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所述教育图书包括教科书、教学辅导书、教育研究专著及教师继续教育图书。教科书是系统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教辅图书无论在图书零售市场还是系统发行市场都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2001年我国大陆五百六十六家出版社就已有五百二十八家进入教辅出版领域;教育研究专著及教师继续教育图书与其他类别的学术著作或普及性图书相比,固定的读者群也非常大一因此,教育图书是相当一部分出版社、新华书店和民营图书企业经济收益的“生命线”.它支撑着我国图书出版的半壁江山.在图书出版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这次中国出版成就展,展出的几乎都是各地精品图书,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浏览这些图书,让我思考最多的是出版社出书的定位问题。由于过去几十年我国出版业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大多数省市只有一家综合性出版社,什么门类的书都出,书出来也不愁卖不出,出版社生计不成问题。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各地纷纷成立了专业出版社,至90年代,全国已有出版社560多家。从中央到地方基本上做到出版社门类齐全,配置合理。然而,出版社配置合理,并不等于出书合理。多数出版社该出些什么书,心中无数,盲目跟市场跑,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作用。港台小说热,一窝蜂出港台小说;“文革”热,文革书被暴炒;武侠热,纷纷追逐武侠小说;性知识走俏,性书大爆炸;挂历有利可图,挂历恶战;教辅读物有市场,教辅读物满天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使得新闻出版署不得不出台一个又一个有关规定进行调控。这说明我国出版业走向市场还处在比较稚嫩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每年出版数万种新书,加上100多万种在版书,读者在购书上具有极大的选择空间。那么,美国的读者在图书消费上有哪些特点,哪些规律,对图书出版业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5年美国书业研究机构NPD就美国一般成人书在6种主要销售发行渠道的销售状况作了深入的调查。这6种发行渠道包括连锁书店、独立书店、仓储图书俱乐部、折扣店、食品杂货  相似文献   

4.
美国鲍克(R.R.Bowker)公司是一家专门出版图书出版业(图书馆也包括在内)专业书刊和参考书(工具书)的出版社,它所出版的LMP已有54年历史,非常有名。LMP一年出版一本,全称是LiteraryMarket Place,如直译为《作品市场》或《文化市场》,看不出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副标题是《美国出版业名录》,仍不能说明该书内容。从内容看,实际是《美国出版业大全》。该书系大16开(21厘米×27.5厘米),1994年版厚达1896页,定价158美元。全书包括十大部分;(1)图书出版商(社);(2)编辑业务和经纪人;(3)广告、销售和推广;(4)图书制作;(5)销售和发行;(6)服务和供应;(7)协会、事件、课程和奖赏;(8)专业  相似文献   

5.
图书从出版社到顾客(包括个人读者、图书馆和学校),根据出版物的类型不同,美国出版社有自己独特的发行和流通渠道。一般纸皮书和一般精装书出版社主要出版小说和非小说类图书,专业书和科技书,通过邮寄直销、图书俱乐部发行及各种零售店销售。零售店进货通过批发商或直接与出版社联系,批发商也直接向图书馆和学校供应图书。大众市场纸皮书出版社的读者对象是广大消  相似文献   

6.
学术著作性专业图书,一般印数少,读者面窄,发行比较艰难,这是出版业遇到的共同难题。近来王益同志多次与中国书籍出版社职工探讨这个问题,并撰写文章提出十条解决专业图书绿色销路: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全国书市为代表的各种类型书展得以在神州大地萌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国各地的书展如雨后春笋般成长,除全国书市(全国图书博览会前身)、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北京图书订货会三大行业盛会,还有像大学出版社订货会、少年图书订货会、羊城书市等类型不同的书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出版业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异军突起,全  相似文献   

8.
美国图书俱乐部以邮寄的方式和大大低于零售价格的会员制供应图书,因而受到广大读书人的欢迎,从而在扩大图书发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俱乐部的创始和繁荣,是在出版社主要出版精装书和美国各地书店和卖书的零售点极少的年代。最早出现的是1926年的“每月图书俱乐部”,1927年的“文学指南图书俱乐部”。但是,随着美国社会改革,林荫大道购物中心等强大的零售业的出现,俱乐部的重要性和影响已开始日益下降。 数十年来,图书俱乐部的工作方法仍保持相对简便,即是由编辑部门每月选  相似文献   

9.
美国出版社出版的书刊很多都是自办发行,直接与零售商挂钩。所以,美国出版社对图书推销活动非常重视,一般的出版社都设立了图书推广部。为了图书推广的成功,各出版社往往不惜血本,因为,出版社出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以麦格劳·希尔图书公司为例,该公司专业及普及读物出版部每年都要举办两次编辑及推销会议,确定一些即将出版的新书的推销费用及推销方法。麦格劳·希尔总公司、分公司及各部门的三级管理人员一般不懂专业技术,但都了解市场,精于销售术。他们注重图书生产、推广和销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然而更强调销售。因为他们懂得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销售环节上。在一本职工阅读的内部读物上写道:“我们是一个受市场支配的公司.必须预见到  相似文献   

