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浮生六记>是林语堂先生最见功力的译作之一.本文用接受美学中隐含读者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试图说明译者是与原文作者心灵最为契合的隐含读者.文章从译文的风格、遣词造句、意象意境的再现几个方面分析了林语堂的译文,说明译者是如何填补原文的空白和不定点的并达到与原作者心灵相通的.  相似文献   

2.
“推导模式”认为人类交际在本质上依赖于推导。翻译是一种交际手段。在实现从ST到TT的意义转换时,对原文本信息中的隐含意义应在多大程度上在中传递出来时,译者必须准确地估计译入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对译文的期望,同时根据译入语读者的认知条件,决定对原文中的隐含意义是继续隐含还是让其明示。  相似文献   

3.
言语行为具有字面意义和交际意图 ,或语义内涵与言外之力 ,对应语言学上的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有时会舍弃字面意义 (语义意义 )而传递源文的交际意图 (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可分为六类 ,即言外之力、隐含意义、修辞意义、所指意义、情感内涵及言外效果。在翻译过程中 ,隐含或明示源文的语用意义的取决于不同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文本功能 ,不同的翻译目的 ,不同的译者 ,不同的读者 ,不同的传播媒体等  相似文献   

4.
《无声戏》是美国知名汉学家韩南翻译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在英语世界取得了较好的接受效果。在翻译外层面,译者选择《无声戏》的行为始于个人的学术兴趣,而重构原文"经典"叙事的动机则是节译行为之因;在翻译内层面,译者偏向凸显源语文化,力求译文再现原文的"异质性话语",同时译者也会考虑目标文化的价值规范,竭力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叙事理论研究中,由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从小说叙事文本自身的内在构成和小说阅读活动两个角度可以发现,隐含作者具有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6.
王劫丹  龙飞 《海外英语》2011,(5):279-280
该文从翻译语用观的角度探讨了文学作品中语用隐含的特点,以《红楼梦》为案例分析了人物话语的原作品和译本中语用隐含的三种情况:保留原文中的隐含意图与人物对话中的隐含意图;没收与取消某个语用隐含;平添一个语用隐含或将原来的明示译变为语用隐含。案例分析显示原文里的语用隐含应该要在译文中保留,不能将其公开于文字;此外不能没收、取消或平添某个语用隐含。  相似文献   

7.
钟敏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3):198-199,188,5
新闻标题翻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和传播学为分析框架,论证诺德提出的"功能加忠诚"是指导新闻标题翻译实践的重要原则。译者作为"把关人"之一,有充分的能动性,可以使用直译、意译、增词法、减词法等编译手段翻译英文新闻标题,但必须考虑源语文本作者的目的,以及兼顾新闻受众的需求,尽可能在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中寻求一致。  相似文献   

8.
论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洁  李强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1):99-101,108
译者的角色是读者与再作者的统一。作为读者,译者介入翻译选材和原文文本的理解;作为再作者,译者在充分关照译文读者的前提下,将原文文本进行跨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9.
青丹丹 《海外英语》2020,(7):130-131
石黑一雄作为日裔英国小说家,其在小说中如何以"自我"视角叙述中国"他者"形象,作者笔下的中国战时小说对于读者了解战时历史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石黑一雄的When We Were Orphans的中译本,该译本由陈小慰翻译.该文主要运用蒙娜·贝克的叙事翻译理论,分析陈小慰译者在回译展现中国战时历史文本《上海孤儿》的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使用"他者"源语呈现的"自我"形象的翻译叙事,以及如何建构原文中的中国史实性与中国形象,探讨译者如何在翻译叙事实践中还原历史事件,以期让读者参与公共叙事中,从而探寻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对英美文学中中国形象探讨的实践操作性与可行性,以期对译者在翻译时还原历史真相、构建中国形象具有参考性.  相似文献   

10.
罗宾逊的《译者登场》一书,以翻译身体学为基础,探讨了译者个人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批判了西方主流译论的理性主义倾向,展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交流的种种可能。通过解读,得出译者可以以自身感受决定原文和译文的趋势,这是独白而非对话。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中,故事的叙述者对事实的讲述和评判往往与隐含作者一致,是一种可靠的叙事。鲁迅通过选择适当的叙述者,控制着读者对小说作者的想象,从而形成了合理的叙事距离。  相似文献   

12.
在《埃尔默.甘特利》之宗教社会的叙事中,隐含作者显示了民众对真理和爱的渴求,也显示了对一些纯洁和诚实牧师的肯定和同情。长期以来,西方学界主要聚焦于该小说中对美国宗教文化的犀利批判这一伦理层面,对于该小说中辛克莱.刘易斯对美国文化精神肯定一面的探索,无疑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刘易斯这位文化反叛者的叙事伦理态度,也有助于从刘易斯小说中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的民族文化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3.
隐含读者是文学文本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文本提供的理解可能性充分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从现象学角度看,隐含读者揭出文学接受作为意向化活动的内在构成:静态的包蕴无限可能性的文本结构随时可转化为现实动态的阅读活动.其本质在于,它是真实读者的一种现象学表现,是一般读者现象学意义上的一种本体存在方式.其存在形态可从静态可能性和动态现实性两个角度来考察.而其决定因素,则必溯至文学创作阶段:作家创作动机、选材及文体特点、赋予文本的思想内涵等.  相似文献   

14.
隐含作者是作者在文本中所创造的隐含的替身 ,作者在与对象世界的交汇碰撞 ,与隐含读者的对话交流以及对现实人格的审美化理想化建构中完成其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5.
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有意无意地采取了一系列的距离控制方法,通过对各种距离关系的调整和控制,左右着读者的反应,调节着读者的阅读感受。小说作者与小说隐含作者、小说作者与小说人物、小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控制,是巴金在处理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上做出的努力;另外,巴金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处理上也有他独到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的叙述中采用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事技巧,"双重"叙事者亨伯特以自我辩解的语言在读者中制造同情,导致了道德判断上的含混;纳博科夫同时运用隐含作者的声音制造出反讽的叙事效果,表明《洛丽塔》并不是一部主动放弃道德判断的作品,而是有着多重叙事效果的复杂文本。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 ,读者的地位一直受到忽视 ,直到 2 0世纪 6 0年代 ,文论家们才认真考虑这个问题。接受美学学派为了考察读者的审美过程和审美感受 ,先后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读者范型。读者反应批评大师沃夫冈·伊泽尔在研究了这些理论的优、缺点之后 ,推出了“隐含读者”这个概念。他认为 ,“隐含读者”存在于文本的先结构和读者阅读时的具体化活动中。本篇文章首先比较了“隐含读者”与其它读者类型 ,然后探讨了该概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改写理论看林纾的有意误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的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是一个特殊现象,一直以来,他的译作受到很大的争议。传统的翻译批评强调译作对原文的忠实对等。认为“林译小说”有很多误译,不忠实于原作。以翻译学文化操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为框架来分析林纾译作中的有意误译现象,可以看出其有意误译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出版50多年来,《洛丽塔》就像万花筒一样,不同时代的读者都从这里看到不同的图景:对《洛丽塔》叙述主体分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揭开小说隐指作者建构的秘密。形式分析也许会帮助我们照亮《洛丽塔》接受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罅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