介传播所触发,  相似文献   

10.
哈娜 《记者摇篮》2004,(2):58-58,50
所谓“对外电视新闻传播”就是以声音、图像和文字为载体,向全球的受众(包括国内受众)传播新近发生的、重要的客观事实及事实变动。新中国的对外电视传播事业始于50年代末。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对外电视传播大致经历  相似文献   

11.
云媒体时代扑面而来,将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影响我们的社会感知。所谓云媒体,是指依托云计算时代互联网能自动将信息进行整合分类、交叉处理的技术条件,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不同新老媒体形式共同聚合成一个庞大的媒介集群,进而构建起一个内容无界限传递、载体多样化应用、受众主体式参与的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平台,以便针对细分的受众需求对信息进行便捷地全面扫描、有选择地加工组合的媒介发展模式。在过去几十年的传播年代里,电视新闻凭借其特有的直观快捷的传播方式一直占据着新闻传播的重要位置,其他节  相似文献   

12.
李劲尧 《东南传播》2012,(7):140-141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出现至今已经成为民生新闻节目吸引受众眼球的一项法宝,它是针对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或焦点话题而设置的特定调查,它能通过议程设置而实现电视媒介与受众的互动,从而起到引导舆论、增强媒体影响力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新闻互动话题的传播特性出发,探讨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设置原则及其扩大传播效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齐玉 《新闻窗》2013,(3):92-92
一、电视民生新闻出现的背景从口头传播到印刷传播再到电子传播,这是人类信息传播经历的传播过程。电视媒介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给人一种空间感,能够将信息准确的还原。新闻是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也经历了上述的三个阶段。新闻从印刷时代转入电子传播时代后,电视新闻以自身的优势略胜纸质新闻。电视传播的特性能够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虽然传统的电视新闻联播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但却不如电视传播那样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更加注重对老百姓的关注和关怀。在当下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传统的新闻传播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了。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社会中,电视是一种较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而电视新闻的出现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电视传播的传统格局。既方便了受众获得信息,又提高了受众获得信息的速度。如何使电视新闻具有吸引力,使受众对电视新闻产生浓厚兴趣,电视新闻编辑就是其关键。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要点的分析,以期能对广大从业人员更好地编辑制作电视新闻有所帮助,从而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5.
高洋 《记者摇篮》2007,(6):70-71
新闻评论是新闻传播工具对新近社会现象阐发思想、观点或主张的文章。电视新闻评论就是通过电视这一媒介,运用电视手段对新近社会现象阐发思想、观点或主张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大众媒介传播中,电视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当归功于电视媒介的直陈式传播(技术)特性。众所周知,电视新闻传播的最大特点即对新闻事件现场的逼真再现和直陈,声画冲击力成为其吸引力的直接源泉;缺少了对事件现场的逼真再现,电视新闻传播的魅力根本就无从谈起。然而.随着电视影响力的不断深入,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觉器官,首先是视觉,从这里输入的信息占外部世界进入大脑的信息总量的80%以上”。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视”是它的本质特点。这样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摆在电视播音员面前:每一条电视新闻都是通过电视的屏幕画面传播给电视观众的。画面是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体现;画面是新闻事实传播的媒体;画面是沟通受众心理感受的桥梁。那么,电视新闻播音的语言表达,在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屏幕画面”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在新媒介环境下研究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新媒介形式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在于图文并茂,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强,在特殊地点和关键时刻可以采取现场直播或现场连线的方式进行报道,为受众群体呈现一种视听兼备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在电视新闻传播中,观众对信息的需求由守望型转向窥视型,电视新闻也出现新的发展趋势:风格化、戏剧化、娱乐化、多元化,媒介正在发生着剧烈而深刻地变革。受众理念的变革受众消费新闻的倾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的内容和形式?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考察受众对新闻的需要和态度的角度出发。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受众对新闻的期待有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守望"的需要转向"窥视"的需要。在对新闻的要求上,受众关注的不仅是事件,而且是事件中的人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新闻传播工具(newsmedia):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早期大众传媒是以报纸,书籍等传统载体进行传播信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方式也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层出不穷,然而电视的出现可以说是大众传媒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作为传播媒介的电视所具有的的现场性、参与性、选择性,使得其在众多的传播媒介中颇受喜爱。而在电视传媒的庞大的受众人群中,青少年则占据了一个很大的比重,由其在其特定年龄段的好奇心,求异心,等心理的影响,青少年也就成为了电视传媒的最主要受众。主要阐述了当今社会电视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促进电视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积极引导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