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精神对我们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大趋势,而全球化的另一层涵义是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呢?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的现代化,这是因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本体基础,而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西方的核心精神:自由和理性,这应是我们学习西方的核心内容,现实存在中的不足,不是当今时代与传统化断裂造成的,而是缺乏中国特色的自由和理性精神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工匠精神不只是人的感性生发与表达,更是人的"理性"选择和实践。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构成了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其中技术理性是根本基础,审美理性是灵魂升华、伦理理性是责任担当、创新理性是永续动力。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包括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涵育工匠精神;塑造"工匠之师",传承工匠精神;完善培养过程,革新工匠精神;实施整体评价,导引工匠精神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现代转化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从时代需求出发,重新呈现适应人类生命之需的价值真理;二是涵容现代理性精神,既积极吸收现代理性精神的先进价值理念,又要超越现代理性精神的局限性。具体而言,从个体层面看,要建构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精神联结,以"情"为主的先秦儒家德性论需与基于现代理性精神的权利论相整合;从整体层面看,为适应血缘文化淡化的现代公民社会的伦理诉求,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核心价值,即"仁爱"思想,需由以"爱亲"为核心理念向以"爱人"为核心理念提升,发挥"情"之合同功能,以有机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化解当今"伦理—道德"精神链断裂的时代难题。  相似文献   

4.
文化转型是现代化的深层内涵 ,它是指人的生存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在中国 ,文化转型的主导价值目标是用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启蒙和塑造中国人这一构成现代化的主体。要实现文化转型 ,必须批判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育精神是一个时代教育的灵魂。理性是教育精神的轴心构成,理性精神是教育乃至教育精神的本真诉求和根本指向,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之一。但在当代学前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理性精神缺失以及错位的现象,教育脱离儿童生命,理性远离儿童生活,儿童理性精神成长式微。本文基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剖析了理性精神的异化及其与学前教育的内在联系,呼吁理性精神回归学前教育,强调学前教育应当关照儿童的生命世界、关注儿童的自由生活、尊重儿童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理性关系到生活目的和生活价值的决断和追求,表现了人的自我负责精神和自我治理能力。理性的人具有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洞察力和明智地处理社会事务和个人事务的能力。现代理性主义教育导致的恰恰是非理性,而非理性主义教育又彻底放逐和否定了理性精神。教育的强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是在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理性精神的缺失。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以教育的启蒙为条件。  相似文献   

7.
教育精神激励教育人锲而不舍地突围困境.教育理性引领教育人永不迷途地实践创新。在当今时代发展进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持续地开拓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离不开教育精神的激励.更离不开教育理性的引领。  相似文献   

8.
教育精神激励教育人锲而不舍地突围困境.教育理性引领教育人永不迷途地实践创新。在当今时代发展进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持续地开拓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离不开教育精神的激励.更离不开教育理性的引领。  相似文献   

9.
正如尼采点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西方哲学精神在前轴心期神话时代的渊源,“夸父精神”和“女娲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在前轴心期神话时代的渊源。夸父精神是一种阳刚进取的“非理性”精神,而女娲精神是一种阴柔包容的“理性”精神。这两种基本精神呈现为互补关系,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哲学的二元一体格局。经过轴心时期的理性转换,尤其是经过周易哲学的话语转换,它们成为了中华民族哲学精神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给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落差.使现代人在诸多的文化种类、价值取向和道德规则面前感到困惑。其实,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仍应该作为现代人的精神依托。此外,个体理性和宗教,也是现代人精神定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强调对肉身的保全,是现时代的精神,亦是现代时代的教育精神。英雄之所以被学校拒绝,根本在于学校对现时代教育精神的领会和实践。不过,现时代的教育精神是有问题的,它导致了人之本性——卓越或德性——的失落,导致了公民美德的丧失。今天的教育需要处理这样一个大问题,如何在一个强调自我保存的时代安置英雄的勇敢和崇高。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人类对和谐的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强烈,而大学始终把服务于社会和引领社会健康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大学中培养公民的宽容精神,做到多样性、个性化发展和保持社会整体性的统一是当代大学的重要任务.这样才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真正的民主;同时,培养宽容精神也是树立正确的理性思想和加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教学的理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的工具理性导致了教学真正理性精神的缺失。教学的理性精神蕴含着师生在教学中的求是精神、主体精神、批判精神与探究精神,其旨在超越知识传递,而培养理性自由的人。重塑教学的理性精神需要审思主知主义的认识偏狭,回复到轴心时代的理性教化传统。  相似文献   

14.
在理性精神与人精神相互关系的计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人观,一种是与科学理性相交融的人观.一种是与科学理性相对立、相隔离的人观。由于中国传统化中缺乏科学理性精神,由于今天的一些学对人精神的理解仍然带有传统人观的偏狭性,全社会应大力提倡科学理性精神,并努力实现科学理性精神与人精神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5.
卢彪 《高教论坛》2005,3(4):21-24
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教学的一条主线。科学精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错综复杂的结构。但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创新精神教育为中心,理性精神和求实精神教育为基本点,就能使这门课成为真正的“概论”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16.
人作为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生命存在,二者的失衡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生命困境和道德困境。对于当今时代而言,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的绝对主导地位已经导致人类处于“神圣遭劫”、物欲横飞的道德哲学困境中。从人的本性来看,儒家以情为主、情理统一的情理精神为我们超越现代道德哲学困境能够提供有益的价值启示:通过以“情”论“性”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系统,以道德之“情”构筑意义世界,以伦理之“隋”重塑人的“伦理整体性”。  相似文献   

17.
"精神青春期"是一个标志着人拥有理性精神文明或文化创造能力的概念。人类所有的理性精神文明成果,可以说都是曾经进入过"精神青春期"的个体创造出来的。就像生理上的"青春期"是人类个体生物学意义上"成人"的一个拐点和标志一样,"精神青春期"是人类个体非生物学即社会学意义上"成人"的一个拐点和标志。"精神青春期"概念是现代人生哲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的结果。其提出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精神青春期"概念尚未正式提出,但却蕴含在其思想之中;第二阶段明确地提出了"精神青春期"概念;第三阶段"精神青春期"概念被赋予了丰富的教育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论喜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剧精神是喜剧之魂,其内涵包括四个彼此联系又相区别的方面,它们是:讽刺批判精神、乐观自信精神、理性超脱精神和自由狂欢精神。喜剧精神是否充盈和高扬是评判一部喜剧作品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也是衡量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喜剧是否发达的最高尺度。从喜剧精神的角度研究喜剧是一条有待进一步开拓的接近喜剧本质的新途径,它从创作主体、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结合上研究喜剧的本质,将为喜剧理论研究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杨宜敢 《成才之路》2010,(28):29-29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精神也已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详述了科学理性、人精神、科学理性教育、人精神培养等的基本内涵。简析了理工科大学科学教育中人精神培养方面的缺失及由此导致的后果。笔认为:大学教育应贯彻科学教育与人精神培养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理工科大学科学理性教育不仅是使受教育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人精神培养应着眼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同时也是培养具有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的人重要的内涵。中重点探讨了塑造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