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德育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德育功能概念的理解影响对德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依据人们对于德育功能的诸多认识,再依据适度、分层的原则,可以大体将德育的主要功能分为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以及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 德育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整体。其主要内容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还有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德育具有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多种功能。但是,人们常突出德育的政治内容而忽视了其它内容,夸大了德育的政治功能而淡化了其它功能。把政治教育与其它方面的教育割裂开来,将德育推到一个不堪重负的地步,好似培养接班人的重担非它莫属。殊不知“红旗飘万代”最重要的是要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3.
德育功能简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学校德育动能主要包括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动能三类。社会性功能通过德育的文化功能和个体性功能而得以实现。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的理解和实现应当成为理解学校德育的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德育的效应或功能 ,一般归结为两个方面 :个体功能(包括品德发展功能、智能发展功能、享用性功能)和社会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自然功能)。这种德育效应观揭示的只是德育的“应然的”效应 ,关注的是德育对于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而没有分析其消极影响。其实 ,现实中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等同于纯粹的理论 ,也不可能等同于人们的主观愿望。因此 ,其“实然的”效应必然带有二重性 :既包括促进作用 ,也包括阻碍作用;既包括积极影响 ,也包括消极影响 ;既包括作出贡献的可能 ,也包括造成损害的可能。其中 ,促进的、积…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德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波 《江苏高教》2001,(1):81-83
处于教育活动中核心与灵魂地位的德育,应积极面对新时期浪潮,变工具性德育模式为主体性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表现出与工具性德育模式截然不同的面貌、观念和思维方式。主体性德育模式将德育的现实性功能与超越性功能、个体享用性功能与一系列社会性功能有机地整合于“受教育者主体性”这一目标的培养上,既通过道德教育传授现时代的规范,又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它深刻地触及了德育的根本性问题,给出了德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教育的社会性功能、教育的个人性功能和教育的自身性功能。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构造和实践推行中,就教育和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发展关系展开研究,为解决中国现实政治、经济问题探索道路。梁漱溟有关教育功能论的认识丰富了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领域不断拓展,德育功能全面扩展,重塑德育功能观为客观必然。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功能是对以往德育功能的有机继承.在其体系中仍然存在着德育原有功能的本体要素,这些要素在现代社会中依旧发挥着各自作用,并表现出新特点和规律。随着德育领域的拓宽,德育功能不断扩展,这是德育活力和生机所在。扩展表现在德育功能层面扩展、德育功能方式扩展和德育功能力度扩展。  相似文献   

8.
一、德育在高校应占有重要地位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种影响,侧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所概括的那样:“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纵观中外古今的教育发展历史,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教育的阶级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德育上。正是德育的这种特殊功能,各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以及他们的思想家、教育家总是主张把德育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明的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自由人格和主体权利等意识,我国德育在培养人的德性、开发人的潜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德育存在着片面强调政治意识功能,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强调社会适应性教育,忽视了德育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等问题。鉴于此,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实现德育重心的转移,实施“主体——发展性德育”,确立由重知识教育向重道德养成教育转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规律看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规律包括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它制约着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德、智、体、美等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它制约着教育的育人功能。文章以教育规律为切人点,对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进行了探讨。论证了高等教育在教育规律的驱使下,从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两个方面,通过文化创新、文化传承等途径对文化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德育强调德育的功能在于维护集体利益,将规范性与约束性视为道德的真正本质,重视的是如何将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忽视德育对人的个体性、发展性功能,以及道德对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意义。这种观点在片面强调道德的社会功能的同时,否认或贬低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也没有真正揭示道德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德育”这一概念已不再单指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而具有更广义上的“文化———心理”含义。新课程标准中虽没有出现“德育”二字,但又处处有“德育”,时时在强调“德育”。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应注意相关的策略,其中包括文本解读策略、教学情境策略、学习方式策略和教师人格策略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指出 :“学校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这不仅不排斥科学文化 ,相反 ,政治觉悟越是高 ,为革命事业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 ,越加刻苦。”由此可以看出 ,小平同志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强调德育在教育中所起的核心作用。这就为我们德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的重心和工作的意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在德育思想上 ,正确处理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的关系   我们知道 ,德育不仅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 ,而且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产生影响。就是说 ,德育具…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德育?从字源上分析:“德”,心地正直,人人为之;“育”,养子使作善也.在古代,“教育”一词主要是指德育.现在,德育就是学校中主要以培养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实际上,德育是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的总和,广义的德育应包括政治理论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道德法制教育、个性心理素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一切教育活动.再者,德育从内涵上分析,即道德教育;从外延上分析:①政治态度,②思想观念,③个性心理品质,④世界观,⑤自我教育等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完成学校基本任务的根本保证,并居于首位,它与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有密切联系,德育寓于智、体、美、劳诸育之中,德育有赖于各种知识作载体来使之实现,锻炼身体需要动力、意志力和纪律性,德育同样含有浓厚的美学因素,所以离开智体美劳的德育是不存在的.因此,德育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德育有多少功能——与鲁洁教授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日,相继读到了南京师大教育系鲁洁教授在《教育研究》1994.6上发表的《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功能》,以及在《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上发表的《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两文。在这两文中鲁洁教授提出了德育除一般人们公认的“发展功能”之外的另两个功能——个体享用功能和自然性功能。始读两文感到言之有理,理在确实应该开展这两个方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明白,为了自身享用、为了自然界与人类更好的和睦相处,应自觉地按道德规范办事,强化道德自律性。但反复读此两文,就觉得有诸多问题尚需与鲁洁教授商榷。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推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强调要发挥政治教育作用。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就是要使人民群众都深刻地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以及把这种认识付诸实现,可是它面临着重重文化困扰,“提高文化水平是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因此,消除文盲、提高人们的经济能力、同官僚主义作斗争成为政治教育的文化建设任务。列宁发展了政治教育的理论:突出了实践性是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抓住了生产力是衡量政治教育社会性功能的根本标准、执政党的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把握了政治教育“长期性”的根本特点。上述论断对社会主义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政治民主化社会的出现,其实质是民主政治.其根基是公民社会。就中国来说,公民社会是与传统的“臣民社会”和“威权社会”不同的社会,要求培养公民的政治文化,养成政治民主精神,形成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做出适时的调整,在不否定政治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更趋向于强化育人、协调和发展等功能;同时将形成并推崇“主体一发展性”德育。  相似文献   

18.
杨文媛 《广西教育》2009,(3):42-43,51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的发展,德育本身的内涵已大大拓宽,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其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传统德育教育的功能,改变了传统德育教育目标“空洞”“无法实现”的教育现象。可见,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于德育教育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给德育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真正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在全世界各地的推进,当前,国内大学的道德教育已经不适应全球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德育功能应实现由“政治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从“专业教育”向“全人教育”、从“国家主义”向“普世主义”的三个转化,进而实现传统大学德育的功能的重构。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大学德育功能的转化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 《时代教育》2008,(3):37-38
随着全球化在全世界各地的推进.当前.国内大学的道德教育已经不适应全球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德育功能应实现由“政治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从“专业教育”向“全人教育”、从“国家主义”向“普世主义”的三个转化,进而实现传统大学德育的功能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