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被誉为“瓷器时代”,因此,宋瓷是中国古代陶瓷的典范。现如今,在许多艺术市场品上,宋瓷仍然是身价最高的古代艺术品。宋瓷艺术以其清新质朴、端庄典雅的审美价值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存在形态的零散性。古代艺术理论家喜欢以随笔随录的方式表述其理论观点,很多精彩的理论见解大量散布于诗文、序跋、书函、杂纂、评点等著述中。古代艺术理论资料浩繁,零金碎玉式的精彩论述屡屡可见,而系统的理论著作终寥寥无几。古代艺术理论存在的零散性,导致了对其研究的局限性。传统的研究模式一直局限于各类艺术理论史的纵向建构,尚少综合而深入地阐明古代艺术理论的著作。张皓先生的《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论纲》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方法研究古代艺术理论,取得了出色的成果。该书突破传统…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平面布局、空间构图和设计艺术手法,彰显出古代园林的雅致和含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切,意境深远,含蓄多姿的空间艺术特点是现代城市化发展等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声乐史是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声乐的艺术发展规律主要体现为中国古代声乐发展的历史分期,进而阐述其发展史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冯笑 《新闻世界》2008,(9):153-154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古代诗学、美学及其它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代的诗、词、文、曲、绘画等都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被广泛用于各艺术领域.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理论家的独特创造,也是最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代是古代宫廷装饰艺术之集大成者,堪称古代宫廷装饰艺术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清代在宫廷装饰方面充分吸取了前朝历代的艺术精华,并与统治者自身的满清少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宫廷装饰艺术,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并对后世的建筑装饰、各类奢侈品装饰等各个不同领域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印川 《大观周刊》2012,(27):28-28
中国古代雕塑也属于中国五千年的优良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国古代雕塑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比较悠久,所以对于它的艺术特点研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探索空间。这篇文章就先讲述了中西方古代雕塑的发展与起源,之后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雕塑的三个艺术特点,这三个特点分别为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的意象性。  相似文献   

8.
卜荔娜 《兰台世界》2012,(22):53-54
中国古代园林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由单一的作为建筑形式的存在演变为集绘画、雕刻、山水、建筑以及诗文等各种艺术形式综合体的存在。中国古代园林这一融汇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无论是在我国建筑史还是艺术史上,中国古代园林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古代园林仍能寻觅到其踪迹,有的已经变  相似文献   

9.
邓玉平 《大观周刊》2011,(28):192-192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以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可以说当今室内设计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有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室内设计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设的延伸、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密淑飞 《大观周刊》2013,(12):26-26
艺术考古学是一门建立在考古学和艺术学基础上的新兴的交叉或边缘学科,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艺术品。艺术遗物主要是指那些经过艺术加工创造的绘画,雕塑、碑刻书法作品以及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  相似文献   

11.
瓦当艺术是一种集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于一体的造型艺术。瓦当表面多装饰有图案、文字等,是实用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也是我们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12.
志勇 《出版广角》2016,(14):72-73
自古以来,西方就非常重视雕塑艺术,拥有较为丰富的雕塑纪录片素材.相对于西方,我国古代更重视平面艺术,雕塑被认为是“匠人”的“粗浅”工作.因此,我国制作古代雕塑纪录片的素材较少,此类纪录片的数量也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有限的素材制作成精良的雕塑纪录片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首先讨论了东、西方以古代雕塑为主题的纪录片有哪些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同;而后分析了《镇馆之宝——青州石佛造像》作为记录古代东方艺术的纪录片所具有的艺术造诣;最后分析了该纪录片为同类纪录片制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汉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的关键阶段,在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汉代舞蹈艺术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形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舞蹈的特点和优点,还融合了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优点,为我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中艺术类文献的变化轨迹,暗含着古代艺术内涵的演变过程。通过梳理汉至清代多部公私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类文献,发现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门类从产生到最终定型,大致经历了唐以前的发端期、唐至宋元的发展期、明代的变革期和清代的定型期四个阶段。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种类经历了"少—多—少"的过程,内容具有"重技艺—艺术并存—以艺为主"的特点。这些变化体现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数量和稳定性的差异,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艺术的追求从实用性到审美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梁国力 《兰台世界》2016,(20):93-95
唐代健舞作为古代的一种舞蹈艺术和娱乐健身运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对健舞产生的背景、健舞风格特点等进行探析,以期能充分了解这项古代舞蹈艺术,并对其进行开发改造,为当前的全民健身所用。  相似文献   

16.
<正>艺术奇葩——山东汉代画像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汉代人以石为地、以刀代笔雕刻在墓室、祠堂、门阙等建筑物上的石刻艺术品。作为我国古代为墓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刻融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历史故事于一体,主题鲜明,深沉雄大,体现了大汉帝国的时代特色和豪迈情怀。  相似文献   

17.
古代希腊罗马毁灭已有一千多年了。在这古老的废墟上残存的艺术,却给人类以永恒的魅力。探讨这些古代艺术的奥秘,认识积淀在它们背后的审美观念及其形成、演化、发展的规律,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美学事业,无疑都具有重大意义。阎国忠先生的《古希腊罗马美学》(北大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美学》)就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古代希腊、罗马审  相似文献   

18.
东方亚洲和欧洲的艺术众多不同点之一可以从双方艺术家们对于古代艺术的看法中了解。东方亚洲的艺术家通过创作二维或三维的作品表达一贯对前世杰作的无限敬仰,并不断从中获取灵感。他的赞助人也常常对古代文物学科颇有见地并要求器物能够反映古文物的精神。于是仿古就成为许多中国装饰艺术制品图案中永恒的主题,其中能够用不同形式有规律地再现古品的原料之一是陶瓷。  相似文献   

19.
黄娜 《兰台世界》2015,(9):95-96
中国瓷器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经典典范,在中国甚至于国际上都有重大影响。元代,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其独特的文化氛围深深影响了一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0.
张春雷 《兰台世界》2012,(28):36-37
敦煌文献是我国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以及技艺精湛的古代艺术文化集大成者,涵盖了近五万件古代文献和珍贵文物.作为千古圣地,敦煌莫高窟洞藏了古代优秀卓越的典籍文献,在中外文化史界产生了久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