10.
齐峰  徐莉 《编辑之友》2006,(5):20-23
我国的大学出版社绝大多数成立于 20世纪 80年代,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力量,占据了出版业的一席之地.据不完全统计,"到 2002年,大学出版社共有员工 8428人,占全国出版社总人数的不到 20%,年销售总码洋 66.44亿元,出版图书 34 322种,实现销售利润 11.02亿元,占全国出版业总利润的 21.66%.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图书市场回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首新中国 50年的图书市场, 90年代这十年,无疑是辉煌灿烂的十年,也是最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十年。首先,图书出版业走向法制化、现代化,与国际接轨。其次,图书出版业按照自身的规律,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三,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开始按市场规律运作。这些改革尽管没有完成,还在进行中,但其取得的成就说明新中国的图书出版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朝阳产业”,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军。本文从图书、市场、发行、出版社四个方面来论述 90年代图书业的特点。   一、图书——依然星光灿…  相似文献   

12.
两岸三地中文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与整合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三地中文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与整合方向陈信元(台湾)一、两岸三地出版业交流的回顾与现况1、回顾篇从三十年代以来,香港的中文图书发行业务(尤其是教科书),基本上是仰赖上海、广州供应,1949年以前,台、港两地都与大陆的出版社有频繁的往来,四十年代中期后...  相似文献   

13.
市场与政策共同催生联合体 发行体制改革是联合体诞生的直接动因. 1982年以前,各出版社将所出版的书籍统一交由新华书店总店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总发行,而不能委托第三方或自办发行.1982年实行"一主三多一少",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图书发行行业(但仅限于零售业),出版社也从此取得了自办发行权和本版书的总发行权.1988年"三放一联",即放开渠道、放开购销形式、放开折扣,联合经营,极大地活跃了图书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14.
周百义 《中国编辑》2005,(6):26-28,31
畅销书在中国大陆图书市场的现状 中国出版业畅销书的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时,中国出版业已经从10年前简单的增加图书品种、市场扩容发展到全面的市场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单本图书销量锐减,库存增加,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书市场的相对饱和、读者阅读倾向个性化的趋势。于是.面对现实,出版社由过去的重编辑向重发行过渡,市场营销开始进入中国的出版业。随着目标市场的不断细分,出版社有目的地、深度开发适合一定读者群的畅销书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英美读书俱乐部的销书术过去30年中,英美的出版业一直在迅速发展,以美国来说,1963年图书的总销售量是16.8亿册,到1991年增长到161亿册,销售量的增加是令人吃惊的,英美的出版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图书销售量居高不下,其中读书俱乐部是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凯 《出版参考》2021,(8):46-48,54
20世纪80年代末,由新华书店统购包销的发行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出版业的蓬勃发展.许多出版社开始了自办发行的改革探索.时任花城出版社发行部经理的朱讯针对没有专业的发行队伍、没有基本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没有销售网点等现实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自建发行网点,与全国文艺出版社合作建立"全国文艺图书出版发行联合体",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出版社出版制度等,不仅成功改革了花城出版社的发行体制,而且其一系列市场举措也革新了我国出版发行方式,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7.
安毕 《出版经济》2001,(8):48-50
二战以后,有些最富冒险精神的美国出版商,利用交通和通讯设施大大改善的机会,把书籍拿到国外去印刷,利用那里便宜的劳动力和较高的印刷质量,并懂得如何节约印刷成本,甚至还有部分书籍留下就地发行,这就是出版业国际化的萌芽.随着图书市场不断扩大,为争夺和瓜分市场,出版社之间的购并便相继出现了,且规模越来越大.据报导,在1960-1989年之间,美国图书出版业发生573起购并,但远不如1990-1995年那样激烈,这5年的购并规模,使美国图书和大众通信业的业务结构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旦 《出版参考》2011,(27):38-39
渠道建设的概念往往是用在图书营销和发行领域,一条图书发行渠道建设的成功,往往能给出版社带来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甚至是开辟一块新的市场。因此,国内的出版社往往不遗余力地建设自身出版社的市场渠道,他们深知如果出版社能有一个庞大高效的渠道销售网络,他们便可以通过不同的图书发行渠道向读者销售图书。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曾经是世界公认的图书大国,其图书种类、印数和人均图书占有量都曾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俄罗斯占了大部分份额。但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俄罗斯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前苏联的图书出版业全由国家控制,由前苏联国家出版、印刷和图书贸易委员会统一管理,印刷纸张也实行中央集权管理,并且通过图书贸易网把图书发行到全国各地。另外,国家还对科技、医学教学书籍的出版给予强大的支持。前苏联的图书价格比世界其它国家低得多。 俄罗斯的民主改革直接触及了出版业,除了国营出版社以外,又出现了许多私营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年出书种类从一种到几十种乃至几百种不  相似文献   

20.
渠道建设的概念往往是用在图书营销和发行领域,一条图书发行渠道建设的成功,往往能给出版社带来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甚至是开辟一块新的市场。因此,国内的出版社往往不遗余力地建设自身出版社的市场渠道,他们深知如果出版社能有一个庞大高效的渠道销售网络,他们便可以通过不同的图书发行渠道向读者销售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