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2.
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三种课程实施价值取向虽然各有千秋,但也都有其致命的弱点。梳理这三种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意识到我国的课程改革只有走自动催化的课程价值取向之路,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通过从康德到福柯对启蒙的连续性解读,展现启蒙的现代性维度--一种批判的态度,“五四”文化启蒙正是西方文化启蒙与中国启蒙传统相融合的产物,表征着“五四”精神。但现代中国的启蒙由于救亡 图存的现实社会需要又表现出自身的缺憾。而启蒙的现代性不仅为我们理性地认识“五四”,更为我国超越“五四”提供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报告:2001年世界各国竞争力排名中,芬兰取代美国位居榜首。该调查报告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大学知名教授起草的,它是根据75个国家现有的经济数据及政府机构效率、竞争性质等各项指标在4600名工商界人士中进行调查后得出的。2000年芬兰在这项调查报告中的排名是第6名,为什么芬兰能在短短1年内从排名第6位跃居第1位,  相似文献   
5.
课程评价是改进课程和教学的依据,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芬兰灵活多样、个性化的普通高中课程增强了国家的竞争力。探讨芬兰的高中课程评价对我国的高中课程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报告:2001年世界各国竞争力排名中,芬兰取代美国位居榜首[1]。该调查报告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大学知名教授起草的,它是根据75个国家现有的经济数据及政府机构效率、竞争性质等各项指标在4600名工商界人士中进行调查后得出的。2000年芬兰在这项调查报告中的排名是第6名,为什么芬兰能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现代化,从主体的角度定位,是指从人的依赖关系形态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形态的转变,而这正标示着中国现代化自身所拥有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一种主体性的人文精神、同时,由于人文精神所内蕴的主体性精神、科学理性主义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文化支撑力。总而言之,中国的现代化同其人文精神是同构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背后折射的是中国人追寻人文精神反思和重建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本身具有其深层内涵,即化转型,它是人的生存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用现代工业明的技术理性和人本主义启蒙和塑造中国人以构成现代化主体,这是中国化转型的主导价值目标,同时它又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化建构的框架内涵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9.
文化转型是现代化的深层内涵 ,它是指人的生存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在中国 ,文化转型的主导价值目标是用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启蒙和塑造中国人这一构成现代化的主体。要实现文化转型 ,必须批判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