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以无形写有形,中国画家强调“无笔墨处是最佳笔墨处”。所谓“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空处,而虚空并不是没有。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一种独特风格,它是创造“空纳万境”的中国绘画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儒道两家思想虽然主张各有不同,但都认为"艺"与"道"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画独特的笔墨表现形式,标志着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精神."绘事后素"是"艺",即指绘画.因此,可以理解为:中国画的笔墨艺术同样体现了"道"的精神.中国画这种带有艺术家主、客观意识形态的独特笔墨观,构建了以"笔墨"为核心的艺术审美理念,成为了中国画审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中的空白,广义地说是在中国画中笔墨未涉及到的空间,即无笔墨处。空白虽然无笔无墨,却是中国画艺术不可缺少的表现语言,是形成中国画艺术独特风格的一大特征。可以说没有空白就没有中国画艺术。空白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古代,老子最先提出了“知其白,守其墨”的辩证观点,他虽然是从哲学领域提出的问题,但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发展。引入画论的“知白守黑”,是指黑白虚实相辅相成的形式法则。在中国画里,虚实关系表现极为广  相似文献   

4.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在传统绘画艺术发展中,笔墨作为绘画语言形式,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创新,绘画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笔墨在中国画创作和艺术表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中国画的艺术独特性、艺术表现性和艺术再现性,对中国画的创新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笔墨是中国画创作表现的艺术语言,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博大深远的理念意识与审美追求,在中国画不同的时期里,它以骨法用笔,化墨彩风韵,呈千姿百态,构成了我国历代的经典之作,中国画笔墨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其用笔用墨无不在法度之中,具有笔墨的共性和独特的个性,是中国绘画艺术表现的瑰宝.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笔墨谈赵竞笔墨是甲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富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属于中国画的形式美之一。中国画以笔墨为其表现基础,讲究笔墨是中国画的优良传统。笔和墨,本来是作画的工具材料。但由干高度发挥了这些工具材料的特有性能,使它转化为艺术的技巧,丰富了国画的表...  相似文献   

7.
老画家吴冠中提出"笔墨等于零"之说,引发了二十世纪末最大的水墨文化大论辩,至今未息;他称得上一位中华民族的"孝子",他的艺术根基是西学,他是以"西体中用论"的世界眼光看待水墨文化中的"笔墨";如果"笔墨等于零"的初衷是为了水墨艺术发展而进行的呐喊,则是一剂开错了的药方,只能是画家创作中的一种感受;当我们对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之说进行文化批判时,有必要对论辩的自身效果进行反思,倘若以"文明多极论"的世界眼光看水墨,对于传统中国画、现代水墨画,以及笔墨问题的研究,视野会越来越宽,探讨也会随之深入.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就中国画而言,笔墨即是构筑中国画形态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画审美的必要依据,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国画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从笔墨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情态来看待中国画的发展,阐述了文化与笔墨的联系,并且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阻碍中国画发展的原因,探讨了如何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来发展中国画.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作为初中美术学科中的"中国画"教学它承担着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道路上的障碍,采用降低学习难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画时得到乐趣,唤起广大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作为基础美术教育其最主要的任务是要给学生搭建一座通往解决中国画笔墨技术的桥梁,为将来更好的投入的中国画研究奠基良好的基础。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几种轻松掌握中国画笔墨技巧的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四、笔墨笔墨,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表现语言。作为中国画的技法表征,它超以象外,妙造自然,造就了中国画气象万千的水、墨、色、笔相互交融的艺术天地。它所具有的情感宣泄能力,以及独立于物象之外的可赏性和可控可感的理法宽容度,构筑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1.
虚实关系是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课题,虚实对此显示中国画的意境美。中国画特别强调“布白”,“计白当黑”,其实就是绘画中虚映实的处理手法。书法中也特别强调虚实关系,就是研究点画之间的空白处理。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书画中,“无”比“有”重要,即“虚”比“实”更重要。中国书画中运用空白和虚境创造了一个观众可“坐忘”、“可悟”、可“静观”的幽远境界。  相似文献   

12.
湖州竹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画派。以水墨为元素.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宗旨的墨竹创作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赵頫.他以文同、苏轼为师法对象,继承和发扬了湖州竹派的美学思想.明确提出了“书画本来同”观点.对元代及元代以后的墨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写意画是充分运用书法艺术的笔墨要求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意境的,"书写性"的用笔是写意画的基本绘画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了。  相似文献   

14.
张小花 《成才之路》2020,(3):116-117
水墨画是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浓度所画出的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教师把水墨画作为美术课堂的重要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新的美术学习元素,帮助他们学会欣赏美术作品,了解其艺术价值。文章从创意水墨画的教学理念出发,对美术课堂中需要注重的问题和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考察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中"水"的意境的关联认为:儒家思想表现在对山水画整体的和谐统一观上;道家思想表现在通过"水"追求愉悦流畅的心情表达、水墨为上的观念形成、以及无墨处皆成妙境的意蕴;禅学思想表现在山水画中"水"的地位提升、"水"的审美趣味、"水"的表现风格与种类发展。儒释道思想为山水画之"水"的意境提供了价值依托,山水画之"水"的意境也是儒释道思想的一个展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墨画和水墨动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动画是中国水墨画的动画艺术再现,水墨画与动画的完美结合源于二者之间特殊的联系。从动画造型角度、动画技术特点、传统水墨动画制作过程、历史角度、观赏角度以及水墨动画作为新艺术语言、水墨画的拓展等方面,可以看出水墨画和水墨动画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山水画重视笔墨,笔墨是山水画的核心,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它与物象合为一体,不只是工具材料,更是联结着物质与精神的一个中介物,是中国画中最具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传统和最能体现画家情感意趣的重要因素。笔墨也是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它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讲究笔墨精妙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关键所在,笔墨相互结合,巧妙地运用在山水画中,使中国传统绘画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8.
古代艺术家们把情感注入客观对象,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构成作品,关注所绘山水之外的境界,蕴涵于画中的诗情便油然而生。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对笔墨有意、韵、活、趣的要求,追求情趣和气韵,神似高于形似。在画中“诗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国画形神合一,得神于形。诗是用最精炼的语言和比较短小的篇幅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诗歌如果没有鲜明的形象,那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在探讨绘画、诗歌艺术特征时永远用的是“情”“趣”“神”“韵”“气”“势”“意”“境”“妙”“味”这些生命姿态所照应的元素。  相似文献   

19.
"游"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人格力量以及审美情操之间的一个中介,艺术的魅力也全在一个"游"字上.游则动,动则灵,则有生命力,中国艺术的最本质的因素就在于表现人的生命精神、哲学精神.正是在"游"这种美感心态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渊源下,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才那么韵味无穷,那么轻松、自然、豪放."观万象达于心而后立象","游心"于笔墨,表现出来的才是画家所要塑造的艺术形象.而笔墨之得失,亦本乎于"游"."笔墨当随时代",然观乎笔墨之现状,觉得确实令现代人深思.现代中国画出新,关键在于一种全新的理解,解释和实践!当以"游"之,游则动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宋代山水画本体为考察对象,从与山水画表现休戚相关的"笔墨"与"丘壑"两方面展开论述,探求宋山水画的笔墨特点及与山川造型的结合,从而阐明宋山水画是作为主体意识显现的"笔墨"与客观物象("丘壑")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