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如才 《陕西教育》2007,(11):108-108
课堂实例与效果 实例:“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细胞本身已很微小,要让学生搞清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困难,特别是细胞膜是如何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学生更加难以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态模拟,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观察思考,相互讨论,共同探究,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教学中,应用“物质出入细胞膜的过程”等多媒体课件,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研究细胞膜结构的科学史为主线,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设计问题串,用问题引导学生对"细胞膜结构的认识过程"的探究;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概念和原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1.下因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相似文献   

4.
李波 《生物学教学》2007,32(11):33-35
1教学设计思路“细胞膜的结构”一节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章中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下的一个框题。认真分析教材以及纵观知识的相互联系后,不难发现“细胞膜的结构”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知识。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是生物科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它蕴含  相似文献   

5.
细胞膜是细胞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开始认识细胞这个复杂系统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通过模型构建,引导学生用头脑中已有知识主动探索细胞膜成分和功能的微观奥秘,进而认识到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基础。最终形成成分与结构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整体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6.
读了《生物学教学》2007年2期的“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主要”及解析”一文,很受启发。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不少涉及到“主要”的知识,现列举解析如下: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超过膜脂总量的50%,也含有少量的胆固醇。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重要。不同生物其细胞膜的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别,其结构是双层磷脂分子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磷脂双分子表层或嵌入在…  相似文献   

7.
吴遐 《中学生物学》2005,21(10):15-16
新课改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有多种形式和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构建生物学基本概念,使传统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精神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这是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研究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通过"细胞膜的结构"一课的教学来尝试在课堂上通过一定的探究使学生构建细胞膜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8.
科学史的梳理及论证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为例,将细胞膜相关科学史资源构建成完整的证据链,应用论证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理性探究与主动建构,进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9.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体验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细胞膜"为例,探索如何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10.
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  相似文献   

11.
细胞膜之所以称为系统的边界,与其物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具有因果关联。在教学中,从生活小实验入手,引导学生明确细胞膜的存在,然后借助教材中的资料创设教学情境,以问题为导学工具,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科学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奖给两位美国科学家,一位是54岁的阿格雷(Peter Agre),表彰他最先发现并表征了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另一位是47岁的麦金农(Roderich Mackinnon),表彰他阐明了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结构、作用机理和基本功能。由于他们的努力,使我们走近细胞的化学,得以从分子水平上了解水和离子是怎样在细胞膜上移动的,同时也看到化学知识在人类揭示生命奥秘过程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义才 《甘肃教育》2011,(20):83-83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关于过膜问题的计算,要进行这类计算,首先要熟悉有关生物膜的知识点: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等,它们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都为单层膜;核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生物新教材“细胞膜”一节的教学中,笔者采用学导式结构教学法,从教与学两个方面驾驭教材,有效地突破了微观结构教学的难点。一、概念教学经复习设疑引导学生观察细菌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归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概念。接着用电脑显示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让学生感知电镜下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顺势提出本课时学习目标———细胞膜。二、结构教学(1)首先用电脑显示细胞膜立体结构模式彩图,然后教师提供探索提纲和自学材料,让学生进行自学、观察、探究。再经提问、讨论,总结归纳细胞膜的成分及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一、考点解读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且大多是运动的, 这就决定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 定的流动性。细胞膜上的载体反映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是选择透过性。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离子、小分子等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不  相似文献   

16.
细胞膜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陌生事物。熟悉是因为从接触生物学开始学生就知道细胞膜,陌生是因为太熟悉但却没有深入研究过细胞膜。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讲起来很容易.但是要想把课堂经营精彩却不容易。孙老师的课,不仅让我们惊艳于其教学设计的巧妙与严谨,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场思维盛宴的震撼。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7.
在“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探究和思考,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创没教学情境,突出重点,解决疑点,突破难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细胞膜立体简易模型的制作方法的介绍并让学生亲手构建细胞膜结构模型,把抽象的微观结构宏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膜的结构,有效地突破细胞膜一节的难点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设计由观察实验引入探究主题,以动手操作、资料分析、合作探究和概括归纳等课堂活动完成“细胞膜”一节的探究式教学,从而实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要求学生通过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学习,理解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打下基础。而学习这些重难点内容的前提是熟悉细胞膜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特点,论文就是以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展开讨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