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玉台新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徐陵"撰录艳歌"为《玉台新咏》,其目的他自己在《玉台新咏序》里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这就是作为宫教读本,使后宫妇女"长循环于纤手,永对玩于书帷",藉此"微蠲愁疾","聊同弃日"。然而奇怪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却很少愿意相信徐陵说的话是事实,似乎都认为其目的决不是作为宫教读本这样简单,而是别有其用心,因此提出非要深究其背后不可。于是,本来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就变得并不简单。《玉台新咏》的编纂被说得越来越神秘,大有难以猜测之感。这些号为深究其背后的研究其实也是各执己见,并不统一,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玉台新咏》赵氏覆宋本、明通行本与唐写本《玉台新咏》残卷对校研究,论证赵氏覆宋本与唐写本多合,说明赵氏覆宋本最合于徐陵旧貌。后世刻本均有改动,但明通行本改动多于赵氏本,其改动的依据主要来自《文选》,尤其是李善注本《文选》。  相似文献   

3.
黄威 《兰台世界》2017,(6):84-86
《玉台新咏》一书共有"玉台新咏集""玉台新咏""玉台集""玉台""新咏"五种称谓。其中",玉台新咏集"是题写在全书首卷卷端的全称";玉台新咏""玉台集"则是题于卷尾处的书名简称";玉台""新咏"二名则是后人为了行文称引方便或诗文创作中追求句式与声律上的和谐而使用的书名简称,并非正式书名。  相似文献   

4.
一、徐妃为《玉台新咏》撰录者又一佐证先师詹?《〈玉台新咏〉三论》据《玉台新咏序》叙一丽人,"细考文意,知一后宫贵人失宠之后,长日寂寥,此编(指《玉台新咏》)乃为其排遣而作",我伸扬先师之论,作《〈玉台新咏〉为梁元帝徐妃所"撰录"考》,主张《玉台  相似文献   

5.
徐陵(507—583年) 我国现存的古诗总集,自《诗经》、《楚辞》以后,以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为最早。这部书取材范围以妇女为主题,集中了我国约自二世纪至六世纪的表现妇女及其有关事物的诗篇,成为本书的重大特色,从而也体现了大  相似文献   

6.
《玉台新咏》与《文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讨论了《玉台新咏》与《文选》两部总集在编辑目的、体例及著录作家作品、文学观的不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徐陵秉承萧纲意旨所作《玉台新咏》有意与萧统立异的事实。二书产生的时期,前后相连,与萧统、萧纲做太子的前后相承相符,显示出梁朝在两位太子主持文事的不同阶段所代表的不同文风和文学观。比较中还可以看出同时期人对历史材料的不同处理态度,从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许多文学史的原发事实。《文选》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它本身的价值有关,《玉台新咏》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一点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署名纪容舒撰的《玉台新咏考异》,实乃纪昀所作而归之其父。这一点已为学界所认同。今人隽雪艳曾将纪昀之《玉台新咏校正》稿本序与《玉台新咏考异》之序对照,发现二者"文字几乎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年代和署名";  相似文献   

