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熹从小接受儒家、理学和佛学教育,年少时又接受二程理学熏吞,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根植于儒家、折衷于理学的德育思想.他将德育思想应用于官学和书院教育实践,广泛传播“明人伦”、“学事理”等主张.  相似文献   

2.
胡瑗的教育心理思想,上承儒家传统教育思想,下启"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胡瑗十分重视德育思想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他的教育心理思想中,有许多极具创见性的德育心理思想,其中涉及了德育的意义、过程、原则与方法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著名理学家和教学家陆九渊在德育思想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他的德育思想源自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具有"本心"和"心学"的思想特点,他"自作主宰"的德育实践,对铸造高尚人才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道家教育思想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精神。全文首先介绍了老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老子教育思想中的德育精神,即其"道法自然"和谐思想、"圣人"哲学思想和"生命"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吴贻芳及其"厚生"德育思想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首先概述了吴贻芳的生平,然后从教育对象、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对吴贻芳的"厚生"德育思想内涵进行了阐释;最后对"厚生"德育思想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是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很多的教育思想。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对当今的教育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提出"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教育思想,是谓"德育立魂,创新育人"。  相似文献   

7.
宁西林  史杰 《兰台世界》2012,(15):69-70
礼育是儒家学者关于礼的制度、仪式和价值观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教育体系,是儒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代表着封建宗法思想的传统"礼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也比之"德育"的内容更加宽泛。  相似文献   

8.
荀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其学识精深渊博,以先前的儒家学说为基础,又融合归纳了各家的优点,并且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德育思想体系。他的德育思想包含自然观、隆礼、义利等内容,并且注重实践性,别具有人文性。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德育思想内容丰富,他论述“的真善美”的德育目标与现代教育关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他的爱国主义,爱民的德育思想与当代国情教育等德育内容相同。他的德育方法与当代教育的有效途径相统一。本文意在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以期为我们所今天开展的德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道家因其"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言论主张,长久以来被学界认为是反对道德教化,因而其德育思想乏人问津。实际上,老庄道家主张自然主义的德育思想,对古代乃至现代德育思想的发展都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魏燕明 《兰台世界》2012,(15):56-57
朱熹是我国封建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学学说的集大成者。作为古代教育家,朱熹倡导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编撰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著作,开展以书院为模式的教育实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德育思想内涵丰富,内容全面,其修身德育思想处处彰显出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的色彩,是他获得成功的基点。本文对曾国藩修身德育进行了分析,深入挖掘了曾国藩修身德育思想对于时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德育思想内涵丰富,内容全面,其修身德育思想处处彰显出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的色彩,是他获得成功的基点。本文对曾国藩修身德育进行了分析,深入挖掘了曾国藩修身德育思想对于时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德育教育发展方面,朱剑凡提出"实践的德育"思想,他对道德有着自己的信念,注重以实践的人生来影响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论及行为鼓励学生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他非常注重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强调教育应面向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梁漱溟(1893—1988)是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生活实践中,梁漱溟形成了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主张通过有效得当的德育方式,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一、梁漱溟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1893年,梁漱溟出生于北京。10岁时,梁漱溟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居于中等以下的  相似文献   

16.
张辉辉 《大观周刊》2012,(23):16-17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德育的重视。当今高校的一些大学生政治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忠孝观念缺乏等。发扬孔子的德育思想,对现在高校德育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德育救国"是张伯苓先生的一贯思想,他强调教育要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相适应,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教学实践,他还将爱国主义热情贯穿整个道德教育的过程,其德育思想对今天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贡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李文 《档案时空》2003,(3):45-45
德育途径的现代化,关键就是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和优势,把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到每一个传统德育途径和德育环节中去,建立一种学校、家庭、社会、媒体四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一、德育工作者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德育改革的需要。随着新世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德育本身的科技含量正在不断增加,德育工作者要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充实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手段,就必须学习信息网络技术,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现代化德育工作者。目前,学校德育已形成一个以思想政治课、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19.
德育美学观这一现代德育范式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中也有所体现,并随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本文试图梳理、分析并阐释理学德育美学观两大流派的各自本质和区别,并从中得出对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创始人,同时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理学思想以儒家传统思想为内核,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特征,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朱熹理学思想体系体现了当时那个时代思维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