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院,是世界上第一个授予新闻学学士(1913年)、第一个硕士(1921年)、第一个博士(1934年)的新闻学院,被誉为"新闻学圣殿"。密苏里新闻学院也是迄今与中国交流最为密切的新闻学院。在1908年9月密苏里新闻学院开学之际,黄宪昭进入该院学习新闻学,是第一位留学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中国人。1912年,黄宪昭顺利毕业,成为第一位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而获得新闻学位的中国人,密苏里新闻学院也宣称:他是"第一位国际留学毕业生"①。在他开启了中国人留学密苏里新闻学院之门后,至新中国成立先后有62人前往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各种新闻研究论著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论证表明:燕京大学研究院新闻部和新闻学系共同在1929年招收了第一位新闻传播学科硕士研究生葛鲁甫;1931年5月,他顺利完成硕士学位论文"Advertising in China",获得文硕士学位,从而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第一位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也是"外国学生在华得硕士学位之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著名记者范长江因其对中国西北角的采访,获得了"范长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西北角进行考察的记者"和.范长江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两个"第一"的称号.这两个"第一",虽然都是后人"强加"给他的,但是,加得好!加得切实!  相似文献   

4.
袁世凯是20世纪初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肖像曾随着"袁大头"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总统,袁世凯是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2021年是黄贻钧先生诞辰106周年,上海交响乐团于2020年11月举办了继承弘扬黄贻钧精神的第一期主题音乐党课.黄贻钧先生开创了诸多"第一":上海工部局乐队(上海交响乐团前身)第一批中国演奏员;从事电影、话剧音乐创作的第一代作曲家;新中国第一位职业交响乐指挥家;上海交响乐团第一任团长;第一位执棒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的华人指挥家等.他为中国音乐事业,特别是交响乐事业鞠躬尽瘁,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有"中国奥运之父"之称的王正廷原本是外交官出身,但他一生热衷体育事业,发起举办了远东运动会,被推选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策划夺回中国体育主权,狠抓体育教育,为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认为任溶溶的存在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幸事。任溶溶生于斯长于斯,当然承续了中国文化的"载道"传统。在他创作的许多作品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其间的"载道"意识。这方面,他与我们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没什么两样。但我想说的是:第一,任溶溶是一位天生的、难得一遇  相似文献   

8.
霍殿阁,人称"康德第一武师",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杰出人物,八极拳的一代宗师,更是一位爱国武术家。他个性正直,武艺精湛,对后世武学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孙旭培 《今传媒》2007,(4):11-12
前几年,我曾读过被称为"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的王克勤的事迹,颇为感动;近日,我读到原《南方都市报》政法记者石野的两本书,更觉激动人心!石野不愧为"中国卧底记者第一人".特种兵出身的他,真是一位以笔为刀的响当当的记者!  相似文献   

10.
"试问南岭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有许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愿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甚至生命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和发展事业的国际友人.马海德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华度过55个春秋,从大上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用精湛的医术为解放区军民服务,以特殊的身份在对外交往中贡献力量.他热爱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希望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伟大解放事业之中.他憧憬中国的新生政权,也是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他毕生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与研究工作,为新中国卫生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姜芳 《传媒观察》2007,(10):41-42
戴夫·温纳大概没有想到,他在1997年推出的、献给草根族的礼物——博客,是以"名人开博运动"这样一种轰轰烈烈且具有戏剧性的方式在中国推进的。第一位将博客引入中国的方兴东也许不会想到,博客不但大热,而且出现所谓"全民皆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谢霖是中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他是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而且谢霖先生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会计师事务所。他的一生都在为传播会计学科而努力,建立会计制度、振兴会计教育事业、培养会计界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吴蕴瑞(1892-1976),字麟若,江苏江阴人,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一级教授,中国体育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中国近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吴蕴瑞先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投身于中国体育事业,是中国第一批体育专门人才。他是中国第一届体育专修科毕业生、中国第一位体育专业官费留学生、近代中国年轻的体育学教授、中央大学体育系的灵魂人物。在他的带领下,中央大学体育系开创性地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备的现代高等体育教育教学体系;1952年,吴蕴瑞受命组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体育学府"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任院长一职长达24年。  相似文献   

14.
正一般现在大家都说,王世襄是收藏家、著名文物专家、文物鉴赏家,是"京城第一大玩家",是"文博名家",是"奇人",等等等等。但我仔细想想,王先生的许多著作,都被他自称为"编著",如《竹刻艺术》《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珍赏》等。如此说来,他也算得上是位编辑家了。那是2002年春,中国社科院的周林先生给我打电话,说他的一个田姓朋友是王世襄先生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1 201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倪志福在北京逝世. 这一天是4月24日,这位传奇人物走完了79岁的人生. 在这样的日子离去,仿佛是上天的有意安排.5月2日,新华社发出一篇文章,以"斯人已逝,劳动之美永存"为题来追思这位"特别的全国劳模"—— "他是大名鼎鼎的工业发明家,半个世纪前发明的钻头至今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出身工人家庭,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革新能手,并成为中共政治工作和工会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也是中国第一位拥有发明专利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相似文献   

16.
庄世焘 《档案与史学》2010,(4):34-37,45
1888年生于上海的庄俊,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他早年考上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专攻建筑学,成为中国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华人建筑师。学成归国后,他以中方建筑师的身份协助美国人完成清华大学的规划与设计,并在洋商垄断的上海租界开办了第一所华人建筑事务所。他曾设计过唐山银行大楼、天津扶轮中学、上海金城银行、慈淑大楼等一系列经典的建筑。在庄俊长达102年的生命流程中,除了对建筑事业的杰出贡献,他还先后与竺可桢、毛泽东、郭沫若等有过不同一般的交往,政务院分配给他的轿车牌号是"京-00001"……  相似文献   

17.
叶君健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他是中国第一位将《安徒生童话》译成中文的文学大师、翻译巨匠,也因此获得了丹麦女王颁发的"丹麦国旗勋章"。本文对叶君健先生的翻译成就和翻译理论做出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我们今后的对外翻译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鸿生火柴厂创建于1920年,是苏州地方建立较早且具规模的民族工业企业之一,创始人是爱国民族工商业实业家刘鸿生。他深感中国人总是受外国人的气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工业,决心为国为民做点事,创办中国的工业企业,而鸿生火柴厂的创办正是他迈出的第一步。他由一个洋买办转向一位实业家。他与杜家坤等人以12万元起步,在苏州择地建厂,将"提倡实业,以仿造洋货为推广国货之先导"作为办厂宗旨。面对竞争与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人,他的话剧作品《醒》,比被认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剧本"《终身大事》早三年;他的导演生涯,比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导演"洪深早六年;他是引领曹禺走上话剧创作道路的第一人;他是戏剧大师梅兰芳访美、访苏演出的导演兼顾问.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的张彭春.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9,(8)
中国学术界对于谁是"第一位传播学博士"的想象往往限于施拉姆建立传播学科之后,但忽略了早于大众传播学授予博士学位的口语传播学这一支流。通过考证,"第一位传播学博士"应是1922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诞生。口语传播学被中国学术界所忽略,有其自身的"去口语化"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由于在特定历史时空之下,中国学术共同体所做出的一种有意抉择,中国需要引入大众传播来完成对于新闻学的合法性改造。对"第一位传播学博士"的追溯,有助于我们恢复对于传播作为人类最基础性的一种活动的理解,以及这种基础性的活动所应获得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