8.
纪昀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其家藏的明冯舒《冯氏校定玉台新咏》(以下简称冯校)和清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以下简称吴注),都收列入存目,而其自撰《玉台新咏校正》中校勘部分的内容则单独成书,更名为《玉台新咏考异》,并托其父纪容舒名,收入《四库全书》。从此我们可以看出纪昀对该书的看重。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所收《玉台新咏》出自纪昀家藏,向称宋本.学术界亦以宋本目之,实则是一个错误.本文通过比勘,认为原纪昀家藏然后入献内府的这部号称宋本的《玉台新咏》,实为明末赵均覆宋本,而且是赵氏覆宋本的补版后印本,在赵氏本中属于较差的版本.至于补版后印的时间,则在清初就已发生.本文还提出,纪昀既以家藏赵氏本误为宋陈玉父本,其托名其父纪容舒所撰《玉台新咏考异》所说的宋本,其实不是宋本,亦是赵均覆宋本,故凡在《考异》中称“宋本”者,大多与赵本特征符合,而不合陈玉父本,这一点是我们利用《玉台新咏考异》时一定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10.
校勘,《辞海》释其义为“指同一书籍,用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或翻译书的原文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订正错误”。古籍校勘,则是指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来,比较它们的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校勘是古籍整理的一项专门工作,校勘古籍的目的是力求存真复原,努力恢复古籍的原来面貌,提供接近原稿的善本,它对古籍整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古籍校勘是一项非常精密且富有科学性的工作,它要求校勘者具有相当渊博的知识,否则,在校勘过程中就会张冠李戴,指鹿为马,不仅达不到存真复原的目的,反而混淆了是非,贻误后人。 《玉台新咏考异》清人纪容舒所编。该书“因徐陵《玉台新咏》,自明代以来刊本不一,故参考诸书,裒合各本,引证颇为完备,考辨亦颇详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细读全书,从中可以学到非常丰富的古籍校勘知识。本文就以《玉台新咏考异》为例,具体阐述从事古籍校勘应具备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1.
张葆全先生所著《〈玉台新咏〉译注》是迄今海内外的第一部关于《玉台新咏》的译注。通读此书,我们可以体会到张先生做学问的扎实认真,书里注释精准详明,译文准确流畅,有助于人们正确读解,领略作品。  相似文献   

12.
近年,学界关于《玉台新咏》的版本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刘跃进先生将现存的《玉台新咏》分为两个版本系统:一个为郑玄抚刻本系统,另一个是以明五云溪馆活字本、明崇祯六年赵均刻本、明崇祯二年冯班抄本为代表的陈玉父刻本系统。并充分肯定了第二个系统内冯班抄本之价值,云:"冯抄本于宋刻,而上述与赵本相异之处,也许宋刻即是如此,而赵刻本则有所改易也。宋  相似文献   

13.
《玉台新咏》编纂"艳歌"十卷,所选诗歌集中女性题材,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性化诗集,凸显了推崇女性文化的思想,呈现"诗缘情"、文学发展史、保存文献校勘古籍的本体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玉台新咏.枚乘杂诗》中的《兰若生春阳》一诗中说兰草、杜若"涉冬犹盛滋",据宗长白之说当为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前作品。或者"冬"当是"秋"字之误。由诗中"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愿言追昔爱"看,应同《迢迢牵牛星》为组诗,彼以织女口吻言之,此以牵牛口吻言之。两诗皆西汉时所传古乐府辞。《古诗十九首》中有十四首篇幅较长者皆文人之作,而五首民歌色彩较浓者同《兰若生春阳》皆篇幅较短,应为西汉时乐府诗。  相似文献   

15.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臣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这是古诗《孔雀东南飞》中最难疏解的一段文字。清代学者吴兆宜首先提出有文字讹误。他说:“《序》云刘氏,此云兰家,未详,或字之讹也。”(《玉台新咏注释》)继而.纪容舒疑有脱失:“兰家女二句,文义不属。‘说有’‘云有’亦复,疑此句下脱失二句,不特字句有讹也。”(《玉台新咏考异》),由此,后代注家蜂起,论说纷纭,异见时出。  相似文献   

16.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昀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体现着其目录学的成就,其自撰《玉台新咏校正》体现着校勘学的成就。此二书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献学思想,并进行逐一剖析,正确评价纪昀文献学思想,有助于研究纪昀的文献学理论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昀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体现着其目录学的成就,其自撰《玉台新咏校正》体现着校勘学的成就,二书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献学思想。本文对此进行逐一剖析,以期正确评价纪昀文献学思想,总结研究纪昀的文献学理论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玉台新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单体文学总集。这部总集既体现了当时总集既有的编辑思想,又表现出新的编辑特色:在编辑宗旨上是彰大宫体,在编辑体例上是彰显史诗,在编选标准上是缘情求美,在书籍设计上是追求华美。  相似文献   

19.
《玉台新咏笺注》是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目前,该书最通行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该版本经过标点校勘甚便阅读,然亦存在一些讹误.前已撰文订正若干.兹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中的人名、地名、书名等讹误进行补充考订.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书局1985年版<玉台新咏笺注>是目前最通行的权威版本,该书是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然而书中仍存在讹误、脱文、倒文、误断等错误,兹加以考订,以备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