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笔者当编辑十多年,深感思想内容对于刊物质量的重要性.可以说,思想内容就是刊物的核心和生命线.然而,在工作中,发现有不少编辑,不是组不来好稿子,就是拿到一篇稿子不知如何下手,甚至"乱砍滥伐",对原作进行了去"精"存"芜"的"编辑",使刊物缺乏思想内容.究其原因,我看主要是由于个别编辑缺乏思想认识水平造成的.由于笔者一直从事新闻类综合性期刊的编辑工作,所以,在这方面有一些心得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第三讲编后活动(上) 一、关于刊物的宣传和广告一期刊物稿件送工厂发排,编辑工作告一段落,但整个编辑工作并没有结束。期刊的编辑工作是一期接一期,只要刊物没有停刊,编辑工作就要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是期刊编辑工作的特点,做为期刊编辑,永远是紧紧张张,没完没了,永远轻松不得。若没有比较强烈的事业心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是难以持之以恒,难以长久干下去的。期刊稿件发排之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极其重要的是对刊物的宣传和广告。  相似文献   

3.
笔者当编辑10多年,深感思想内容对于刊物质量的重要性,可以说,思想内容就是刊物的核心和生命线.然而,在工作中,发现有不少编辑,不是组不来好稿子,就是拿到一篇稿子不知如何下手,甚至"乱砍滥伐",对原作进行了去"精"存"芜"的"编辑",使刊物缺乏思想内容,造成同一刊物同一版面、栏目因责任编辑不同而编辑水平差距悬殊.细心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报刊也有类似问题.究其原因,我看主要是由于个别编辑缺乏思想认识水平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高辉 《记者摇篮》2009,(4):43-43
邹韬奋先生曾经说过:“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 一本刊物的生命力如何体现?除了创造它的编辑赋予它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在它区别于同类的鲜明个性。那么,怎样才能使一本期刊能够特色鲜明、个性凸显呢?  相似文献   

5.
贾金利 《编辑之友》2012,(2):117-120
《礼拜六》是民国时期都市文艺期刊的代表,其编辑思想和编辑模式对我们今天的文艺类期刊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一是刊物要有一个强大的编撰队伍,这是办好刊物的根本条件;二是要重视研究读者的接受心理,这是办好刊物的成功之道;三是要借助巧妙的商业化运作,这是办好刊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1.《物志》编辑思想分析评价一个刊物的思想内容及编辑特色,最重要的依据是认真研究刊物的文本和刊物本身。笔者对《物志》自创刊以来的11期杂志进行了多方位的审读与分析,可以说,该刊在编辑理念、读者定位、内容及形式的编排等方面,都提供了诸多值得我们今天办数字杂志所吸取的经验。(1)精确受众定位的编辑思想《物志》能够在ALEX平台上取得“七万份”的下载量,与其准确的受众定位密切相关。首先,从受众的区域定位这方面考虑,《物志》诞生在广州,定位于城市主力消费人群,事实上其读者也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几大城市。其次,…  相似文献   

7.
胡风不仅是一位文学理论家,而且是一位编辑家。无论是对办刊宗旨的确立、具体的编辑行为,还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刊物编辑的理论构想,胡风都是围绕着他独特的实践性主体论思想展开的,这构成了胡风编辑思想的主体论特质。  相似文献   

8.
项敏 《编辑学刊》2005,(1):29-33
有人总结说:过去发行是卖编好了的刊物,现在编辑是要编卖得好的刊物.这就是市场的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刊物,自然是适应现在读者口味的精品.如何出版少儿科普期刊的精品,则是每个少儿科普编辑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论编辑群体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庆义 《编辑学报》1993,5(4):214-216
编辑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编辑也就应该是一种专门的人才,和各行各业的专家一样,有自己特定的知识结构。 编辑部是由编辑、编务及管理人员组成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结构如何构建,是刊物生产周期能否正常运行和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为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创造力,发挥它的整体效能,必须研究如何优化这一群体结构,组建一个最佳编辑部,保证刊物方针、宗旨的贯彻执行。编辑群体结构优化有如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群众说明讲解奋斗目标,用有理论依据、有实际情况,充满说服力的材料对人们施加影响的各种政治宣传刊物,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加强,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起着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研究这类刊物的编辑理论,探讨这类刊物编辑的读者意识,对于提高刊物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读者意识在政治宣传刊物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刊物不能没有读者,争取更多的读者是办好刊物的重要条件。信息传播要由三个最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国少儿报刊林立,品种繁多,竞争异常激烈。在这旷日持久的竞争中,如何保持自己刊物旺盛的生命力,不被潮流所裹挟,免被历史所淘汰,是每个刊物的编辑共同关心的问题。一个刊物的生命力是否强盛,无疑是取决于其质量的高下。那么对于一个儿童刊物,如何把握其质量的高下,如何去提高刊物的质量呢? 本文试图从这两个方面作点探索。  相似文献   

