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佩 《声屏世界》2013,(1):66-67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古代六艺中的"射",不仅是一项百步穿杨的高超技艺,更是一种凡事反躬内省的君子风度。它启示我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相似文献   

2.
宽容     
奉小青 《大观周刊》2012,(26):274-274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使彼此的两颗心靠得更近;宽容,使地球的两极融合在一起。 宽容,像是一朵盛开的花,芬芳了整个春天;宽容,像是一棵茂密的树,冰凉了整个夏日;宽容,像是一片火红的枫,点燃了整个秋季;宽容,像是一场震撼的雪,寂静了整个冬日。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了一片海,包容了无数河川;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了一片天,容纳了无数的鸟儿;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了一片大漠,簇拥了无数沙砾。宽容,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宽容,是一种君子的气量,是一种君子般的大度。  相似文献   

3.
《诗经·魏风·伐檀》“君子”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伐檀》共三章。每章结句分别是:“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对其中的“君子”一词.晚近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指认为用反语的修辞格讽刺那些不劳而获的奴隶主贵族,区事实上,在原典中。人们使用“君子”一词都极谨慎持重,略无轻忽戏德的表示,如《诗经》中“君子”一词凡186见,《论语》中凡107见,《孟子》中凡82见,以上375个“君子”中,按下《伐檀》一诗的三个“君子”不论,其他372个“君子”也从无学者和注本作过反语和讽刺的解读,此可疑者第二,在《诗经》160篇国风中,除…  相似文献   

4.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君子是君子.小人是小人.井水不犯河水,可是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现实生活中固然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情况,即君子不容小人,小人不容于君子.可是更多的时候是君子的身旁总有小人陪伴.有些君子最终被小人算计。  相似文献   

5.
卜息 《湖南档案》2008,(1):27-29
吴国桢曾担任过武汉、重庆、上海三市的市长,是蒋介石的肱股重臣。然而,他和共产党人周恩来的金兰之谊,虽淡淡如水,却体现了一种君子风范……  相似文献   

6.
卜息 《档案时空》2008,(1):27-29
吴国桢曾担任过武汉、重庆,上海三市的市长,是蒋介石的肱股重臣.然而,他和共产党人周恩来的金兰之谊,虽淡淡如水,却体现了一种君子风范……  相似文献   

7.
孔子一生推行教育的路途中,值得我们后人借鉴与传颂的教育思想可谓是数不胜数。在这些教育思想中",君子不器"在《论语》中自成一句。本文就以"君子不器"这一教育思想展开讨论,发表些许作者愚见。  相似文献   

8.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四月十日星一三月十八日阴雨竞日 得孟劬书,索其所作<滇语>序稿,即复. 何孟祥来,与论人才,当求及君子、小人之分,君子、小人之间,尚有一种人,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当转移之.  相似文献   

9.
李勇 《湖南档案》2010,(4):12-12
孔子将仁、知、勇当作君子之德。《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这是中国古代对德的一种普遍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古代“君子之德”有了更新的理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唯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具备了现代社会的“君子之德”,并以此来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人生才有动力,才能够做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刘义权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0.
凌先威 《大观周刊》2011,(17):127-128
“器”字在《论语》中出现了六次,其中“君子不器”一句,在理解上有较大的争议。在孔子思想中,“仁”是具有道德本体意义的“德性”,“仁”通过“义”的断制,在不同的情境和人际关系中化为不同的德行,“君子”是孔子核心思想“仁”的人格化表现形式,是与“仁”密切相关联的。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与”大道不器“相同,是指追求君子人格时,不应该拘泥于具体的行式。不拘泥于德行的多寡,只要符合于”仁”的,都是可以被认可的。  相似文献   

11.
《河北科技图苑》2011,(2):20-20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常被说成"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尤其在影视剧中多见,也被大家所接受。那么,为什么应该是"度"而不是"毒"呢?这需要从古人使用俗语与成语的组词规律来看。古人常用近义词或反义词的对仗使用来组成俗语或成语,而"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一俗语中的"量"与"度"恰恰是一组意思相同的词。"量"的意思是能容纳或接受的限度,在此特指气量;  相似文献   

12.
"射礼"兴盛于先秦时期,是展现君子德行的赛事。有严格的制度和流程,从中无不体现君子"以德引争"、"其争也君子"的道德境界,这项竞技比赛成绩不再重要,选手的德行修养展示才是此项运动所要表现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张涛  包卫平 《兰台世界》2014,(11):117-118
"射礼"兴盛于先秦时期,是展现君子德行的赛事。有严格的制度和流程,从中无不体现君子"以德引争"、"其争也君子"的道德境界,这项竞技比赛成绩不再重要,选手的德行修养展示才是此项运动所要表现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孔子将仁、知、勇当作君子之德.<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这是中国古代对德的一种普遍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古代"君子之德"有了更新的理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唯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具备了现代社会的"君子之德",并以此来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人生才有动力,才能够做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刘义权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5.
名句说反了     
徐强先生的《杀死心中的"异端"》(见《杂文报》2011年9月20日)一文,在引用孔子的言论时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前一句是对的;后一句却引错了,应该是"不以人废言"。孔子的原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君子不因为某人的言论可取就任用他,也不  相似文献   

16.
覃凤云 《东南传播》2012,(2):133-134
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先秦儒家文化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养。这些强调道德修养的内容折射出中国古代朴素的人际传播思想。例如,在儒家经典中,往往以"君子"和"小人"这两个概念来定位人际交往角色。"君子"和"小人"成为中国古代人际传播中两个鲜明的角色符号。"君子"的本质特征在于注重自我修养和能力的提高,"君子"的内在品质是至诚,外在言行是慎言敏行、庄重有礼;"小人"的本质在于重利轻义。  相似文献   

17.
一、毛亨对《鱼丽》的生态学解释及其思想渊源《诗经·小雅·鱼丽》篇写道: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鱼丽于罶,(鱼匽)鲤。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相似文献   

18.
薛阳 《大观周刊》2012,(47):49-49
服装是一种带有工艺性的生活必需品,在服装设计中,图案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雏菊花以其娇小玲珑,色彩和谐的特征以及其特有的君子风度和烂漫风采,日益受到服装设计师的青睐。同时,搞好雏菊在服装设计中的理论研究,对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大家,提出了很多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影响深远。"君子不器"就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的教育理论。本文主要从后人对于这句话的解读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分析"君子不器"所蕴有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大家,提出了很多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影响深远。"君子不器"就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的教育理论。本文主要从后人对于这句话的解读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分析"君子不器"所蕴有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