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文 《海外英语》2012,(8):175-176
陌生化在诗歌创作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旨在提高诗歌的独特性,唤起读者对诗歌语言的审美欲望,从而实现诗歌的文学性。诗歌翻译被认为是对原作品的艺术再创造,而如何恰当地使陌生化手法再现在译作中更是一种在适度原则下的创作,把握翻译的"度"是对译者更高层次的要求与考验。文章主要从汉诗英译方面说明在诗歌翻译中处理原作陌生化手法时"度"的把握之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诗歌教学是新理念下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但目前的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歌的言语形式。诗歌语言的主要特质是陌生化,陌生化的形式包括语音层面的陌生化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形式有名词并置、语序错综、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等。在诗歌教学中,应从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入手,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3.
王芳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50-151,186
"陌生化"是一种把平淡无奇的语言变得不平常,从而增加新鲜感的艺术手法。古今中外,诗人通过改变日常语言惯常化的状态,使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东西"陌生化"。"陌生化"适用于诗歌创作,同时也适用于诗歌翻译。在考察中外诗歌"陌生化"现象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诗歌翻译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能再现诗歌韵味,给读者焕然一新的艺术感受,同也丰富了译入语文化。  相似文献   

4.
起源于俄罗斯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移用于文学翻译的问题在文学界越来越受到关注."陌生化"与文学翻译中的"异化"问题及陌生化的程度问题是本文主要观点所在."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是"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可以共享的.适当的陌生化产生的距离是美的,但细部的背离应在整体的把握之中.  相似文献   

5.
"陌生化"是诗人创作的惯常手法,也是艺术性与文学性的代名词。诗歌翻译作为一种艺术再创造,也具有"陌生化"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创造译文的新奇性,更为了促进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互补,译者必须张开双臂、拥抱差异,以"陌生化"为取向,传达出那些使原作成为经典的特质。从翻译文学的再创造性和译者的主体性角度来看,诗歌翻译的"陌生化"取向不是指直译源语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而是指发挥译者主体性、运用"陌生化"手段进行艺术再创造。  相似文献   

6.
"陌生化"最初是用以描述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名词,指对译语文本中所保留的新奇内容的表达和接受的一种理论。陌生化翻译往往通过人为地延长翻译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者的关注时间和感受难度,推动主体从新的角度"感受"译作,从而强化译者对源语文本的文学艺术的独特发现和表达。就翻译过程中对"陌生化"这一概念认识的常见误区加以澄清,并对陌生化理论在诗歌翻译中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理论与英语诗歌教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英语诗歌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陌生化理论作指导,能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促使教师坚持对教与学进行研究,重视诗歌的讲授之道,把对诗歌本质的体会、理解和精神传授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诗歌教学真正成为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诗歌教学是新理念下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但目前的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歌的言语形式.诗歌语言的主要特质是陌生化,陌生化的形式包括语音层面的陌生化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形式有名词并置、语序错综、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等.在诗歌教学中,应从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入手,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9.
王忠范在少年诗歌创作领域最突出的贡献在于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实验。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超常搭配,制造语言的惊异化;二是突破文法,探寻语言的弹性化;三是巧用辞格,追求语言的佯谬化。这种实验通过增加感受的难度和延长感受的时间,展现少年神秘多变的精神世界,让少年对平日视而不见的寻常世界产生一种全新的体验,同时也使诗歌语言成为超越日常语言的更高层次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作诗如作文"是胡适为新的诗歌品种提出的艺术陌生化标准,其关乎百年中国诗歌发展却又利弊兼有、迭招物议.本文立足于世界诗歌主潮的大背景,借鉴陌生化的方法和理念,着重探讨宋诗的"以文为诗"对于新诗理论建构的意义,并对胡适为何要"旁逸斜出"地提倡"作诗如作文"试作解释.  相似文献   

11.
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陌生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陌生化理论分析爱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诗歌,探讨她的死亡诗歌主题与创作手法的陌生化效应。在狄金森看来,永恒可以通过诗歌的艺术美实现,而她的艺术美也超前体现了现代文学中的解构主义、陌生化效应的应用,从而帮助她实现了对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昌耀诗歌的陌生化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意象两方面。语言方面指他对古汉语的复活和对日常汉语的疏离;意象方面指他在意象选取、生成时与日常世界的偏离。昌耀诗歌的陌生化追求一方面使他的诗歌具有典雅的风貌和阅读的新鲜感;另一方面,这种陌生化有时又成了诗歌阅读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比之于其前唐诗的浑厚饱满圆融,孟郊贾岛的诗歌创作独开生面,成僻涩一体,以苦吟的作诗方式,达成了诗歌的陌生化效应。苦吟使得诗的终极意义似乎不存在于文本,而存在于创作的过程当中——行为即意义。苦吟也是把双刃剑,它使得诗人太用力于诗的局部效应,而忽视诗的整体效应。孟郊贾岛诗歌的陌生化效应首先体现在诗歌语言的大批量散文化,其次体现在尽力避免使用熟语、陈词滥调:孟郊主要着意于"词"的陌生化,尤其是动词的陌生化;贾岛主要着意于"意象"的陌生化。孟郊以其动词性的狠语、贾岛以其虫磬蛇蚁等小世界意象丰富了唐诗,使唐诗的语汇系统趋向完善化,大大拓展了唐诗的疆界。  相似文献   

14.
前景化与陌生化理论对文学作品,尤其对诗歌分析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启发我们如何用修辞聚焦原理对诗歌主旨进行解码,理解作者意图,复原作者意图。本文以丁尼生的Break,break,break为例,主要探讨前景化的语言策略在诗歌中的表现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乌鸦》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艾伦·坡的经典爱情诗歌之一。凭借其优美的韵律、广泛的修辞、独特的意象、忧郁的基调而被广为传诵。"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主义研究。《乌鸦》也正契合了陌生化理论的方方面面,因此在陌生化视野下对《乌鸦》从三个方面——意象、语言和修辞的陌生化重新进行解读有着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能为更好地挖掘诗歌的艺术形式之美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是由俄国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实质是打破陈旧的感受,以新的方式让熟悉的一切呈现不一般的感觉。"陌生化"是化熟悉为新奇的利器,如在新闻写作的"视角"、"语言"、"形式"上能很好地运用"陌生化"理论将起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陌生化"只是新闻写作中的一种方法,一切的方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写出更多、更好,反映这个时代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7.
卡明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实验派诗人,本文以陌生化为理论依据,尝试分析卡明斯的诗歌在诗歌标题、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方面所体现的陌生化,并进一步论述卡明斯诗歌中陌生化的根源,即达达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镜中》是张枣的诗歌代表作,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手法、文学的语言性以及文学的程序性这三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我们会发现这首诗歌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陌生化是诗歌最基本的美学特性.诗歌的美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语言的陌生化衍生的.在诗歌翻译中能有意识地传达陌生美,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和译作质量的赏析都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陌生化理论是文艺学的一种重要理论,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存在被等同于"新奇"的简单化现象.通过对陌生化理论两种学术渊源的梳理,可知在语文教学应用中,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启示主要在于唤醒感官重寻诗性,而德国现实主义戏剧家布莱希特的意义在于祛除异化重返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