12.
李丽丽 《编辑学报》1992,4(1):22-24
审稿和编辑加工来稿是刊物编辑工作的主要环节.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已见到有几篇专文论述.~[1.2]据个人从事《硅酸盐学报》编辑工  相似文献   

13.
1920-1940年代,顾颉刚先后创办十余种刊物,积累了丰富的期刊编辑思想及出版经验.他崇尚自主办刊,倡导学术救国,并始终以读者和作者的需求为中心,着力协调刊物的学术性与通俗性,他善于培育刊物稿源,尤其重视奖掖青年作者.他的期刊编辑思想,对当今期刊编辑工作仍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刊物上,常见的是一些报纸的总编辑撰文,对记者、编辑如何做好采编工作提出要求,这无疑是十分有益的;而记者、编辑对总编辑形象发议论的文章似乎还不多见。在此,略陈管见,求教于前辈领导以及一些新上任的“老总”们。一、总编辑应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中外报业史上不乏这样的先例,有些办报人就是杰出的思想家。倘若今天都以思想家的标准来要求“老总”,未免过于苛  相似文献   

15.
正珞珈在《出版科学》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编辑是出版的中心环节,在建设文化出版强国的进程中,编辑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编辑决定着出版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出版的前途和盛衰,没有编辑的出版史不可想象的。如何做中国好编辑呢?中国好编辑要牢记历史和时代使命。中国编辑的命运从来与国家的命运、时代的命运相连,编辑的脉搏随着时代跳动。中国好编辑要成为引领思想的大家。编辑是思想者,是用思想引领工作、推进潮流、  相似文献   

16.
办好一份科普报刊,关键在于它的编辑力量。没有编辑工作者的勤奋劳动,报刊是办不出来,也不可能办好的。一本刊物,从选题、组稿到印刷发行,有许多工作环节,大部分是由编辑承担的。没有作家就没有作品,没有编辑就没有一本书、一本刊物。人们说编辑足无名英雄,在书刊上,很少能看到编辑者的名字,然而这样的无名英雄却是我们科普出版工作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编辑同志们应当对于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信心,社会上对于编辑人员的劳动也应当给予适当的估价。  相似文献   

17.
姜饶君 《新闻世界》2011,(4):116-117
黄天鹏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术期刊——《新闻学刊》的创办人。研究他的编辑思想,要全面考察其新闻从业经历尤其是编辑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对其思想形成所起的作用。本文在研究黄天鹏所办新闻学刊物和其所撰的新闻学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其在《时事新报》的编辑经历、留学日本的经历等,阐述黄天鹏新闻编辑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编辑加工主要是指对已经采用的文稿从头到尾作逐字逐句的修改和润色,在图书和刊物科普编辑工作中占了许多工作时间,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编辑工作就是拿红笔改稿子。实际上编辑犹如美容师,日后出版物是否更加眉清目秀,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加工这一环节。文稿加工得如何,常常因责任编辑的素质不一样而会有明显的差异。编辑加工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跟别的艺术一样,没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是体会不出规律的,技艺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当然还得做个有心人。  相似文献   

19.
在杂志出版工作中,编辑的主要职责是贯彻编辑思想、编辑方针,确保杂志的内容定位、功能定位在刊物上很好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捧出这一方热土段崇轩一个省的文学刊物,它要确立什么样的办刊宗旨,应在全国文学格局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编辑的办刊思想当然至关重要,但更取决于刊物所处的地域环境,承袭的文学传统,拥有的作家群体,以及它所面对的时代生活。编辑的办刊思想也只有同刊物所处的地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