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盐土植物     
盐土植物长期生长在含盐量很高的盐碱地区,已具有适应这种恶劣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特性,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巨大的盐碱地资源,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舟山市沿海盐碱地的立地条件和气候因子分析,提出舟山市盐碱地绿化造林的树种选择措施和种植技术,为海岛盐碱地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鏊.  相似文献   

3.
《滨州学院学报》2021,(6):74-77
培育耐盐碱种子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重要途径,东营有土地资源、植物种质资源等盐碱地种业创新的优势条件,但其盐碱地种业创新却落后于同省强市。因此,对东营盐碱地种业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政策、机构、人才、资金、基地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2011,(11):74-75
据中国军网2011年5月31日援引新华社济南2011年5月31日电,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攻克了滨海盐碱地植棉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使滨海盐碱地棉花丰产丰收成为现实。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成果已在山东、江苏、河北和天津等省市的滨海盐碱地棉区累计推广250多万ha,新增经济效益70多亿元,  相似文献   

5.
如果给你两块牧场放牧,以养出好羊,一块是牧草稀少的盐碱地,一块是水草丰美的绿洲,你会选择哪一块? 有经验的西北牧民的选择是:盐碱地。 原来,盐碱地中没多少植物,由于生存条件艰苦,这里的羊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只能一天到晚不停走动去寻找青草和水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羊,由于得到了足够的运动,肉质特别细嫩,因此特别受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与技术研究院陈五岭教授团队在榆林地区盐碱地治理和高盐碱水体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项目通过了验收。陈五岭团队依托研究项目,在榆林市横山区塔湾实验区开展盐碱地修复试验与示范,经过盐碱荒地平整、防洪坝体修筑和排灌沟渠开挖、微生物菌剂扩培、田间物料发酵、菌肥投放等系列工作,已完成200亩盐碱地农作物种植试验,土壤pH值、水溶性盐总量、电导率等指标回复至正常水平,有机质和可培养微生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磷组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形态分级方法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试验田、藤柳林、芦苇地和石榴林4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磷组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盐碱地土壤无机磷各形态以Ca8-P、Ca10-P和Al-P为主,约占无机磷总量的77.41%,其中以钙结合态磷所占的比例最大,即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磷含量是以钙磷为主.石榴林由于在土壤中加入了石灰质,改变了土壤的特性且对土壤中Al-P含量影响较大,Al-P含量高达205.0 mg/kg,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盐碱地4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中O-P和Ca8-P含量相差不大,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O-P和Ca8-P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奖励》2013,(2):F0002-F0002
本项目依托陕西“卤泊滩”原生重度盐碱地治理工程,针对传统治理模式中洗盐排水消耗淡水资源量大、排灌工程占地多、治理成本高、排出的高矿化度水对承纳区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首次将盐碱地治理以“排”为核心改为以“蓄”为核心,提出“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盐碱地治理新模式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水稻吗?吃过海水稻食品吗?海水稻就是耐盐碱水稻,与普通水稻相比,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是能够在盐碱地上种植的一类特殊水稻。全球约有10亿公顷盐碱地,中国约有0.99亿公顷盐碱地,其中约0.17亿公顷盐碱地是可利用的轻度盐碱地,如果这些土地全都种上海水稻,将会极大地缓解我国粮食安全方面的压力。大家现在是不是对海水稻更好奇了?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我们一起开启一段有趣的海水稻培育之旅吧!  相似文献   

10.
对盐碱地实行园林绿化栽培技术,不仅能够使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对于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技术的原理,总结了园林绿化栽培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法,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利用粉煤灰进行盐碱土改良试验,采用掩模层配比法,研究了不同配比下盐碱土与粉煤灰混合后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使用粉煤灰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体积,减少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含量,加快土壤排盐速度及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同时,分析了粉煤灰与土壤不同比例下木苗的最佳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滨州中海沿海路内坡 32 个土样 pH值和含盐量的测定,发现它们全部是碱性土和强碱性土,且变异系数很小;而土壤的含盐量差别却非常大,这为今后的绿化工作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13.
微咸水矿化度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益短缺的淡水资源严重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开发、利用微咸水进行农田灌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微咸水室内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了钠吸附比(SAR)相同条件下,矿化度单一指标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导水和持水能力随入渗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矿化度大于3g/L时,增加幅度减小;土壤含盐量随入渗水矿化度的增加明显增大,矿化度大于3g/L时,土壤基本处于积盐状态;不同矿化度水入渗后5~40cm土层土壤浸提液SAR均小于入渗水钠吸附比8,但大于土壤浸提液初始钠吸附比。因此在此种土壤理化条件下,入渗水SAR为8h,矿化度为3g/L是土壤安全灌溉的上限。  相似文献   

14.
利用极化曲线技术、电化学阻抗测试技术、扫描电镜和表面能谱等方法.研究了Q235钢在不同湿度的两种青海盐湖边盐渍土壤中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湿度对Q235钢腐蚀的影响显著.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Q235钢在盐湖盐渍土壤中的腐蚀速率也增加,当含水量增大到10%~15%时.腐蚀速率达到最大,然后腐蚀速率随着湿度增加而减小;Q235钢在这两种盐渍土壤中,在同一湿度时,盐含量高的土壤腐蚀较快.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初步探讨了用不同DNA提取方法,对盐土中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盐土中微生物数量较少,溶菌酶-SDS-冻融裂解法、溶菌酶-SDS-蛋白酶K-冻融裂解法均无法提取到盐土中微生物的总DNA;变性剂-SDS-高盐法和试剂盒提取法能获得DNA,但效果不佳;只有用变性剂-SDS-高盐修改法能快速、有效地提取盐土中微生物的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肥料与石膏配施条件下滨海盐土有效磷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肥料与石膏配施条件下,滨海盐土有效磷含量以有机无机复混肥(F2)处理较高,而以单施石膏2g/kg(F0B2)处理较低。(2)磷肥施用可显著提高滨海盐土有效磷含量,供试肥料品种间滨海盐土有效磷含量以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F2)、无机复混肥(F1)处理最高,其次为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F4)和生物有机肥(F3),以空白对照(F0)最低。(3)随石膏用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呈显著降低趋势。(4)滨海盐土有效磷含量存在明显动态变化特征,肥料施用后有效磷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最终回复到施肥前水平。(5)从土壤有效磷角度考虑,滨海盐土肥料农业施用以有机无机复混肥(F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盐渍土水分下渗能力及水盐动态运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盐渍化土壤水分下渗规律、水分下渗能力及水盐动态运移过程,设计了土壤剖面分层定水头供水及土壤剖面变水头供水下渗实验。测定不同层位土壤水分下渗率、含水率、孔隙水溶液电导率及土壤体电导率等参数,进行入渗条件下水盐动态运移规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盐渍化土水分下渗规律可由积水入渗Kostiakov模型进行刻画;浅层0~40 cm土壤相对于深层40~60 cm土壤具有较强的拦截和贮存入渗水分能力;盐渍化土壤盐分变动带位于浅层0~40 cm,且20~40 cm深度的土壤盐分波动幅度较大,深层40~60 cm土壤孔隙水溶液盐分向下运移的通量与土壤体盐分对其的补充量达到动态平衡,水分下渗过程中深层土壤孔隙水盐分含量相对平稳。实验结果为盐渍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电石灰改良盐渍土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沧黄高速公路第七标段K80+400~K80+550试验段用土进行不同含盐量试验研究,主要对电石灰改良盐渍土的液塑限、改良土的击实性、室内CBR和改良土的压缩特性等性能指标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研究,给出该标段合理的施工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盐碱地主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以山东德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德州市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德州市15种主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要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在盐碱地上栽培这些药用植物;对一些药用盐生植物进行引种驯化.  相似文献   

20.
对宜春地区不同地块不同深度的几种典型原始土样(非扰动)进行了关于土体定名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这几种土样进行了精确的工程分类。本次实验选取了宜春不同地块不同深度的原始土样,首先对这几种土样进行密度测量和孔隙率测量的实验。为了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在尽量不扰动土样的基础上,对每一种土样进行平行测定,最终得出它们不同的密度类别与孔隙率,通过查找与对比各类土的密度理论值,根据孔隙比与孔隙率的数学关系,换算出相应的孔隙比,进而对上述原始土样进行定名与工程分类。通过研究,进一步判断出宜春地区典型土体的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质,进而为该地区正在进行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所做的地基处理、基坑开挖与支护、边坡防护支护等提供必要而有意义的理论依据,也达到了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